李敏
朋友A最近很烦恼,说她在公司被黑得体无完肤,所有同事对她的评价都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说她是一个把野心写在脸上的女人。但她认为自己并不是这样的人,她也有照顾他人的意识,也会给其他同事争取表现的机会,也会在同事们感到疲惫的时候给他们送零食和奶茶。她觉得自己被群嘲,只是因为同事们嫉妒她的优秀。
听了A的故事,我想起前段时间爆火的一档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努力优秀的蓝盈莹在节目播出期间也经历了一波群嘲和全网黑。有人说,蓝盈莹被黑得体无完肤是因为她优秀遭人嫉妒,也有人说是因为她共情力太低,总把别人的心态搞得很崩溃——那么,哪种说法更准确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把两种说法结合在一起看。
我们是否优秀,对我们自己来说很重要,但对别人来说并不重要。只有当我们的优秀能够帮助到别人的时候,才会被别人接纳,这或许是优秀的人容易被孤立的原因。
优秀固然好,但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避免不了与人接触、合作,如果因为自身的优秀造成了人际关系紧张,那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怎样才能在优秀的同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呢?答案很简单——学会表达“共情”。
共情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做出适当的回应。它包含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方面,前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和理解,后者是对他人想法和意图的感受和理解。也就是说,共情不仅要“感”同身受,有帮助他人的意愿,还要善解人“意”,以合适的办法去帮助。
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和回应,同时做到这两点才叫共情。“理解”联结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换位思考的通道,“回应”则是根据他人的实际情况去提供准确恰当的助人行为。理解与回应二者彼此独立,互相补充。在不同的情境中,比重不同,但缺一不可。
练习共情可以提高我们对他人感受和想法的觉察力,帮助我们及时准确捕捉他人的情绪变化,有利于融入他人,促进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增加人际亲密感和归属感。
被理解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当我们彼此给予情感上的理解与支持,便会增加对彼此更人性化的理解,也更愿意以诚相待,敞开心扉,欣赏彼此的优点,接纳与包容彼此的不足。
对个人而言,共情可以提升能力和自尊,这是个人社会价值的增值过程。对团队而言,共情有利于互惠行为的形成,增强团队成员间的联结,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
不同于优秀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共情是平等的,因此,学会倾听是基础。从感性层面,“眼耳心”并用,敏锐地“听”出对方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到的感受、所持有的观念等有效信息,获得对方更丰富、更多层的内在世界。并运用言语或非言语信息向其传递“我在不加任何评判地倾听”的信号,增加对方的被接纳感。
大多数人会无意识地根据自身经验和认知方式去理解他人,而这常常与他人的实际情况有所差距。因此,共情需要理性地承认并理解人的差异性,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对其情绪进行推想和预测,与其产生“共鸣”,从而增加共情反应的恰当性。这需要我们放下偏见和标签,增加自我觉察,当你想要帮助他人时,请思考这是否是他的“意”。
共情不是单纯的镜面反射,它需要时间和心理空间去充分理解对方。当有人向你倾诉心事时,如果你太匆忙没有搜集到足够信息就立刻盲目评价,或劝导他理性看待,那么他感受到的更多是冷漠和被敷衍,因为陷入负面情绪的他当下很难理智地接受评判,并且匆忙评判时客观性也会大打折扣。而共情需要的是耐心与深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情绪回应和表达,向对方确认他的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可以借助提问来增加信息的全面、真实和深度。使用“是什么”“怎么”“为什么”等开放式词语发问,并去确认你的理解是否正确。使用“那之后”“你如何看”等词语进行言语追踪,引导他逐步探索感受、感受背后的需求、内心的渴望,帮助他进行自我挖掘和剖析,这就做到了以他为中心。当然,提问也需要适度,避免带给对方审判感和压抑感。
成熟的共情需要抑制自我中心的优势,将自我“客体化”。这意味着,首先要区分自我和他人,突破自身视角的局限性;其次要改变自我中心的习惯,学习从关注自我转向关注他人,在知道他人是如何感受的基础之上,真切地关心他人的感受,增加对他人的积极关怀,主动做出调整,融入对方。
生命早期的依恋关系和成长中的經历都是共情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施虐或童年期被虐待的人往往存在共情缺陷,因为他们缺乏共情的体验和经验,对情绪和需求的敏感性不高,及时提供相应的情绪支持和引导便会有难度。如果你感到自己难以或过度共情,请去觉察是什么在影响着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刺激,如果共情过度或长期共情,会使我们产生共情疲劳甚至倦怠。当你在共情时感到不舒服,请为自己设立适当的边界,如设置卷入的时间和频率、明确自己的共情极限、事件结束后及时抽离等。恰到好处的共情可以在促进人际和谐的同时,保护自己避免过度消耗。有边界的共情才是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