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强化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意识的重要任务。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让文化气息充盈高中语文课堂的角度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进行系统探究,旨在发挥文化渗透的综合效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合理化的培养,促进教学组织成效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化气息;策略研究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合理化渗透,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学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点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系统分析,促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让文化气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渗透,使高中生能在文化教育的感染和熏陶下,提高综合素质,保障高中阶段教育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1 文化参与,设计教学,使语文课堂具有别致性
1.1导入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
文化导入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科学探究,为学生深入学习课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在《鸿门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引入这方面的文化内容,从鸿门宴的历史背景入手,導入与课文中主人公相关的历史故事,组织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建设等进行系统分析,从文化背景入手对《鸿门宴》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抉择等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鸿门宴》故事内容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有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论证。如此就能借助文化的导入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化和多维度的探究。
1.2教学设计,创造性设计分析策略
合理的教学设计能指引学生对语文文化内容进行探究,因此为了让文化气息充盈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注意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采用创造性的设计分析实践活动辅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对文化内容产生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文化背景解析的方式,借助全景地图的方式为学生详细导入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长沙》的历史背景,并对诗词中的文化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对《沁园春·长沙》进行理解。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文化渗透作为切入点,在多媒体教学中一方面借助全景地图对诗词的文化创作背景以及诗人在诗词中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行系统论述,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视频旁白详细解析“橘子洲头”“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等涉及的文化内容,与学生共同针对诗人所传达的豪情壮志进行分析,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高中生在阅读学习中对课文内容产生多元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效增强教学组织效果,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索。
1.3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理的知识积累能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系统分析,从文化渗透的角度入手,促进学生知识积累的逐渐丰富,有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合理化锻炼。
例如,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讲解前可以从文化积累入手,让学生在预习环节重点对书法方面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组织学生主动针对王羲之的书法以及文学观念进行解读,了解《兰亭集序》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所了解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等,对《兰亭集序》的内容进行分析,主动结合传统文化的学习,针对课文中涉及的流觞曲水文化、丝竹管弦文化等进行分析,然后对王羲之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价值理念进行论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效果,使学生在文化背景的辅助下对课文内容形成形象化的感知。
2 文化主题,辩证教学,语文课堂学习更深刻
确定文化主题思想,开展辩证教学,能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和深入思考中提高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深刻性。
2.1优秀文化,深入交流,受到语文文化的洗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筛选优秀的文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能使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净化,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洗礼,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提高文化教育的综合效果,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例如,语文教师结合《故都的秋》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爱国主义文化内容进行挖掘,渗透爱国教育和故都之恋方面的教育内容,在教学中确定相应的主题思想,组织学生对诗人在课文中将悲秋与颂秋融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探索作者表达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全境、北平处于风雨飘摇的情况下,感受到国家危之所产生的悲伤情感和悲凉心境,导入作者作为革命志士对祖国的情感,让学生结合文化背景探究作者的爱国情感,使学生在作者悲凉的心绪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当时作者的心境以及国运衰微的情况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从而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以及所传达的人生感悟产生深层次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辩证教学,互动学习,实现师生共同学习
在文化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辩证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课文内容以及渗透的文化思想进行辩证分析,在师生互动学习中产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次认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例如,对《雷雨》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比现代文化观念和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辩证地看待周朴园的选择以及侍萍的选择,在互动交流中讨论和探究社会背景对人物性格塑造以及人物选择的理解,从而重新审视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对特殊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产生深层次的认识。如此就能将文化的分析与课文内容的辩证解读融合在一起,促进师生互动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师在探索文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发挥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可以设计和开发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发挥小组成员的共同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系统学习。
例如,在《登高》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尝试从文化背景渗透的角度设计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悲秋文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解读作者所描寫的秋天景色以及作者在悲秋文化中渗透的情感思想等,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作者悲秋文化与古诗文中其他悲秋文化的异同点,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学习,这样就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合作引导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切实提高教学组织成效。
3 文化内涵,挖掘素材,丰富语文课堂
3.1文化内涵,引导学习,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适当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和系统性的探索,能帮助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有深入理解,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做好积极的引导,促进文化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例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导入硬汉型文化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所反映出的硬汉精神进行系统解析,在深入挖掘课文塑造硬汉形象以及所传递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层次探索。
3.2挖掘素材,联系生活,学会诗意的语文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素材进行挖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文化教育的渗透。可以在诗词解析中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劝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方面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劝学》中所表达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可以挖掘素材,从生活中的劝学文化入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劝学文化的探究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尝试提出自己的劝学观点,模仿课文内容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班级互动劝学氛围。如此就能借助生活素材的应用,赋予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权,真正学会诗意的教学活动,增强语文文化渗透教育和课堂讲解教育的有效性。
3.3文化延伸,深入理解语文文化
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从课堂教学表现出来,还能从文化的延伸角度得到体现,为了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认识文化,教师可以探索文化延伸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引导学生从深层次感知和理解语文文化,激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例如,教师在《飞向太空的航程》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从语文学科文化解析向科学文化探索的角度延伸,在组织学生对课文中文学知识、语文要素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情感进行探究,促进科学文化的有效渗透;在语文教学和科学文化探索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对借助语文知识表达飞天情感的方式产生形象化的感知,并要求学生结合科学文化的渗透,模仿课程内容将“走向航天强国梦”作为主题思想进行创作,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应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教学有效性。
4 文化实践,真情相融,语文课堂的现实性
4.1文化应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文化知识的实践应用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文化的应用,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高效化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文化的渗透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探究任务,让学生结合课程中语言表达的特点和文章抒写特点等尝试将“我有一个梦想”作为核心,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进行解析,畅想未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这样就能从知识应用的角度促进文化的有效渗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合理化训练。
4.2真情相融,自由对话,具有生命力学习氛围
文化的渗透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情景交融作为支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情景交融的活动为学生创造自由对话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营造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高度,辅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元化思考。
例如,在《热爱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从文化渗透的角度为学生分享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中各阶层、各年龄段群体对生命的理解,向学生展示基层群众基于热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以此为基础,教师组织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从自由对话的角度选择不同的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个体,针对热爱生命进行讨论和探究,营造有生命力的教学空间,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
4.3文化渗透,积累学习,语文文化育人价值
有效的文化渗透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可以彰显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学生做出合理化的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关于人生价值方面的哲学思想进行搜集和整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生价值,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意义进行反思。在丰富学生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进行深层次探究,有效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建立,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积极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开发和系统创新,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借助文化教育的开发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受到先进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效促进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意识的充分激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文化渗透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理念的践行和文化教育的有效组织开发,对学生实施合理的教学引导,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庄雯娟.让文化气息充盈高中语文课堂[J].江苏教育研究,2021(01):68-70.
[2]庄雯娟.关注文化渗透,让文化气息充盈课堂[J].新作文,2021(0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