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07-25 03:35李绍梅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李绍梅

摘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其对教育教学中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进行了有效解答。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伴随现代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进行培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学科自身所具有的育人价值进行充分考量,另一方面则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有效探索和研究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的相关问题。

1   借助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

从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特点来看,小学生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普遍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包括诸多公式以及图形等知识点。而小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在学习抽象知识的时候很难深刻理解及吸收相关内容,进而影响其整体学习效果。为了有效改善及解决上述问题,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可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借助创设的教学情境有效引发学生的体验以及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对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能够将数学知识直观化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向学生讲解公式以及图形等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教学媒介将知识以更加形象、直观、动态以及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听觉以及视觉刺激下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深度理解及吸收相关数学知识,同时在情境分析及感受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数感意识,培养数学运算以及直观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相关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發,对学生知识以及技能方面的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材料,视频内容如下:两个小朋友相约假期去动物园玩,并且约好了时间,但是,要想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两位小朋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自主认识时间。依托视频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拉近学生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距离,之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热情。借助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教学的价值能够真正得到有效体现。因此,在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生动性特点为学生构建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以此达到强化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目的。

2   借助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实际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数学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活跃的思维。而要想真正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同时这也是对学生思考动机进行调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活跃度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更要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素养进行问题设置,借助启发以及引导的方式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探究以及思考价值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充分发挥问题所具有的驱动作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思考动机,引出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渗透,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对所涉及的相关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前提之下,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思考能够得到有效调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问题所具有的驱动作用,与学生进行对话。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货币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我们每天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人民币,那么要想真正使用人民币完成交易活动,我们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学生:要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教师:你认识我国人民币的面值吗?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都能购买哪些东西呢?

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陷入了沉思。

如此,在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之后,教师继续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索欲望及专注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参与意识的教育目的。如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借助问题所具有的驱动作用,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有效活跃,同时还能起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有效改善,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3   借助生活实践,对学生的应用意识素养进行培养

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实际,数学知识也不例外。为了使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加大对生活实践的重视程度,使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多地体现生活化的特征。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依托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再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促使学生主动应用相关的数学思维分析探索生活问题,并应用数学思维解决相关问题,以此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及探索的能力,进而达到有效解决数学难题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依托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实现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灵活应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意识素养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虽然“余数”这个概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余数”,因此,教师就可以依托生活实践对学生的应用意识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购物场景:一名学生有10元钱,超市中每支圆珠笔的价格为3元钱,问学生用手里的钱最多可以买几支圆珠笔?这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场景,而且这一场景生动地诠释了“余数”的概念。而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借助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将课本中抽象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转化成生动有趣的形象,进而有效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而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知识之后,如果后续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同类型的问题,也能够想到使用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有余数的除法等相关知识来解决,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素养的培育,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发展目标的达成。

4   借助图形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

以往,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针对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所选择的教学案例都是教材上呈现的案例。而长期采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由于课程教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会使小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枯燥乏味的认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效强化针对小学生的图形教育,通过更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多元图形知识进行认知和理解,发展学生数学模型意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道理,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其所具有的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带领学生认识球体、正方体、长方体以及圆柱体等,并且对这几种图形进行识别,使学生对不同类型图形的概念以及含义有初步理解。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教学活动中,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份礼物,你们想知道他们是什么吗?”话音未落,学生异口同声地表示“想知道”。接着,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學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划分需要严格依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首先教师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呈现积木块、粉笔盒、茶叶罐、牙膏盒、易拉罐、皮鞋盒以及足球等几种物品的图片,学生一边观看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课件,一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以上这些物品中,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差异?随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和自己的小组成员展开探讨,很快有小组成员表示课件中的物品有长的、方的和圆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还使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对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借助知识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本质上就是一门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学科,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基础构建相关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现实中实践自己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有更加深刻以及全面的体会。此外,小学生在实际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单纯依靠记忆以及背诵的方式还远远不够,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发散思维水平的拓展、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强化,借此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圆”的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完成的一个任务就是画圆。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多种画圆的方式,突破学生固有的思考模式以及思维方式,让他们不断地尝试创新,并对创新给学习带来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借助画圆工具或者圆形的物体进行圆的绘制。通过上述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冷静分析,同时还能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主动转换角度,联系现实生活,合理借助身边的事物,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6   借助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结合逻辑规则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多角度探索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综合探究及分析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育体系中,全面强化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与有效措施。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数学任务构建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以此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在相关数学任务分析体会的过程中深化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对四则运算进行初步探究和学习,教师可以结合任务探究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以此达到相关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化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结合小数的基本性质及根本意义对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化聚进行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在既定学习顺序及知识探究过程中感受其中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概念的应用能力和探索能力。与此同时,合作化的探究任务对学生互动意识及积极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分析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效果。

7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则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有效凸显素质教育理念所具有的核心地位,通过问题驱动、情境创设以及生活实践的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内容,使得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所具有的育人价值能够真正得以凸显,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在成长以及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多元化、全面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韩玉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 华夏教师,2016(11):96.

[2]王锡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2(08):40.

[3]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4]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3):57-61.

[5]张文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精品,2020(01):132.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