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江 豆亚杰 杜振国 杨志伟 杨克巍
[摘 要]新军改背景下,培养面向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新型创新军事人才已成为军队院校的重要使命及任务,如何将院校学科建设与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相结合、共发展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制订了本科学员的培养目标与能力素质模型,设计了面向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军校本科学员的培养模式与相应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循环嵌套的本科学员考核评价方式,并针对目前军队院校本科学员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联合作战保障;军队院校;本科学员;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001-05
在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军事体制变革背景下,作为全国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全军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院校,新组建的国防科技大学必须顺应当代军事发展潮流,着眼联合作战下的军事教育体系改革,针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依托“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抓好本科学员的教育体系建设,以为全军输送一流的通用专业人才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为培养目标,开展军校本科学员能力素质培养与教学教育改革[1]。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已经成为我军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如何开展联合作战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聚焦学员能力素质培养,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以一体化的考核方式作为培养方案检验标准,外軍有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在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建设及培养方面,纵览美、俄、英等国的经验做法,尽管各国的国情和军情不尽相同,但也存在很多共性,主要通过构建院校联合职业军事教育体系和开展部队联合军事演练两条路径,进行适应联合作战背景下作战保障人才的培养[2]。20世纪90年代初,我军开始关注联合作战下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一支成规模、高素质的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军队建设的关键,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培养实践,我军在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在学员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综合“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国内外军校的相关研究[3],国内研究者关注的核心能力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科学素养、管理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等。外军把对军校学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建设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核心素质主要包括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科学素养、体能素质和组织计划能力等12项要素。总体来看,如上研究所得出的能力素质模型体现了初级军官不同维度的发展特点[4]。在军校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关于理论教学体系,我军院校对本科生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有着长期的论证与实践经验,经过数次改革之后,目前形成了较为统一且科学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外军在理论教学课程设置方面也有完整健全的体系。关于实践教学体系,我军院校在设置本科学员的实践培养环节时,主要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科研实践、专业实习、部队实习和课外创新等五类实践活动。美、英、俄等外军特别注重军校学员的技能培养,重视新学员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育,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员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能力。在军官能力素质考核评价方面,我军有着长期的工作经验,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军队建设需求建立了一套军官考核办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军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军队人才能力素质考核评价机制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反观以美军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军队[5],在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军队体制改革发展中,基本形成了相对系统和规范的军官考核评价制度,也基本反映了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现代军队人事管理的普遍规律。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6],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国防科技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A+”学科,在军队院校的学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究面对未来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军校本科学员核心素质培育与课程体系设置方法,树立新型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理念,谋划人才培养改革,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推进新型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研究和实践,为我军现代化军事人才培养实践与提高军队战斗力标准做出贡献[7-8]。
一、面向联合作战保障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计
(一)培养目标定位
在制订面向联合作战保障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结合联合作战保障人才的使命任务和能力素质需求,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学员应具备以下几项能力素质:(1)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良好的军事基础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2)熟练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熟练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4)具有较强的系统整合思维能力、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领导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5)能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领域工作,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最终使该专业学员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师或指技融合的新型军事人才。
(二)设计思路与方案主体
方案主体包括面向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能力素质模型、结合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及针对性的考核评价方法。
一个完整的培养方案,通常应由培养目标、毕业标准、培养标准、培养计划、课程实施计划、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与持续改进)、实施要求等内容构成。本文主要将本科学员的毕业标准和要求、课程设置与教学以及考核评价作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核心要素,内容聚焦在这些要素的设计方法上。至于其他诸如师资队伍和支撑条件等内容,尽管事关方案的可实施性,也很重要,但是本文先不做重点阐述。以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岗位需求和 “双一流”学科建设需求作为导向,决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本科学员的毕业标准及要求。以本科学员的毕业标准及要求为起点,重点研究和探讨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的体系模式,同时将此两者作为培养方案顶层设计的有效反馈,对整个方案设计的过程起到支撑反馈和及时改进的作用,具体如图1所示。首先,根据本科学员的毕业标准及要求,构建管理科学与工程能力素质模型,围绕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需求,以岗位问题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牵引,构建学科结合岗位需求的能力素质模型,这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此次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要求。其次,围绕课程设置与教学,具体拓展为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形式,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形成由通用知识体系向本科毕业设计及对抗演练循序渐进的课程推进模式。最后在考核评价阶段,制定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基于学习效果的评估模式,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能力模型与课程体系设计
(一)能力素质模型
根据联合作战保障的岗位需求,结合不同能力素质的行为等级,面向联合作战任职岗位需要构建分级能力素质模型,管理科学与工程能力素质模型如表1所示。
各项能力素质的定义以及关键点如下:
领导指挥能力:通过授权、激励等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优势,指挥管理团队合作,解决人员冲突,带领团队成员完成工作目标。关键点在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营造良好团队氛围。
规划计划能力:指运用头脑风暴、趋势预测、网络计划、调度优化等方法,在作战筹划过程中设定目标、预测未来环境、设计优化方案的能力。关键点在于统筹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识别关键环节,形成总体目标最优。
组织协调能力:指根据工作目标的需要,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并及时处理和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关键点在于对组织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合理调配。
团队合作能力:指作为团队的一员,在团队中主动征求他人意见,与他人互享信息,互相鼓励,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与大家通力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关键点在于愿意与他人合作的倾向,而不是独立工作或出现冲突。
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能力:指根据工作的需要,不局限于现有的资料,主动通过各种方法收集数据,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各类相关信息的能力。关键点在于在例行职责范围以外,主动广泛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数据分析及发掘潜在机会。
系统思维与统筹规划能力:工作中能够以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探索和分析,制订整体解决方案的过程,统筹系统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目标整体最优的能力。关键点在于统筹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识别关键环节,形成总体目标最优。
(二)课程体系设计
面向联合作战保障的管理科学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规划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路径为脉络,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展开。一是规划学生知识和能力增长的过程和路径,以每项培养标准为基准,形成学生成长路径。二是设计培养环节,包括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项目设计、实习演训、专项教育训练等)。三是以专业课程设计为导向,对聚合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裁剪整合形成课程群,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规划。一体化培养的课程规划如图2所示。
此外,在课程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安排上,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别课程的必要性和对应的课时安排,其中包括:(1)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与本科专业必修课、任职专业必修课等。(2)选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选修课、新生研讨课、学科基础与本科专业必修课、任职专业必修课等,其中第一学年安排新生研讨课程。学员修读新生研讨课程所获学分可充抵相关系列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学分。学员在校期间选修课程至少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其中公共基础选修课程中的政治理论系列、军事基础系列、自然科学系列、人文科学系列、公共工具系列都应修满相应的学分。(3)讲座课程,原则上安排在长学期双休日或短学期,由学员自行选择修读。(4)必修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学实践和专业教学实践等。(5)选修实践课程,学员在校期间须获得选修实践环节学分。学员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化活动、军事比武、运动会等选修实践环节并获奖,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专利,申报并完成创新实践项目或自主设计并完成创新实验,参加国际或国家组织的各类正规专业性资格认证或水平考试达到一定成绩等,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向学院申请选修实践学分。
(三)考核评价方式
在明确考核评价方式之前,首先必须明确岗位胜任力标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且具有一定要求的评价指标。本文以联合作战保障参谋的岗位能力需求作为标准,从三个层面基于学习效果对军队院校培养的面向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本科学员进行评估。基于学习效果的评估方法是最能直观地体现教学以及本科学员能力培养的方法之一,以新入学的学员为起点,经过三个相嵌套的评估体系,最终以毕业学员作为评估流程的终点。三种评估方式互相嵌套关联,能够较为全面地对本科学员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及时进行反馈,以改进培养方案,具体如图3所示。
三个层次组成的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如下:(1)课程层面的评估,以内部评价为主,评估每个教学环节对具体毕业标准的达成度,提供一定的评价、监督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并持续改进。(2)培养规划层面的评估,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评估培养规划能否达成毕业标准,评估即将离校的毕业生的能力,并持续改进。(3)专业层面的评估,以外部评价为主,通过社会评价机制评估毕业生在部队的竞争力和岗位任职情况,评估专业培养目标、毕业标准的达成度,并持续改进。三层评价体系构成“基于学习结果的评估—持续改进”三个相嵌套的评估循环,达成产出导向的全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面向联合作战保障的军校本科生培养建议与启示
(一)明确规划学员的成长轨迹,院校培养、分配使用有机衔接
根据培养目标,明确学员成长轨迹,对应未来联合作战保障岗位设计成长路径;明确学员本科学习、毕业分配、使用成长、在岗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发挥其基础能力坚实和专业技能发展后劲足的优势,合理规划成长轨迹,助力其快速成长为联合作战保障领域的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二)课程设置既要满足岗位任职要求的实践特性,又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培养,按新变化新要求優化课程体系
学员未来岗位工作的特点是越往上层越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能力素质是以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为支撑的,因此,需要在满足岗位任职要求实践特性的前提下,发挥军队院校的优良传统,注重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培养。但本科学员专业课程学时少,多门课程难以兼顾,因此,需要按新的培养模式,重点论证不同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梳理优化课程体系。
(三)与岗位任职单位联合建设联合作战保障综合演练实验室
从学校人才培养条件建设来看,缺少面向任职岗位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软硬件系统;从用人单位人才培训需求来看,参与具体业务活动和值班是最合适的方式。因此,军队院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配套部署单位实际在用的软硬件系统,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构建相关的保障勤务分析、指挥保障案例集,打造面向岗位任职教育与业务培训的综合演练实验教学环境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双赢举措。这就需要学校机关、战区机关就具体环境建设任务安排、系统配发、条件建设经费进行协调解决。
(四)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要注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迭代式上升模式
从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来看,期望四年时间依托院校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能够胜任联合作战保障业务的专门人才还存在巨大困难及挑战。新技术、新发展、新趋势对岗位任职能力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能够不断学习、持续提升。因此,通过“任职岗位—院校培训—高层次任职岗位—高层次院校培训”的路径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人才培养迭代式上升模式,这才是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军队院校要针对联合作战任职岗位需求建立联合作战保障人才培训体系,军委机关相关部门要赋予各个联合作战保障单位培训名额和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常态化、长期性地执行下去。
四、结束语
在未来联合作战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军队院校必须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速培养军事人才的创新素质,以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新型军事保障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起点,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军队院校及学科在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结合联合作战保障任务的岗位需求导向,研究分析了联合作战保障任务需求下,军校本科学员培养的现存问题与迫切需求,设计了面向联合作战保障任务需求的军校本科学员的培养模式与相应的课程体系,制订了学员的培养定位与培养目标,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应的能力素质模型,并提出了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方式。本文最后针对面向联合作战任务需求的军校本科生培养提出了若干建议,对我军开展“双一流”高校及学科建设、促进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紧贴部队需求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曾生跃,张立杰,杨俊,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4):25-29,90.
[2] 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24-27.
[3] 宋晶,韩越,杜菲菲.军校学员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管理观察,2015(34):92-93.
[4] 郭锐,张新生,周珂.军校学员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对策研究[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4):117-119.
[5] 王红军,黄兴第,王玉坤.美国西点军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继续教育,2011(12):60-62.
[6] 杨希.“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出炉[J].陕西教育(高教),2017(10):81.
[7] 丁汝坚.对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社會科学版),2013(S3):164-165.
[8] 余明远,员智凯.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机制探索[J].学术论坛,2011(10):213-217.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