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认知矫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和述情障碍的影响

2022-07-23 05:08黄冬华孙颖芳郭慧芸毛忠珍邓汝斌刘华之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组间矫正精神分裂症

黄冬华 孙颖芳 郭慧芸 毛忠珍 邓汝斌 刘华之

1.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大学医院心理咨询室,江西赣州 341000;3.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科,江西赣州 341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科疾病,根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有着广泛的发病人群,在多种患者年龄段的人群中均可发病[1-2]。 患者发病后表现为典型的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恐惧等情感功能的异常表现,并且会使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受到严重影响,病情较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4]。 因此,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医师和患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临床上常用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有利培酮、氟哌啶醇、奥氮平等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供临床选择使用,阿立哌唑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近期临床观察显示在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良好的表现[5]。 但对于部分症状程度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的药物干预并不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患者的执行功能、述情障碍的缓解能力不足[6]。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是运用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的功能,结合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特点,制定的一套大脑康复训练系统,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和认知功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7]。为此,本研究中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增加计算机认知矫正干预,观察评估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 (60 例) 和对照组(60例)。 研究组中,男34 例,女26 例;年龄18~55 岁,平均(38.38±9.92)岁;病程1~9年,平均(5.87±1.88)年;基础疾病:高血压10 例,高血糖7 例,高血脂8 例。对照组中,男31 例,女29 例;年龄18~55 岁,平均(39.88±9.91)岁;病程1~10年,平均(6.28±1.96)年;基础疾病:高血压7 例,高血糖9 例,高血脂1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th edition,ICD-10)-F20 精神分裂症一节作为诊断标准[8];②年龄18~55 岁的患者;③对本研究治疗药物及治疗方式均可接受;④患者对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方案能够耐受; ⑤患者家属对研究方案知情。排除标准:①患者并发其他精神障碍类疾病;②妊娠哺乳期妇女患者;③肝肾功能不全不能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④入组前已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⑤基础资料不完善的患者;⑥未严格按本研究治疗方案服用药物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干预,以利培酮片(商品名:索乐,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30,生产批号:20190072A,规格:1 mg/片)口服治疗,患者起始剂量1~2 mg/d,然后每2~3 d 增加剂量1 mg,达到治疗剂量4~6 mg/d, 患者应在两周内达到治疗剂量,然后以治疗剂量治疗2 周,共治疗4 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工娱治疗,有专职的护理人员进行实施,包括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环境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增加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患者以利培酮片口服治疗结合常规的工娱治疗, 与对照组方法相同,同时采用由广州康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系统进行治疗, 主要内容包括:①工作记忆训练:根据计算机系统的程序设计采用硬币蜂巢、 雁南飞等训练并加强患者的双重视觉记忆;②注意力训练:以迷途小鱼、颜色和顺序搜索等方法和程序训练患者的注意力;③推理及问题解决能力训练:采用文字序列、规则分类以及数字推理的方法训练患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加工速度的训练:以顺序闪记、 鹰眼狩猎的程序模块训练患者的加工速度;⑤社会认知能力干预:着重训练患者的速度表情的识别能力;⑥计算能力干预: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等限时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计算能力和表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升患者的计算能力。 患者每天训练时间为30~45 min,每周5 d,休息2 d,共训练4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参照相关文献制定[9],具体如下。 ①显效:患者幻觉、妄想、易激惹、抑郁及焦虑、认知缺陷等各项症状均明显好转,接近消失,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评分减少≥70%;②有效:各项症状均有好转,PANSS 评分减少量30%~<70%; ③无效: 症状无改善,PANSS 评分减少<30%。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PANSS 量表评分比较。于疗程开始前、结束后以PANSS 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该量表共30 个小项,分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得分分别为49、49、112 分,总分为3 项得分之和,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10]。

(3)RBANS 量表评分比较。以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执行功能,该量表包括注意、言语、视觉广度、即时记忆、延迟记忆等5 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得分范围0~2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执行功能越好[11]。

(4)TAS-26 量表评分比较。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6(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26,TAS-26)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述情障碍程度,该量表包括情感辨别能力、情感描述能力、缺乏幻想、外向型思维等四个维度,分别有6、6、6、8 个小评分项,采用5 级评分法分别记为1~5 分,总分分别为30、30、30、40 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越轻[1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 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 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PANSS 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组别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一般精神病理 总分研究组(n=6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6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37.19±5.12 14.32±3.41 27.392<0.001 26.17±4.02 16.22±3.97 17.281<0.001 24.41±4.12 13.94±3.62 19.903<0.001 87.77±8.90 44.48±5.73 35.288<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38.12±5.67 17.05±4.17 24.283<0.001 0.978 0.330 3.926<0.001 26.83±4.18 19.65±4.22 13.287<0.001 0.882 0.380 4.586<0.001 25.12±5.04 17.13±4.12 15.128<0.001 0.845 0.399 4.505<0.001 89.21±9.19 50.09±6.76 30.091<0.001 0.871 0.385 4.903<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AN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BANS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BANS 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RBANS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AN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BANS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RBANS: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组别 注意 言语 视觉广度 即时记忆 延迟记忆研究组(n=6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6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7.19±1.62 16.72±3.11 16.231<0.001 6.17±1.12 17.22±2.77 19.177<0.001 8.41±1.79 16.94±2.11 22.176<0.001 7.77±1.90 15.98±3.73 25.381<0.001 8.17±1.69 18.01±1.93 20.065<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7.52±1.67 14.05±3.07 12.285<0.001 1.098 0.274 4.733<0.001 6.43±1.18 14.15±4.22 15.164<0.001 1.237 0.218 4.711<0.001 8.02±1.94 13.13±4.32 16.228<0.001 1.144 0.255 6.138<0.001 8.21±1.89 13.09±3.76 20.973<0.001 1.272 0.206 4.227<0.001 8.01±1.82 15.69±3.96 15.872<0.001 0.499 0.619 4.079<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AS-26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AS-26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AS-26 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AS-26 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AS-26 评分的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AS-26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TAS-26: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6

组别 情感辨别能力 情感描述能力 缺乏幻想 外向型思维研究组(n=6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60)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23.19±4.12 11.12±3.91 18.272<0.001 24.57±3.72 12.12±3.67 16.872<0.001 26.41±2.78 11.94±3.92 19.921<0.001 34.17±4.90 14.48±5.23 25.382<0.001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24.02±3.97 14.05±4.27 12.854<0.001 1.124 0.263 5.445<0.001 25.23±3.88 16.55±4.29 11.063<0.001 0.951 0.343 4.898<0.001 25.72±4.04 15.13±4.02 14.336<0.001 1.090 0.278 5.256<0.001 35.01±4.19 18.25±4.76 20.053<0.001 1.009 0.315 4.852<0.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化,病程长且持续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药物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及联合用药等原则[13]。 利培酮片为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属于5-羟色胺受体(5-serotonin receptor,5-HT)阻断剂,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5-HT1和多巴胺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阻断患者中脑皮质通路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5-HT1和多巴胺受体,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 进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14]。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单纯的药物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欠佳, 对于患者的执行功能、述情障碍的缓解能力不足。

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是运用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的功能,结合精神分裂症的病情特点,制定的一套大脑康复训练系统,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和认知功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设置的一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强针对性的康复软件,软件系统通过对患者的工作记忆能力、注意力能力训练、推理及问题解决能力、加工速度能力、社会认知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干预,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对患者各个部分的能力进行干预,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16]。 并且,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采用的训练方式为一人一机进行课程练习,能够侧重于患者的不同病情及不同症状表现,开展系统、灵活及有吸引力的训练任务,并在认知矫正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训练掌握程度不断的调整训练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17]。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研究组PANSS 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等症状程度。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通常存在着执行功能减弱和述情障碍等问题,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RBANS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AS-26 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执行功能,并能缓解患者的述情障碍。 这是因为通过计算机认知矫正疗法的干预, 能够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反馈、认知,提高的循序渐进过程,使得患者的认知矫正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客观认知水平,增强了患者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程度[18]。 当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不断提高后,执行功能得以显著加强, 患者的社交能力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进而使得患者的述情障碍得以显著缓解。

综上所述,计算机认知矫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提高患者的执行功能,降低患者的述情障碍,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组间矫正精神分裂症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社区矫正期限短期化趋势探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