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方法探析

2022-07-22 11:02:57许发夫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敏锐度时政新闻新闻线索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的洞察力;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的敏锐力;储备广博的时政知识,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眼力——论述如何培养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敏锐度。文章还从各种会议、各种文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重大节日、重点时段、事件的发展变化这六个方面,分析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方法,并从“纵”和“横”两个层面探析如何“吃干榨净”时政新闻线索,旨在解决部分记者难以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问题。

关键词:时政新闻;新闻记者;新闻线索;敏锐度;发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2-0106-03

发现新闻线索是新闻记者的首要本领,也是记者采写新闻的第一步。但在新闻实践中,有的记者每天有写不完的新闻,有的记者却为“无米下锅”发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发现新闻线索的技巧和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时政新闻采编经验,围绕如何发现和捕捉时政新闻线索谈一些心得,供同仁商榷。

一、如何培养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敏锐度

新闻线索的发现,并非没有规律可循。要发现时政新闻线索,就要培养对时事政治的敏锐度,练就一双能够迅速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眼睛”。只要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然于胸,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是时政新闻线索。

(一)熟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的洞察力

时政新闻是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各级各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因此,记者只有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发现各地各部门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而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就是非常好的时政新闻线索。

笔者几年前到一个镇上去采访,该镇党委书记介绍情况时说,他们镇正在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复印纸张两面用”节约活动。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勤俭节约,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是什么重磅新闻,但是这位镇党委书记说,他前一天在新闻联播上看到国家提出要“打造节约型政府”,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线索。因为国家提出“打造节约型政府”,就需要各地方政府来“抓落实”,而该镇开展的节约活动就是“打造节约型政府”的实际行动、具体表现,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从这个事情就能看到,记者只有了解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提高在新闻工作中发现时政新闻的洞察力。

(二)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的敏锐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责,这个“中心”就是指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时政新闻记者要关注和了解当地有哪些中心工作、每项中心工作是怎么開展的、成效如何,因为每项中心工作都是时政新闻线索的“源泉”。

比如笔者所在的亳州市,中心工作有“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只要是围绕这些中心工作发生的新闻事件,都是好的时政新闻线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是亳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更是国家战略。

2021年,笔者所在时政部的一位记者想写一篇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报道,笔者让其认真研究亳州市围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带着“任务”有目的地来到一些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村庄,寻找新闻线索。她发现一个小村庄的蔬菜竟上了上海的餐桌;一个村办企业因搭上了“长三角一体化快车”,得到快速发展;还有一个小村庄得益于亳州加入了长三角“朋友圈”,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她根据这三个新闻线索,撰写了《皖北小村庄,长三角里的振兴故事》,该文发表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被评为202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

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寻找时政新闻线索,往往省时省力,且新闻价值大,易获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储备广博的时政知识,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眼力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求记者不断储备积累新的知识,包括知识、思想、材料、感情[1]。时政记者面对新生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敏锐发现新生事物,还要知道这一新生事物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价值。

几年前,笔者的一个朋友告知,亳州市将成立第一家家庭农场,于是立即判断这是一个难得的时政新闻线索。笔者曾看过有关资料,知道成立家庭农场的重要性。随着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且这些青年在习惯了城市生活后,很难再回到农村种地,如今在农村种地的多是老年人,当这部分老年人无力耕种时,土地耕种就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家庭农场的出现,就是国家为解决将来土地由谁耕种的问题所采取的举措之一。因为事前就了解了这一背景,笔者立即判断这个新闻线索颇有价值,并撰写了一篇报道——《亳州市成立第一家家庭农场——将来土地耕种又多一“帮手”》,效果很好。

从这个时政新闻线索的发现可知,记者只有储备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发现新闻的眼力,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时政新闻线索。

二、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方法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针对如何发现和捕捉时政新闻线索,总结了六条较实用的方法。

(一)从各种会议中发现时政新闻线索

会议是传达、安排、部署工作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对记者来说,各种会议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对象,而且可以成为获取更多新闻线索的“富矿”,因此要善于从会议的材料、领导的讲话中挖掘新闻线索[2]。

首先,关于会议形式,如果形式有创新,就是好新闻。几年前,亳州市谯城区有一个臭水坑,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且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谯城区委决定把本该在会议室召开的民主生活会选在这个臭水坑旁召开。一名记者敏锐地看到了这次会议形式的变化,写出了一篇报道——《开在臭水坑旁的民主生活会》。该文发表后,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并获得了当年的安徽新闻奖二等奖。

其次,关于会议内容,每次会议都有领导讲话,部分记者怕听领导讲话,其实很多时政新闻线索都隐藏在领导看似冗长的讲话中。领导讲话多有对上阶段工作的总结,也包含对下一阶段工作的部署,这就是两个新闻线索,可分别写一篇成就性报道和一篇关于下一阶段工作部署的报道;有的领导在讲话中对某单位或个人进行批评或表扬,这也是新闻线索,记者可以加以挖掘,写一篇或褒或贬的稿件。

(二)从各种文件中发现时政新闻线索

在开展或部署某项工作时,需要下发文件。一些政府文件里往往会透露某些政策、法规准备或即将出台的信息,这就是一条新闻线索[3]。

为开展某项工作而下发的文件,其内容一般包括何时开展、怎么开展、分几个阶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政新闻线索。有的文件是通知举办某项活动,这个通知暗含两个新闻线索:在即将举行活动时,可以写一篇预告性新闻;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可以写一篇关于活动开展情况的报道。

因此,时政新闻记者要多往一些单位的办公室跑,看看他们最近又下发了什么文件,从中发现有用的时政新闻线索。

(三)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中发生时政新闻线索

时政新闻对政府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这是其重要价值之一。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关乎民生大事和社会稳定和谐。如果记者所在的地区党委政府探索出了解决某一难点热点问题的办法,那么对其他地区也有借鉴和指导作用。这样的新闻线索,就是一条“大鱼”。

我国目前有上百万失独老人。如何关爱慰藉这些孤独痛苦的老人,成为党委、政府的一个“心病”。

蒙城县经过调研总结,提出通过建立“五对一”帮扶联系网,来帮扶这些失独老人,效果很好。得知这一做法后,笔者安排记者采写了一篇报道——《蒙城“五对一”帮扶解失独老人忧》,对该县的做法进行了报道,反响热烈,很多地方纷纷效仿蒙城的这一做法。该文当年获得了安徽新闻奖三等奖。

类似这样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很多,如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障粮食安全等,一旦有了好的做法可供借鉴推广,就是好的新闻线索。

(四)从重大节日中发现时政新闻线索

每年有很多节日,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春节等,这些重大节日都是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重要节点。

每到这些节日,当地党委、政府就会开展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便是很好的时政新闻题材。节日到来前,会有迎接节日的活动,而在节日期间,会有节庆活动。除了这些新闻线索,在此这期间,根据新闻报道的时宜性原则,还可以有目的地挖掘开展有关工作的新闻线索。如“三八”妇女节期间,除了报道节庆活动外,还可报道当地如何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如何关爱妇女健康,巾帼建功等内容。如果在平时报道这些“非事件时政新闻”,就会显得很唐突,而在全国人民都在庆祝“三八”妇女节期间发表这样的新闻,就比较合时宜,且效果较好。其他重大节日也一样,如“八一”建军节期间,除了报道节庆活动外,还可以多角度挖掘当地拥军优抚工作、退伍军人模范事迹等线索,这些线索符合当时的形势,因此很容易被采用。

(五)从重点时段中发现时政新闻线索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工作重心,这也为发现时政新闻线索提供了一个路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到了春季,可以有目的地报道春耕生产方面好的做法;在夏天,可以报道午收和夏种情况,因为夏季是洪涝灾害多发季,所以还可以报道防汛工作准备情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以围绕秋收做文章;冬闲季节,可以报道冬修水利情况,且冬天也是社会治安问题多发期,因此可以报道冬季社会治安治理情况。每到一个季节,都可以根据这个季节的特点,提前谋划寻找新闻线索。

此外,一年中还有几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易出现新闻线索,如每年的1月末、3月末、6月末、9月末、年终等几个节点。1月末,报道每年首月经济发展是否实现“开门红”;3月末,报道一季度社会经济发展成就;6月末,分别报道二季度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和上半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到了9月末,可以写第三季度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年终时,可以全面展现全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总之,每到一个时间节点,记者就要有目的地发掘新闻线索,并形成习惯。

(六)从事件的发展变化中发现时政新闻线索

新闻是对新近变动事实的报道。只要社会在前进、事情在变动,新闻线索就会层出不穷。

笔者曾应邀到生产古井贡酒的古井集团讲授新闻写作。该集团旗下4A级旅游胜地太极洞的一位通讯员向笔者提问,他们单位对新闻报道有考核,而他苦于没多少新闻线索可写。笔者告诉他,把握新闻一事一报、变动就是新闻这两点,每天都会发现新闻线索。比如接待人数,可根据每天人数的变动来发现新闻线索,可以写《太极洞今天游客人数创历史新高》《太极洞首月游客创新高》,也可以写《今天太极洞迎来了第一个(多少万个)非洲游客》等,只要游客人数在变化,就会有不同的新闻线索;也可以围绕旅游收入来发现新闻线索,可以写《太极洞今天旅游收入创新高》《本月太极洞旅游收入實现“开门红”》,每天收入不同,新闻线索就不断。当然,也可以围绕旅游项目、服务措施的变动来发现新闻线索。后来笔者又遇到了这位通讯员,他高兴地表示自己不再为没有新闻线索而发愁。

三、对已知的时政新闻线索“吃干榨净”,拓展新闻线索面

虽然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但并不是每个新生事物都可以写成新闻。记者一旦抓住好的时政新闻线索,就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吃干榨净”。

(一)对新闻事件进行“纵”向挖掘

记者要学会对已经发现的新闻线索不停跟踪其变化,一旦发生量变或质变,就会衍生出新的线索。如亳州市开建飞机场的消息传来,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新闻线索,如果仅写一篇亳州即将开建飞机场的消息,就是对这一重大新闻线索的浪费。飞机场的建设不是一年两年的事,程序非常复杂,飞机场建设每完成一个程序,都标志着亳州人离“飞天梦”又近了一步,因此飞机场建设每推进一步,都是一个好的新闻线索,如亳州机场初步设计获批、选好场址、航站区施工总承包完成中标、场跑道雏形初现等。在亳州即将开建飞机场的消息发布后,每年都会有好几条关于飞机场建设进展的新闻线索,这些线索因事关亳州人的“飞天梦”,十分受人瞩目。

(二)对新闻事件进行“横”向挖掘

一些新闻事件不仅会不断变化,还涉及方方面面,会在同一时空中干涉其他的人和事。在报道这类新闻时,就可以把这个事件所牵连的“横”向的人和事作为很好的新闻线索。

比如针对涡阳县小麦单产为安徽省第一这个事件,就可以进行“横”向报道。小麦的高产同时涉及很多部门,可以采访农技部门,报道小麦高产的“技术原因”;可以采访农民,报道其“耕种方法”;也可以采访粮食相关部门,报道其“收储措施”;甚至可以报道水利部门,报道基本农田建设对小麦高产的作用……只有围绕小麦高产涉及的部门和人进行“横”向报道,多角度展现小麦高产情况,才能把这条新闻做深做透。

四、结语

要发现和捕捉到时政新闻线索,就要培养发现时政新闻线索的敏锐度,提高发现时政新闻的洞察力;只有了解了哪些路径最容易出现时政新闻线索,才能快捷地发现和捕捉到时政新闻线索;也只有将已知的新闻线索“吃干榨净”,才能拓展新闻线索面。记者做到以上这些,就不会再为找不到时政新闻线索而犯愁。

参考文献:

[1] 汪言海.新闻发现力从何而来:眼力来源于丰富的积累[M]//新闻采写十五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54-58.

[2] 陈显锋.在“会山”中挖“金矿”:跳出会议写经济新闻[J].新闻世界,2010(8):15-16.

[3] 张征.获得新闻线索:获得新闻线索的渠道[M]//新闻采访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82-83.

作者简介 许发夫,本科,主任编辑,亳州晚报社时政新闻部主任,研究方向:时政新闻写作。

猜你喜欢
敏锐度时政新闻新闻线索
浅谈一线记者的新闻敏锐和采访技巧
浅析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记者素养
记者摇篮(2020年3期)2020-04-24 14:47:36
学习敏锐度:概念、测量、研究进展与热点争议
浅谈时政新闻的创新与突破
记者摇篮(2016年11期)2017-01-12 14:02:38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新闻线索
城市台时政新闻“讲好故事”的四条路径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5:38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高中英语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话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