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对策分析

2022-07-22 02:11徐炳锋
考试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施开发

摘要:文章以校本课程《生活品小实验》开发和实施为例,从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论述,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必备品格和必备能力。

关键词:化学学科素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2-0119-04

一、 问题的提出

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提出“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生活品小实验》校本课程的设计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让化学走向生活世界,让生活走进化学世界。最终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得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得以加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二、 校本课程《生活品小实验》的开发实践

《生活品小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如:

(一)课程目标中渗透学科素养

围绕以下四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见图1),使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得以实现。

(二)课程内容选择上突出学科素养

《生活品小实验》课程设置了5个专题18个主题(见图2),内容方面既有健康生活板块,又有科技发展板块,健康生活中兼顾了吃和住等;在科技方面,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身边的生活中去,同时又为人类服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离不开它。

《生活品小实验》中“饮食篇”专题,着重介绍调味品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物质含量的测定,设计探究方案,调查走访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如“居家篇”专题居室中甲醛含量的测定,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的探究,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意识。“燃料篇”中“制备固体酒精”,并用制备的固体酒精烤马铃薯,体会化学对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环境篇”中参与垃圾分类与回收,让学生树立分类的思想,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化学密切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科技篇”中“暖宝宝的制备”,在实践活动中制备暖宝宝并亲自缝制暖宝宝的外包装,能提高学生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

1. 以实验为契机,提高探究能力

《生活品小实验》以有趣的化学实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居家篇”中讲到生活中的催化剂(见图3)。课堂用“燃糖成蛇”的实验引入,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继续探究“洗衣粉中的催化剂”“变色眼镜中的催化剂”等。

学生自主思考:单独的蔗糖会燃烧吗?香烟灰起了什么作用?NaHCO3起了什么作用?除了香灰,还可以用其他的物质吗?

趣味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或药品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同时又积极渗透科学方法论、价值观教育。

2. 以生活为主线,树立健康意识

化学课堂离不开生活中点点滴滴,专题四中“环境篇”探究了PM2.5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生活中84消毒液和洁厕液进行研究。从化学视角对生活加以观察,树立低碳意识,同时也教给学生要把化学应用于社会生活。通过此次活动,树立了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

3. 以结构为基础,体现宏微结合

化学中的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也是化学学科中具有特征的思维活动方式。

例如“饮食篇”中“生活中的油脂”,结合人教版教材必修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同时把不同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进行了对比,并且查阅资料把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讲给大家,从宏观现象不同的油脂使碘水褪色的时间不同引导微观探析不饱和度的不同。另外“饮食篇”中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蓝莓、桑葚、黑枸杞等,通过研究它们的水溶液在改变条件时,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一宏观现象,根据勒沙特列原理,推断它们的微观结构(见图4和图5)。

通过测定蓝莓浸泡液在改变外界条件温度和浓度颜色的变化,学生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分析,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推断出花青素的部分结构。

4. 以活动为平台,开拓创新意识

如在实践中,学生对“饮食篇”中“味精”等调味品的学习,可采用街头问卷调查撰写报告,从结构推测其性质,并撰写心得体会,增强了交流共享的意识,提升和发展了综合能力。具体如下:

(1)对味精使用相关知识的调查。设计了一些问题,走向社会街头,分组到超市及菜场进行了随机采访调查。

(2)真假味精的鉴别。以“一起味精的消费投诉引发的商品质量检测事件”为背景材料,引出对市售味精中NaCl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从Cl-沉淀法(必修)→NH4SCN滴定法(拓展)。呈现: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课外查找资料;制定实验方案,买来不同品牌的味精,走进实验室进行定量测定,汇报测定结果。

(3)味精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1】在味精中分别滴加冰醋酸和NaOH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取一药匙味精,放在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为什么糖醋菜不要加味精?为什么婴幼儿不宜吃味精?针对这些真实的生活问题,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解释了味精使用的科学道理,用化学的视角看待我们的生活问题。

(4)交流(科学表达)与合作

在街头调查中发现市民对味精使用禁忌的知识了解不多,这次实践性学习,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使用味精。围绕“味精”开展实践研究,既有问卷调查,又有实验探究,并且有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开拓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三、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落实学科素养

《生活品小实验》共设计了个18个小课题,如“燃料篇”中“自制固体酒精”、饮食篇“红枣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燃料篇“暖宝宝的制作”、饮食篇“味精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等,帮助学生完成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研究设计→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科学表达)与合作的过程。以“红枣能补铁,是真的吗”为例,小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见图6),将实验的探究的全过程都交给学生,学生的素养肯定会提升。

图6校本课程中小课题的实施过程

《生活品小实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熱情,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同时构建了知识结构。

基于问题情境的教学流程如下所示:在野外郊游我们可以带上自制的固体酒精,可以用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发生反应。而硬质酸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备肥皂。野外郊游得到固体酒精后,就可以野餐了。假如你置身于野外,所带的饮用水耗尽,你怎样把脏水变成清澈水?作为一名高中生,很有必要懂得一些求生本领,然后讲到下一个课题——自制简易净水器。

四、 在课程评价中检测学科素养

校本课程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避免了评价的单一化,这样更科学,学生积极性更高。

(一)学生发展情况评价

在学生发展评价上,以平时表现成绩∶核心素养测试成绩=6∶4折合成总分评定学生是否获得学分。

试题以“核心素养”维度检验。校本课程中的40人形成实验班,与不选化学的40人组成对照班级。测试成绩如下(见表1和图7)。

在《生活品小实验》选修课实施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完成了“化学核心素养测试题”的情况。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见表2),表中设计10个不同的项目进行评价,每个评价项目有同意、不确定、不同意3个选项,依次赋分分别为5分、4分、3分。问卷围绕“核心素养”展开,统计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针对《生活品小实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40份,问卷采用10个评价项目,得分情况如下(见图8)。

总之,本次校本课程的开展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对化学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然,在开展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2]武苗苗.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29-30.

[3]解幕宗,林建芬,王伟,等.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0):31-33.

作者简介:徐炳锋(1985~),男,汉族,浙江富阳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实施开发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