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杰
(威海市中心医院儿科,山东 威海,264400)
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一般以大便次数不断增多或大便性状出现改变等为特点,6 个月~2 岁患儿为高发群体,多发生在夏秋季。腹泻在临床中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感染性腹泻,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多由于进食不当或者食物不耐受等因素造成;感染性腹泻多与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有密切关系。非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进食的种类、方法等方式即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方式比较简单。感染性腹泻临床除了大便次数增多、排便稀糊,患儿还伴有呕吐、溢乳、脱水,甚至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现象,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小儿腹泻的诱发原因较多,主要是病原菌,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等,主要发病于2 岁以下的婴幼儿,不仅会对患儿的消化道功能等产生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使得患儿出现发育不良、滞后及营养不良等状况。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单独用药对患儿效果多不理想,目前双歧杆菌活菌及蒙脱石散是临床常用药物,效果显著,本研究从威海市中心医院就诊患儿中选取100 例,分别给予蒙脱石散单药、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比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情况、免疫状态及并发症,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中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龄0.7~3 岁,平均年龄(1.61±0.36)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52±0.52)d;每日腹泻次数4~11 次,平均每日腹泻次数(6.05±1.01)次。观察组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年龄0.8~3 岁,平均年龄(1.59±0.27)岁;病程为1~4 d,平均病程(2.35±0.44)d;每日腹泻次数4~12 次,平均每日腹泻次数(6.11±1.03)次。比较两组患儿各项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威海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在发病的3 d 内就诊;③患儿排便次数在3 次以上,15 次以下;④患儿家属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
排除标准:①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疾病、代谢疾病、药物过敏史或者禁忌证;②近期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患儿;③存在重大先天性疾病患儿;④未在我院完成治疗,或者中途退出研究患儿。
两组患儿均进行调整膳食、助消化、补液及平衡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同时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止泻[消旋卡多曲颗粒(生产企业: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11),10 mg/次,3 次/d]、止吐[吗丁啉混悬液(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84)10 mg/次,2 次/d]及降温[对乙酰氨基酚片(生产企业: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2021214],0.1 g/次,按需服用等对症治疗。
对照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生产企业: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98,规格:3 g×10 袋),温水冲服,不足1 岁患儿每日用药剂量1 袋,分3 次服用;一岁以上、2 岁以下患儿,每日用量应加至2 袋,分3 次服用;若患儿2 岁以上,每日用量应加至3 袋,也分为3 次服用。连续服药7 d。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生产企业: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0.5 g/片),温水或者温牛奶冲服,年龄不足6 个月患儿,0.5 g/次,2 次/d;6 个月~1 岁患儿,1.0 g/次,2 次/d;1 岁以上患儿,1.0 g/次,3 次/d。连续服药7 d。
两组患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剂量,对于急性腹泻,可考虑适度增加用药量。同时对患儿家属加强健康指导,讲解患儿腹泻期间的饮食配合等干预措施,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度。
①治疗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儿临床体温、排便及呕吐等症状。患儿临床症状在72 h 内消失,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在72 h 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也出现好转,为有效;未达到以上要求,72 h 后患儿体温仍然在37.5℃以上,排便次数未减少甚至增多,仍伴有恶心呕吐等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由临床医生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包括退烧时间、呕吐时间、止泻时间和腹痛时间。
③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便秘、腹胀和恶心。并发症发生率=(便秘+腹胀+恶心)例数/总例数×100%。
④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学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正常值0.7~3.8 g/L)、免疫球蛋白G(IgG)(正常值9.5~12.5 g/L)、白介素-6(IL-6)(正常值<7 pg/mL)、C-反应蛋白(CRP)(正常值≤6.0 mg/L)、白介素-4(IL-4)(正常值≤11.7 pg/mL)水平。采集患儿空腹肘静脉血2 mL,高速离心后进行检测。
⑤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积分,由医生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打分,指标涵盖腹泻、腹痛、胀气,参考标准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每项症状进行0~3 分打分,0 分表示无症状,1 分表示症状较轻,2 分表示症状适中,3 分表示症状较为严重。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退烧时间、呕吐缓解时间、止泻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A 和Ig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6、CRP、IL-4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积分,包括腹泻、腹痛、胀气等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腹泻、腹痛以及胀气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退烧时间、呕吐时间、止泻时间和腹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腹泻评分、腹痛评分以及胀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联合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且患儿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双歧杆菌活菌属于益生菌药物,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控制菌群,双歧杆菌活菌有助于合成维生素,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可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双歧杆菌活菌还可形成双歧杆菌肽,对肠道病毒和病菌的繁殖产生抑制作用,可有效遏制病情发展。联合蒙脱石散可强化抑制肠道细菌和病毒作用,有助修复消化道黏膜,并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有助患儿恢复健康,且用药较为安全可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免疫学指标更优(P>0.05),炎症指标更低(P>0.05)。血清CRP 在正常的机体环境下,含量是非常低的,但是一旦机体发生炎症,会快速升高,因此,临床会将其作为诊断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小儿的肠壁较为薄弱,一旦受到刺激后,机体通过免疫功能会迅速释放相关的抗体,比如IgG等,进而使得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过程加速进行,迅速产生过敏反应,引发肠道感染,进而使得机体的CRP、IL-4、IL-6等水平升高。因此,临床也会将CRP、IL-4、IL-6 等指标作为诊断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通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治疗,能够对肠道的菌群起到调节作用,从而有效的抑制致病菌,对肠道的黏膜起到修复作用,减轻肠道的感染程度,此外,联合治疗方法还能够提升免疫力,这是由于联合治疗可以提高黏膜的保护作用,提高肠道的吸收功能、分泌及蠕动能力,促进机体对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这也就是CRP、IL-4、IL-6 指标变化的原因。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改善免疫学指标,并且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适合在临床实施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