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21 07:09郭丽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人性化麻醉评分

郭丽丽

(赤峰市医院手术室,内蒙古 赤峰,024000)

麻醉恢复室作为患者术后恢复苏醒的重要场所,护理区域较为封闭,期间无家属陪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严密观察,直至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护理工作内容特殊、覆盖面广,存在一定的风险。长期以来,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其护理质量与患者临床恢复及预后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麻醉恢复室得以应用,其将患者作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除对患者生理相关指标进行监测外,还延伸到患者心理层面,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术后恢复。为探究其应用效果,选取2021 年1月~2022 年1 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60 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总结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60 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 例。观察组:男43 例,女37例;年龄23~86 岁,平均年龄(47.63±4.02)岁。对照组:男44 例,女36 例;年龄24~85 岁,平均年龄(47.53±4.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手术,麻醉手术期间符合《液体治疗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要求;患者年龄≥18 岁,可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心脏受损或肝肾异常者;合并精神异常、心理障碍或意识丧失者;听力丧失、语言沟通不顺畅,无法正常配合研究者;入院前合并感染疾病者;危重症患者;对麻醉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护理,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予以心电持续监护,对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指标等进行监测,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对应处理,麻醉评分参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6 分后可转出。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辅之以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清醒后多伴随紧张、不安心理,护理人员在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同时,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不适与诉求,并通过眼神鼓励、握手等增强患者信心。指导患者调整呼吸,缓解紧张,并向患者说明手术的成功性,帮助患者卸下心理包袱,使患者意识到良好心态对于术后康复的重要性。(2)环境护理。麻醉恢复室温度应保持22~25℃,湿度以55%左右为宜,调节室内光线,在保障光线充足的前提下减轻对患者的刺激,营造柔和的氛围。结合患者病情及生理指标对监测设备参数作出相应的调整。将报警器音量调在合适范围,防止产生的噪音影响患者。注意对患者的保温护理,加盖棉被、保温毯等,对手术局部区域进行遮盖,保暖的同时,避免外界感染。(3)体位护理。进入麻醉恢复室在患者头部下方垫上软枕,或将床头抬高30°,增加患者舒适度。(4)不良反应护理。严密监测患者反应,若出现呕吐,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将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遵照医嘱予以止吐药物治疗。存在躁动情况者应予以制动,防止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气管导管拔除后采用柠檬水喷雾对患者进行口腔喷洒,防止口干的发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照医嘱予以镇痛泵镇痛处理。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手术结束后进入术后恢复室等待苏醒的过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做好相应的记录,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咀嚼和语言功能。①SAS、SDS 评分:以SAS 评分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共20 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4 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越严重;SDS 评分评估患者抑郁情绪,共20 个条目,评分范围为1~4 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②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问卷包括20 个问项,每项按照0~5分评分,总分值100 分,按照满意程度的不同划分为≥80 分、60~79 分、<60 分三个级别,分别表示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主要包含低血氧症、血压异常、通气异常、恶心呕吐、躁动、寒战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血氧症+血压异常+通气异常+恶心呕吐+躁动+寒战)例数/总例数×100%。④语言和咀嚼功能:选择Eichner 分类法展开评价,评分为0~10 分,当患者的咀嚼和语言功能越好,则获得的评分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比较

观察组语言和咀嚼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手术是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有效手段,手术效果受患者基础病变、手术创伤及麻醉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会产生不适应感,因此在麻醉恢复室需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并发症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研究报道,麻醉恢复室患者多数在术后全麻后未苏醒或者尚未从麻醉状态中完全恢复。另外,少量椎管内麻醉或者局麻患者,生命体征尚不稳定,在短时间内会有并发症发生风险,如阻滞平面过高、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需要进入麻醉恢复室接受进一步治疗。经过恢复室观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会送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少数患者病情仍然危重时转入重症监护室加强治疗,为危重患者的恢复争取宝贵时间。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方面,而且体现在心理疏导、环境护理、体位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等多个方面,覆盖面广、安全性高。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在促进患者麻醉恢复方面的作用。麻醉恢复期适时的心理疏导能够对患者负性情绪起到调节作用,减少心理应激,稳定情绪,促进术后恢复;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两组SAS、SDS 评分均有所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护理前后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程度更佳,提示该护理模式在改善负性情绪方面的作用;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但观察组更少,说明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不良反应改善程度更佳,针对麻醉恢复期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口干、疼痛等,予以止呕、柠檬水喷洒、镇痛泵等相关干预,能够对不良反应起到预防作用;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说明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护理效果更佳,体现人性化护理的优势;观察组语言和咀嚼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语言和咀嚼功能改善效果更佳。经本研究结果证实,临床通过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积极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负性心理情绪,获得较佳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语言和咀嚼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麻醉恢复期患者,较常规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更为突出,改善患者的语言和咀嚼功能,麻醉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人性化麻醉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