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文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侦查讯问策略是侦查讯问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通过中国知网以“讯问策略”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2000年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计126篇。相同条件下,以“反讯问策略”为主题进行检索,则仅能检索出3篇文献,且内容与“反讯问策略”无关。考虑到国内学者可能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故笔者以“反讯问”为主题再次进行检索,结果显示2000年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中文文献仅27篇。由此可见,国内文献以研究讯问策略为主,缺乏针对犯罪嫌疑人反讯问策略的研究,且“反讯问策略”一词尚未被明确定义和使用。
反讯问策略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社会认知领域的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感知者是有动机的策略家(motivated tactician),他们会根据不同的目标、动机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策略[1]。讯问情境是一种人际间交互的情境,犯罪嫌疑人与讯问人员在该情境中通过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相互影响促进各自目标的实现。犯罪嫌疑人在讯问情境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讯问人员的信任。Franziska Clemens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有罪及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目的都是获得讯问人员的信任,也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被怀疑为撒谎,所以都会防止可疑行为的出现[2],即无论是有罪者还是无辜者,都会对自身在讯问中的表现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这种控制具有目的性(例如获取信任、表明无辜)。因此,可以说反讯问策略就是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前或在讯问过程中,基于自身目的而形成的应对讯问的基本思路。
随着科学发展,谎言识别的相关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例如各类会话技术、脑电认知测试、眼动识别技术、语音测试技术等。其中,备受关注的SUE技术(the Strategic Use of Evidence,证据使用策略简称SUE)与反讯问策略密切相关。Timothy J. Luke等人(2016)认为,SUE技术实现的基本前提就是说谎者与诚实者在供述中会采取不同的策略[3]。因此,反讯问策略的研究对于SUE技术等谎言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Maria Hartwig等人(2010)的研究指出,现有的关于人际间欺骗的研究(interpersonal research)展现的主要是欺骗者的外在行为(眼动、语音、肢体动作等),而非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有意准备的策略(欺骗、回避等)[4]。对反讯问策略的研究能够加深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了解,便于讯问人员进行行为预测,理解行为产生的原因,从而寻找有效的应对方式,故反讯问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回顾并总结2000年至2020年国内外已发表的反讯问策略相关文献,梳理反讯问策略的现有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的推进厘清思路,提供参考。
1.研究主题
由于国内研究缺乏明确的概念及定义,本文采用国外学者提出的“反讯问策略”一词作为研究主题。“反讯问策略”在英文中常用的表达为“counter-interrogation strategies”,也有研究使用“反讯问战术(counter-interrogation tactics)”一词,故笔者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外文文献检索。通过初步检索,笔者发现国内研究尚未使用“反讯问策略”一词,而是出现了“反讯问伎俩”“对抗讯问的行为”“反讯问手段”“反讯问对策”等近似表达。由于近似表达较多,笔者将以“反讯问”为主题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再根据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进一步筛选。
2.研究对象
犯罪嫌疑人既是接受讯问的对象,也是反讯问策略的制定者和使用者。本文所涉中英文文献的研究对象均为犯罪嫌疑人,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犯罪嫌疑人,即侦查机关指控涉嫌犯罪、采取强制措施、可能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处于侦查阶段的人。
中文文献方面,笔者于2021年6月16日通过中国知网以关键词“反讯问”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期刊文献23篇。通过浏览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和目录筛选出中文文献共8篇。英文文献方面,笔者于2021年6月18日在EBSCO数据库中对全部数据库通过关键词“counter-interrogation”进行检索,结果显示相关文献17篇。经筛选,17篇英文文献中仅10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故通过EBSCO数据库共获取英文文献10篇。为补充英文文献材料,笔者于2021年6月21日通过网站Researchgate分别以“counter-interrogation strategies”和“counter-interrogation tactic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相关文章共200篇。除去已获取的文献后,根据篇名、摘要、关键词内容以及能否获取,共筛选出英文文献3篇作为补充。在整理文献期间,笔者根据参考文献发现了遗漏的相关英文文献共2篇。
综上所述,笔者共筛选出23篇文献(包括8篇中文文献和15篇英文文献)进入具体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环节。具体筛查标准包括:研究内容涉及反讯问策略,研究对象是犯罪嫌疑人,研究发表于2000年至2020年期间,文献可获取。
根据梳理结果,笔者对现有研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具体包括研究设计特点、反讯问策略概念、反讯问策略类型、反讯问策略产生原因、反讯问策略影响因素以及反讯问策略应对方式。
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发表于2000年至2020年的与反讯问策略相关的中文文献较少,本文仅筛选出8篇,且文献发表频率低,平均约每隔两年发表1篇(见表1)。从研究设计上看,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仅1篇,本文筛选出的定量研究以两个省看守所在押的445名犯罪嫌疑人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方式对445名犯罪嫌疑人的拒供情况、拒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274名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动机进行了统计分析。
表1 反讯问策略中文文献研究设计
经检索和筛选,本文共获取2000年至2020年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献共计15篇(见表2)。英文文献的发表频率平均约每隔一年发表1篇,略高于中文文献。研究方法上,仅1篇文献为定性研究,其余14篇文献为定量研究,具体使用了实验法、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在样本上,14篇定量研究的被试均为成年人;6篇文献的被试包含硕士研究生;仅3篇文献的被试包含真实的犯罪嫌疑人(刑满释放人员、恐怖分子);样本量总体在30至149人不等。
表2 反讯问策略英文文献研究设计
综上,英文文献在发表频率上略高于中文文献;中文文献以定性研究为主,仅1篇文章采用定量研究方式,具体使用了问卷调查法,样本为445名犯罪嫌疑人;英文文献以定量研究为主,仅1篇文章采用定性研究方式,采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实验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被试均为成年人,样本量总体在30至149人不等。
中文文献中尚未明确提出“反讯问策略”这一概念,研究角度多样(见表1);英文文献的研究以“反讯问策略”和“反讯问战术”为主,定义明确(见表2)。
据统计,8篇中文文献共使用了6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具体包括“反讯问伎俩”“反讯问手段”“反讯问表现”“反讯问手法”“拒供行为”以及“反侦查行为”。其中,胡关禄将反讯问伎俩定义为“犯罪嫌疑人为了隐瞒案情事实真相,逃避或减轻罪责,而掩盖、否定或歪曲客观事实,抗拒、阻碍讯问的各种方式方法”[5];张祥彬将反讯问手段定义为“犯罪嫌疑人为了隐瞒事实真相,逃避或减轻罪责,而掩盖、否定和歪曲客观事实,抗拒、阻碍讯问的各种方式方法”[6];张怡然将反讯问手法定义为“被告人在预审讯问中,为逃避、减轻罪责而隐瞒、否认、歪曲事实,抵制、抗拒讯问的各种手段”[7];张奇祥将侦查讯问阶段的反侦查行为定义为“作案人为掩饰其犯罪行为和逃避法律制裁,针对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的讯问行为,而采取掩盖、否定和歪曲客观事实等各种方式方法”[8]。
英文文献使用的表述主要分为两种,即反讯问策略(counter-interrogation strategies)和反讯问战术(counter-interrogation tactics,简称CITS)。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09)将反讯问策略定义为,犯罪嫌疑人成功地在讯问过程中使用的,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用于对抗讯问的各种战术[9]。另外,Laurence Alison等人(2014)将反讯问战术定义为,恐怖分子在讯问中采取的,用于抵制与军警人员合作、提供信息或情报而蓄意采取的各种策略[10]。
本文筛选出的中英文文献都涉及反讯问策略的类型研究。经总结发现,针对反讯问策略的分类标准共两种,即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行为表现和讯问对象类型。
1.以行为表现为标准
胡关禄认为反讯问伎俩具体包括拒供、谎供、少供、翻供、狡辩、伪装、诬陷、闹监、自伤自残、自杀、脱逃。刘克忠认为累犯、惯犯常用的反讯问手段应分为六种,即“出于哥们义气,代人顶罪”“审讯中顶撞,死不认罪”“供近不供远,供小不供大”“假供、乱供、翻供和串供”“谎报假名,冒名顶替”以及“供自己的罪行,不供窝主”[11]。徐炳全将惯犯常用的反讯问伎俩分为三种,即“假意配合、虚以应付,扰乱讯问进程”“缄口不语、拒不合作,阻碍讯问进程”和“寻衅滋事、公然抵抗,破坏讯问进程”[12]。张祥彬认为犯罪嫌疑人常用的反讯问手段包括闹监、自伤、自残、自杀、脱逃等;装聋作哑、拖熬;避重就轻、瞎编情节;装疯卖傻、佯装有病;隐瞒真实信息。吴照美将犯罪嫌疑人常见的反讯问表现归纳为积极型反讯问和消极型反讯问;积极型反讯问包括公开顶撞、装疯装病、撒泼耍赖、自伤自残;消极型反讯问表现为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沉默不语或者很少说话,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教育或者批评置若罔闻,反应冷淡,甚至目光呆滞,表情木讷[13]。张怡然认为反讯问手法的主要类型包括对抗型的反讯问手法、蒙混型的反讯问手法、抵赖型的反讯问手法。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包括不予供述、虚假供述、部分供述以及暴力抵抗讯问。刘启刚通过问卷调查提出拒供的十四种典型做法,包括沉默不语、虚假辩解、避重就轻、转移话题、模糊回应、矢口否认、胡搅蛮缠、推脱责任、装傻充愣、虚假供述、假装身体不适、讯问中少说话、讯问中睡觉以及和讯问人员讲条件[14]。张奇祥认为,侦查讯问阶段的反侦查行为主要包括拒绝供述型、蒙混虚假型和死扛抵赖型。
英文文献中,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15)的研究将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反讯问策略分为五类,即保持诚实(be honest)、前后一致(be consistent)、保持克制(be restrictive)、保持冷静(be calm)以及其他(other)。Franziska Clemens等人的研究(2019)将反讯问策略分为保持诚实(be honest)、强调缺乏动机(mention the lack of a motive)、留下诚实的印象(make a truthful impression)、表示任何人都有嫌疑(anybody could have done it)、使自己远离犯罪行为(distance oneself from the criminal action)、欺骗(be deceptive)以及其他(other)[15]。Sara Rantamäki 等 人(2020)的研究提出二十一种反讯问策略,包括误导、编造事实(mislead/fabrications)、掩饰欺骗(masked deception)、模糊重要性(modify importance)、回避细节(avoid details)、提供不相关的信息(unrelated information)、知情不报(withholding)等[16]。
另 外,Leif A. Strömwall等 人(2006) 把反讯问策略分为言语策略和非言语策略。根据被试的自我报告归纳出的典型言语策略包括保持真实(keep it real)、保持简洁(keep it simple)、 丰 富 的 细 节(rich in detail)、没有犹豫(no hesitation)以及没有策略(no strategy)。典型的非言语策略包括没有多余动作(no excess movements)、保持眼神交流(maintain eye contact)、声音的表现(vocal behavior)以及没有策略(no strategy)[17]。
英文文献中,两篇文章对恐怖分子在讯问中采取的“反讯问战术”进行了研究,同样采取该分类标准。Laurence Alison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反讯问战术包括谈论不相关的话题(unrelated topic)、提供已被广为知晓的信息(well-known information)、翻供(retraction)、不予置评(no-comment)、避免目光接触(refuse to look)、沉默(silence)、脚本化的反应(scripted responses)、少言寡语(monosyllabic)以及记忆缺失(lack of memory)。
2.以讯问对象类型为标准
讯问对象类型主要涉及两种分类方式,即诚实者与撒谎者、有罪者与无罪者。Maria Hartwig等人(2007)在研究中将反讯问策略分为撒谎者报告的策略和诚实者报告的策略。撒谎者报告的典型策略包括冷静放松(calm,relaxed)、避免撒谎(avoid lying)、明确否认有罪(firmly deny guilt)、避免牵连细节(avoid incriminating details)、装无辜(play the role of innocent)、表现友好(pleasant)和其他(other)。诚实者报告的典型策略包括说实话(tell the truth)、冷静放松、明确否认有罪(firmly deny guilt) 和 其 他(other)[18]。Franziska Clemens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说实话的被试采用的言语策略主要是保持诚实(be honest),说谎的被试采用的言语策略则是坚持掩盖事实(stick to the cover story)和避免撒谎(avoid lying)。在非言语方面,说谎者和说实话者都常采用保持冷静(be calm)的策略,且说谎者还会采用表现出惊讶(seem surprised)的策略或不采用任何策略(no strategies)。
Maria Hartwig等人(2010)的研究发现,有罪的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反讯问策略是避免撒谎(avoid lying)和提供一个出现在犯罪现场的“无辜”的理由(provide an ‘innocent’reason for being at the crime scene),而无辜的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策略是完整地陈述事实(tell the whole truth)和不需要策略(not need a strategy)。Timothy J. Luke等人(2016)研究发现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常采用的策略共13种,包括如实供述(tell the truth)、其他(other)、提供充足的细节(ample details)、保持眼神交流(eye contact)等。有罪的犯罪嫌疑人常采用的策略共12种,包括编造故事(fabricate a story)、其他(other)、告知部分真相或避免撒谎(tell partial truths/avoid lying)、表现冷静(appear calm)、否认参与(deny involvement)等。
综上,共7篇中文文献进行了分类研究,且均以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的行为表现为分类标准。英文文献中涉及分类研究的文章共9篇,其中5篇以行为表现为分类标准,4篇以讯问对象类型为分类标准。
胡关禄认为拒供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畏罪心理、侥幸心理、对立心理以及戒备心理;翻供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蓄意翻供、后怕心理、受人教唆以及违法讯问。吴照美认为犯罪嫌疑人反讯问的原因有四种,即畏罪害怕心理、侥幸自信心理、抵触对立心理以及悲观绝望心理。刘启刚研究发现十种主要的拒供动机,包括想逃避法律的制裁、担心亲人受到伤害、讲“义气”不想连累朋友、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无法面对现实、担心自己以后的前途、爱面子和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未意识到或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对讯问人员反感、担心自己讲不清事实对自己不利。
综上,共3篇中文文献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拒供产生的原因、翻供产生的原因、反讯问的原因以及拒供动机。总结归纳可知,上述研究提出的产生原因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即心理层面和情境层面。心理层面的原因即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前或讯问中产生的各种心理,例如畏罪心理、戒备心理、后怕心理、侥幸自信心理等。情境层面的原因即导致犯罪嫌疑人产生各类心理的具体原因,主要包含一些现实中的情境因素,例如受人教唆、想逃避法律的制裁、担心亲人受到伤害、担心自己以后的前途等。
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15)建立了一个反讯问策略的因果模型(a causal model),提出三类反讯问策略的影响因素,即犯罪嫌疑人相关因素(suspect-related factors)、讯问相关因素(interview-related factors)、犯罪相关因素(crime-related factors)[19]。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对23篇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总结。
1.犯罪嫌疑人的相关因素
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15)的研究表明,犯罪嫌疑人相关因素包括犯罪嫌疑人对证据的感知和犯罪嫌疑人的经验。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对讯问人员掌握信息的数量和程度进行假设,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人员掌握的信息越多,其在供述中提供的信息也就越多;犯罪嫌疑人越有经验,其提供的信息就越少,讯问越困难。另外,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09)的研究发现,没有经验的犯罪嫌疑人(the naive suspects)在自由回忆阶段和陈述阶段都显著地披露了更多可能自证其罪的信息,而经验丰富的犯罪嫌疑人则很少披露可能自证其罪的信息。
Leif A. Strömwall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诚实者和撒谎者在使用的主要言语策略上存在差异。撒谎者倾向于保持供述简洁,避免添加细节,而诚实者主要采取实话实说、保持供述真实性的策略。Amber Hines等人(2010)的研究发现诚实者往往不会刻意控制陈述中透露的细节,更倾向于如实提供对细节的描述;撒谎者比诚实者更强调眼神交流的重要性[20]。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撒谎者倾向于在讯问中采取更加多样化的策略,且诚实者更倾向于采取供述(more forthcoming)策略[21]。Franziska Clemens等人(2013)的研究发现,与诚实者相较,撒谎者显著倾向于提前准备他们将要供述的内容。
2.讯问的相关因素
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15)的研究认为,讯问相关因素具体包括怀疑程度、讯问类型和重复讯问。Pär Anders Granha等人(2009)的研究表明,低怀疑程度下①瑞典的司法法典将怀疑程度分为了五个等级,即表现可疑(appear for questioning)、可能有嫌疑(may be suspected)、受到合理怀疑(reasonably suspected)、有正当理由怀疑(suspected on probable cause)以及理由充分足以起诉(sufficient reason exists for prosecution)。该研究中,半数被试被告知其受到怀疑的程度为受到合理怀疑,即此处的高怀疑程度。另一半被试被告知受怀疑程度为表现可疑,即此处的低怀疑程度。的没有经验的犯罪嫌疑人在自由回忆阶段披露的信息少于高怀疑程度下的没有经验的犯罪嫌疑人。
讯问类型包括指责型讯问和信息收集型 讯 问(accusatorial and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terview styles)。与信息收集型讯问相比,指责型讯问更容易导致虚假供述,信息收集效率更低,并且能够获得的与欺骗相关的线索更少。研究表明,讯问人员使用的审讯技术也会对反讯问策略产生影响。Laurence Alison等人(2014)发现,适应性询问(adaptive interviewing)②该研究以人际行为圆(Interpersonal Behavioral Circle,又称IBC)理论为基础,提出讯问人员要从嫌疑人身上引出适应性反应,就应该采取适应性行为;讯问人员应当针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做出反应,从而相应地调整他们的行为。此处的“适应性询问”是指按照这种适应性关系模式进行的询问。另外,在我国的侦查语境下,此处的“询问”即“讯问”。与消极反讯问战术(passive CITs)的减少有直接关联,且动机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能够减少消极(passive)、言语(verbal)以及沉默(no comments)三种反讯问战术的出现率,并增加撤回(retraction)反讯问战术的出现率[22]。HaneenDeeb等人(2018)的研究发现,被告知可能需要进行视觉空间陈述(visuoapatial statements)的撒谎者在供述中提供了更多的细节[23]。Franziska Clemens等人(2019)的研究表明,与不使用SUE技术的讯问相比,实施了不法行为的嫌疑人在接受SUE技术讯问时的供述一致性显著较低。Sara Rantamäki等人(2020)的研究发现,直接讯问条件下的信息源(被试)倾向于采取大量的反讯问策略,例如更多地提供讯问人员已知的信息;沙夫审讯技术(the Scharff technique)③沙夫审讯技术以二战时期审讯能力出众的德国审讯员汉斯·沙夫的名字命名。该技术侧重于通过影响信息源(被讯问人)对讯问过程的感知来获取信息。条件下的信息源更难通过供述讯问人员已知的信息来对抗讯问;直接讯问条件下的信息源认为他们能够更好地在讯问中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反讯问策略。
重复讯问对犯罪嫌疑人反讯问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说谎者为了减少前后矛盾,倾向于在多次讯问中做出相同的陈述。而诚实者会根据记忆重建陈述,并且允许与此过程相关的自然错误(natural errors)。
3.犯罪的相关因素
Pär Anders Granhag等人(2015)的研究提出了犯罪类型对犯罪嫌疑人反讯问策略的影响,具体包括团伙犯罪和尚未实施的预谋犯罪。诚实者团体(pairs of truth tellers)采用的主要策略为说实话(tell the truth),说谎者团体(pairs of liars)采用的主要策略为不告知过多细节(not giving too much detail)。对于尚未实施的预谋犯罪,诚实者采取的主要策略为保持诚实(be honest),说谎者采取的主要策略为坚持编造的故事(stick to the cover story)和避免说谎(avoid lying)。
有罪与否也会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反讯问策略。Maria Hartwig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有罪者更倾向于采取多样化的反讯问策略;无辜者往往不会特意采取某种策略来使他们的供述显得真实,仅陈述事物发生的实际情况。Maria Hartwig等人(2010)也发现,有罪者更倾向于采取反讯问策略,且更倾向于有意识地设计他们在讯问中应有的表现。Timothy J. Luke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有罪者在供述与证据的一致性上显著低于无辜者,且有罪者更不愿意供述;信息条件不影响有罪者供述与证据的一致性,也不会影响其供述意愿;而有罪者在被告知可能存在不利于他们的证据后,更倾向于作出与证据一致的供述,并且会表现出更加乐于供述的态度[24]。Timothy J. Luke等人(2016)的研究发现无辜者比有罪者更乐于供述,且供述意愿不会受到信息条件(是否被告知讯问人员可能使用SUE技术)的影响。
所属犯罪组织的差异也会对反讯问策略产生影响。Laurence Alison等人(2014)的研究发现,与右翼和国际组织相比,准军事组织恐怖分子更倾向于采取口头、被动和不发表评论的策略;与国际组织相比,准军事组织和右翼组织恐怖分子更倾向于采取被动语言策略;与右翼组织和准军事组织相比,国际恐怖分子更倾向于采用翻供策略。
综上,犯罪嫌疑人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对证据的感知、经验、诚实与否;讯问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怀疑程度、讯问类型及审讯技术、重复讯问;犯罪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犯罪类型、有罪与否和所属犯罪组织差异。
胡关禄提出了谎供的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察言观色法、供词分析法、重新讯问法、调查验证法以及仪器测试法。刘克忠提出了针对累犯、惯犯反讯问手段的六个对策,包括“准备充分,意志坚决”“入情入理,教育感化”等。徐炳全针对惯犯常用的反讯问伎俩提出了五点对策,包括“充分准备,积极深挖”“引而不发,突破稳定”等。张祥彬提出了六条对策措施,包括“坚决克服麻痹心理,提高审讯工作的责任心”“合理配置审讯力量,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等。吴照美提出了犯罪嫌疑人反讯问表现的应对对策,包括“出其不意,初步化解”“区分原因,深入消除”以及“避免出现讯问‘三忌’”。张怡然提出了犯罪嫌疑人反讯问手法的应对对策,包括准备充分、使用证据、声东击西等。张奇祥提出了侦查讯问阶段反侦查行为识别利用的六种方法,包括打拉结合法、攻心夺气法、迷惑突击法等。
英文文献主要涉及四种反讯问策略的应对方法,包括SUE技术、视觉空间陈述技术、沙夫审讯技术以及适应性的基于关系的审讯方式(adaptive rapport-based interrogation style)。Laurence Alison等人(2014)的研究指出,采用一种适应性的基于关系的审讯方式,使嫌疑人得到尊重并保证其受到公正的对待,是减少嫌疑人使用反讯问战术的有效途径。
反讯问策略客观存在于讯问情境中。开展相关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探索心理学理论在侦查讯问学中的运用,也能为实战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据本文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文献总量少、待研究问题多的情况。由于外文文献资源获取渠道有限、中文文献较少,本文在文献获取和筛选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未来的研究应首先明确反讯问策略的概念和定义;其次,以反讯问策略的因果模型为基础,深入探究三个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将因果模型补充完善;最后,总结归纳国内外针对反讯问策略类型的研究,尝试整理编制犯罪嫌疑人的反讯问策略类型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