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2022-07-19 08:50任彩霞余凡
海南医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任彩霞,余凡

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二科,陕西 榆林 719000

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以长期、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妄想、幻觉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但老年机体功能减退,耐受性较低,而药物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较高[3]。近年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s)逐渐应用于临床,可降低不良反应,其中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是目前较为新型的抗抑郁药物[4-5]。相关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相当[6],但两者在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相关详细报道较少。本研究将比较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7]诊断,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诊断[8];②年龄≥60岁,首次发病;③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4分;④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感染者;②合并有器质性疾病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61~79岁,平均(70.66±5.35)岁;病程7~35 d,平均(21.36±1.87)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62~78岁,平均(70.27±5.24)岁;病程8~35 d,平均(21.52±1.93)d。两组患者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帕罗西汀(H20031106,规格:20 mg/片)20 mg,1次/d,早餐前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国药准字H20080599,规格:10 mg/片)20 mg,1次/d,早餐后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1)临床疗效: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分率≥75%、≥50%、≥25%及<25%分别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HAMD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2)抑郁状况:于治疗前后采用HAMD评定病情恢复情况,HAMD>24分、18~24分、7~17及<7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及无抑郁。(3)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得分越低说明恢复越好。(4)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于治疗前后晨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3 000 r/min下离心10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cy、NE、5-HT水平,奥地利公司提供的型号为Bioelisa ELX-800的酶标仪,试剂盒均由仪器配套,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5)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6,P=0.352>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与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HAMD、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5-HT、Hcy、NE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5-HT、Hcy、N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5-HT、NE水平升高,Hcy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5-HT、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5-HT、Hcy、NE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5-HT、Hcy、NE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例数5-HT(μg/L) Hcy(μmol/L) NE(μg/L)观察组对照组χ2值P值100 100治疗前106.23±16.07 105.97±16.03 0.112 0.911治疗后148.65±21.28a 125.40±19.45a 8.065 0.001治疗前23.91±5.36 23.77±5.30 0.186 0.823治疗后10.25±2.77a 16.32±3.80a 12.908 0.001治疗前1.75±0.23 1.69±0.20 1.968 0.050治疗后4.76±1.03 3.80±0.61 8.020 0.001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0,P=0.000<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老年性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0%~60%,其中重度抑郁约为10%[9]。对患者生活、社交均有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老年患者代谢能力差,且伴有慢性躯体疾病,在服用治疗躯体疾病药物时会增加其和抗抑郁症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时选择药物尤为重要[10]。

帕罗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是临床治疗抑郁症最常用药物,其中帕罗西汀主要通过抑制5-羟色胺受体(5-hydroxy trptamine,5-HT)转运体和突出前膜再摄取发挥抗抑郁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多且耐受性差,故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11]。而艾司西酞普兰是目前新型抗抑郁药物,通过对5-HT转运蛋白上的基本和异构位点同时作用以提高再摄取强度并增加5-HT浓度,进而降低肾上腺素能、D1-5、胆碱能及组胺受体亲和力,改善抑郁症状,口服可完全吸收药效,且不受其他药物及食物影响。此外,其与蛋白结合力较低,可代谢多种肝药酶,故安全性较高[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两种治疗方案均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前者通过抑制、延长和增加5-HT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其并发症较多,在临床应用上受限[13];后者通过再摄取抑制5-HT,增加其浓度,并与高亲和力和位点结合可加强药物活性,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达到治疗目的[14]。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与相关报道一致[15],说明艾司西酞普兰可有效改善抑郁障碍,这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其通过同时作用于5-HT上的基本位点和变构位点,使再摄取抑制的强度提高,进而增加5-HT浓度,从而迅速改善抑郁症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说明艾司西酞普兰可改善神经功能,这与艾司西酞普兰可迅速改善抑郁症状有关。相关报道显示,抑郁的发生于卒中后破坏5-HT能神经元及其径路、NE神经元及其信号通路有关[16]。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5-HT、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艾司西酞普兰可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减少5-HT能神经元、NE神经元及其通路损伤。此外,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艾司西酞普兰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为:艾司西酞普兰对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亲和力较低,且多种肝药酶同时代谢、肝药酶无诱导作用、蛋白结合力低,因此不良反应较低。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对缓解症状效果更佳,并可改善血清Hcy水平和单胺类递质代谢,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神奇的“艾司”
帕罗西汀治痛经疗效好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
盐酸帕罗西汀所致谷丙转氨酶升高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