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

2022-07-19 13:23张唯一
乐器 2022年7期

张唯一

摘要: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是20世纪60年代战争题材的作品,乐曲主要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5名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百姓们躲过敌人的追击,主动将敌人引到狼牙山上悬崖处,最终在敌人的逼迫下,弹尽粮绝后英勇地跳下了悬崖,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伟大事迹,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乐曲结合琵琶武曲的特征和风格,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用音乐完整叙述下来,从不同角度和演奏手法来表现壮士们的勇敢无畏、宁死不屈的形象特点。乐曲无论是在音乐形象,还是艺术表现力上,都给人一种荡气回肠又悲哀婉转的感受。本文从乐曲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来进行分析,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狼牙山五壮士”。

关键词:狼牙山五壮士  音乐形象  琵琶特征与风格

一、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创作背景

(一)创作背景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1941年9月,日军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开始布防,按时、按地点完成掩护任务。在与日军战斗途中,有五名战士为了吸引敌人,将日军引到地形复杂又陡峭的狼牙山上,利用狼牙山险要的地形用石头抵抗敌人的进攻,终因寡不敌众,这五个中华民族的优秀战士们砸碎他们的枪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英勇地跳下了悬崖。最后,两名壮士侥幸生存,其他三名则壮烈牺牲。百姓们为了纪念和宣传五壮士,为他们在狼牙山的山顶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并称呼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英雄事迹将会被后人永远的流传和铭记。

(二)乐曲形象

乐曲的开头由几声悲壮有力的扫拂展开而来,接着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引子,琵琶的曲调由低音声部向高音声部转进,高音区的几个音充满了歌颂性和无法言语的悲愤感。紧接着,琵琶在四弦上的轮指塑造了战争时军队的号角声,敌人已经埋伏在山林间,八路军战士时刻准备战斗的形象。又随着一声声的号角声,八路军与敌人的周旋开始了,一段富有节奏感的乐段由此展开,乐曲仿佛在讲述八路军是如何与敌人战斗的,从中也体现了八路军战士的聪明机智和英勇无畏。

乐曲第二段是全曲最主要的部分,是全曲的主体。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大量琵琶武曲的扫拂和夹扫演奏技法,同时运用较多临时变化音和不协和和弦,意在表现敌人缩头缩脑、鬼鬼祟祟、凶恶残忍的嘴脸。弹奏时演奏者可以在弦的最下方弹奏,所弹奏出来的音是紧张的感觉,更能体现出敌人奸诈阴险的形象特点。

乐曲第三部分相对于前面开两部分抒情性较多一些,在琵琶四弦上的连续低音滚奏,抒发百姓对狼牙山五壯士的歌颂和悼念,紧接着由低音逐渐走向高音区,轮奏出优美深情的歌唱性旋律,表达了对5位英雄的热烈歌颂和赞扬,如泣如诉,深深打动着每个人的心。

结束部分大量使用扫拂和双轮的演奏技法,音乐旋律充满力量和激情,仿佛在诉说中国英雄的伟大,中华民族一定会胜利的信心,乐曲最后达到高潮点,在连续扫拂中结束全曲。

二、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音乐表现手法和演奏技巧

(一)音乐表现手法

作者在创作这首曲子时,结合了琵琶武曲的特征以及表现手法,运用五声音阶并结合西洋大小调的创作技法来做曲,作者在旋律中大量运用和弦,主要以三和弦和七和弦为主,这两个和弦的和声音响,进一步提高了琵琶演奏技法的作用,其中还存在特殊的、新的琵琶演奏技法,增加了乐曲的难度性。《狼牙山五壮士》的音乐形象风格鲜明,是典型的叙事性琵琶武曲,在演奏过程中,琵琶的模拟性、象征性演奏技法突出了八路军战士们视死如归、不屈不挠、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形象,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琵琶乐器的作用和特点。

作者在创作该曲的时候,没有像传统写曲方法一样采用固定的单个调式,而是在F大调、D大调、E大调、G大调上转换,使乐曲旋律更富有层次感和鲜明性,调与调之间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狼牙山五壮士》这首曲子左手在按弦部分遵循武曲的原则,但最特别的是,乐曲中加入了很多变化音,以及很多特殊的和弦,比如和弦转位,减和弦的运用。这种演奏技法是为了更能突出敌人的残暴、狡猾、丑恶的本性,节奏上则比较倾向于散板,附点节奏较多,这些特殊的音乐表现手法使乐曲更加具有叙事性,戏剧性,增添了许多色彩。

(二)乐曲演奏技巧和结构特点

《狼牙山五壮士》在音乐结构上主要分为引子、快板、慢板、尾声4个部分,全曲主要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前30个小节为引子部分,前四小节的演奏手法主要以扫拂和满轮为主,描述了当时战争开始之前的紧张氛围。八路军埋伏在山林中等待敌人的到来,营造出沉闷悲凉的气氛。开头与结尾相呼应,首尾一致,体现凄凉悲壮的主题。和弦主要运用了转位和弦和减和弦,更加突出了战争前的紧张局势。在演奏这一段时要注意扫拂的力度,并且能做到强弱运用自如,能收能放,在扫拂时一定要注意放松手腕,放松胳膊,把力量集中在指尖上,在满轮时要注意把四根弦都要按压紧,从而发出的音色是结实的,有力的,这需要演奏者有很牢固的基础,并且要多加练习。

乐曲的快板部分划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落是旋律感较为明朗的快板,节奏感强,采用大调式的特点,附点节奏和连续滚奏使乐曲充满激昂明亮的色彩,充分体现出八路军的英勇斗志和不畏艰险、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第二段落的节奏比较机械和硬式化,节奏很准确,乐曲主要运用附点八分音符、三连音等演奏手法,调性多变,大量运用不和谐的三和弦、七和弦,变化音较多,主要是为了凸显出敌人对老百姓做出的恶劣行为和丑恶嘴脸以及他们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形象特点。这些演奏手法把这一形象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奏者在演奏这一段时,重点要把“机械性”弹奏出来,演奏单音时可以在弦的最低处进行弹奏,这样弹奏出来的声音是紧绷的,不放松的,附合敌人的形象特点。演奏者同时要注意扫拂的清晰度,要把变化音弹准确。建议在演奏时可以加入自己对乐曲感觉的处理,进一步丰富乐曲主题。第三部分的快板速度更加轻快和灵活,主要运用扫弦的演奏技法,这样的处理使音乐旋律果断有力,乐曲中大量运用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充分表达了八路军将敌人引到狼牙山上,与敌人百般周旋,进行正面交锋,侧面体现出八路军战士的机智和果敢,最后到达山顶弹尽粮绝之时跳下了悬崖,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无畏、宁死不屈、保家卫国的精神。在演奏时,要注意弹挑技法的轻巧性,不易过重,要弹清楚,在三四弦和一二弦上的扫弦要注意连贯性,要突出每一小节的音头,在演奏时同样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一整段快板部分的音型运用得也较多,主要为三连音、变化音、附点八分音符。这三种演奏技法不断地将乐曲推向高潮,凸显乐段的故事性,使乐曲富有色彩感。

乐曲的慢板部分发生了调性的变化,首先是在四弦上的连续滚奏,仿佛老百姓在轻轻吟唱,抒发对五壮士的哀悼缅怀之情,旋律富有歌唱性,如泣如诉,突出乐曲的庄重肃穆。接着由滚奏进入到旋律明亮的长轮、双轮、挑轮和在二弦上的长轮技法,深深地表达了对于五位战士的怀念,歌颂他们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们是祖国永远的英雄。慢板部分要求演奏者要富于感情的演奏,轮指要有颗粒感,要松弛,将力量全部集中在指尖,演奏时要注意乐句间的呼吸和强弱对比,就像是在诉说和吟唱。特别要注意在二弦上的轮奏,要保持音色的干净,不能让一弦发出声音。挑轮要注意挑音的正确性,分清主次和强弱,乐句间的连贯性要做到位。这一段就更需要演奏者内心抒发出来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体现在演奏上,使乐曲流畅、自然,富有韵味感。

乐曲尾声部分是全曲的最高潮部分,这一段使用了大量的扫拂技巧以及音程、和弦的变化,更加深刻地刻画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烘托中心主题,呼应了前面几段的旋律特点,使五壮士英雄形象,变得更加深入人心。演奏者演奏这一段时需要很深厚的基础功底,需要很强的力量去连续扫拂,如果基础不够好,很可能到最后会没有力气,从而失去乐曲感觉,所以演奏者要勤加练习。

整体来说,《狼牙山五壮士》这首曲子无论是从音乐形象、演奏技巧,还是艺术风格上都体现出浓厚的战争主题风格,同时也体现出中国英雄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美好精神。

三、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的调性特点

《狼牙山五壮士》最开始是由五声调式作为基础,之后作者又加入了西洋大小调的调式,整个曲子在听觉效果上更加饱满,富有色彩性。这种西方音乐加上中国传统调式的手法在琵琶武曲里不多见,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整首曲子中一共出现了6次转调,转调的意义在于让每一部分的旋律具有层次感,使乐曲的叙事性更强,故事情节更加紧凑。

曲子一共分为7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调性特点。首先是引子部分,由F调展开,连续的几个低音扫拂展现了一种凄凉悲壮的场景,奠定了乐曲的旋律基调。接着是快板的部分,快板部分的转调很多,一共出现了3次转调.最开始的转调是在小快板上,是琵琶演奏中常用的D调,主要展现了八路军不怕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奋勇杀敌的气势和场面,点染乐曲主题。第二次转调是琵琶不太常用的调性,这一段大量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和音程,主要体现敌人阴险狡诈的丑恶嘴脸。最后一次转调转在大调上,大调的色彩感是明朗的,宏伟的。这一段琵琶主要在高音区演奏,不断的连续扫拂体现了战士们英勇无畏、奋勇直前的精神,使聆听者感到激情澎湃,鼓舞人心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快板部分是全曲最精彩的部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主要体现在这一段中,刻画出五壮士与敌人斗智斗勇,拼命掩护老百姓,等待老百姓转移到安全位置,他們自己则主动引敌人到狼牙山上,最终跳崖的英勇形象和英雄精神。

结尾部分回归到主调的旋律上,高音区的连续轮指如歌如诉,连续扫拂体现出老百姓们对五壮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整个乐曲的转调使音乐旋律流动性增强,增添了乐曲的色彩性,深化了主题。

四、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主要演奏技法讲解

(一)“扫轮”演奏技法

《狼牙山五壮士》这首曲子中出现最多的演奏技法就是“扫”和“轮”,“扫轮”演奏技法主要体现在武曲中,在乐曲开头的引子部分和乐曲结尾部分都有体现,“扫轮”首先要扫,在扫之后进行满轮,这种演奏技法非常适合用来形容宏伟的气势或者是悲愤的感觉。“扫轮”演奏技法其实就是“扫”和“轮”的结合,是一种新颖的演奏手法。如何把扫轮二者结合好是重点,演奏者要把力量集中放在指尖,找好扫弦的最佳角度,把四根弦按实,有力地扫下去,在扫之后紧跟满轮,这是一个需要力量的演奏技法,在技巧上没有什么难度,最重要的就是力量要足,要稳。

(二)如歌的“滚奏”技巧

“滚奏”技法一般会用在长音的表达或者是有多个音符组成的乐句中。“滚奏”就是在弹挑的基础上提速,就是用食指和大拇指连续急速弹挑,从而形成一种紧密连续的音响效果。但它与“弹挑”有所不同,“弹挑”只是作为它的基础。“滚奏”主要表现出一种线条感,体现乐曲的连贯性特征。《狼牙山五壮士》中在快板部分和慢板部分都有体现这种演奏手法,快板部分的滚奏是在三根弦的基础上,需要两根手指有力的发力。这一段的滚奏体现出战士们英勇善战、冲锋在前的姿态,体现出宏伟的气势。慢板部分的滚奏是抒情的,缓缓道来的,集中体现五壮士为了国家英勇牺牲,老百姓们歌颂缅怀壮士们的场景。这一段的滚奏如泣如诉,表现出老百姓们在哭泣,在哀悼为国牺牲的战士们。演奏者在演奏“滚奏”手法时,要注意点与点之间的紧密结合,注重音响上的均匀,食指和大拇指发力要均匀,要用一样的力气去滚奏,这样出来的音是平衡的,绵密的,“滚奏”就是要做到密不可分,声音是成线条状的。

(三)“摇指”的技巧

“摇指”是琵琶曲中常见的一种演奏手法,主要是在演奏时用指甲的侧锋。食指在弦上来回的抹弹,发出的音响效果是连续的。“摇指”演奏技巧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它主要是靠手腕摆动和手臂的转动力量去带动手指的动作,指甲侧锋的方位也一定要注意掌握好,不能把“摇指”弹奏成了“遮弹”,“摇指”跟“滚奏”发出的音响效果的区别在于,“滚奏”的声音是结实有力的,颗粒感强的,而“摇指”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是朦胧浑厚的,声音富有圆润感的。手指摆动的频率越快,声音效果的流线性就会越强,所体现出来的乐曲感觉就会很丰富。“摇指”主要体现在乐曲的慢板部分,突出歌颂五壮士的场景。这一段是抒情悠扬、抑郁婉转的,这一演奏技巧非常适合抒发演奏者的内心情怀,所以在演奏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乐曲的自我处理,加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乐曲的主体思想。

《狼牙山五壮士》这首曲子是战争主题上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作品,乐曲在体现思想、形象、人物刻画方面都非常独到和具体,是充满故事的一个乐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二三十年代遭受日本欺辱的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随着时光的流逝,多少乐器销声匿迹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琵琶音乐不断在创新和发展,无论是创作风格还是作品类型,都在不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这首《狼牙山五壮士》,它结合了中西方音乐的特征创作而成,对琵琶音乐来说是一种创新和挑战,中西方调式结合的创作在很多琵琶音乐中都有体现,也在被更多人所接受,逐渐深入人心。

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是一首经典之作,它的旋律特色,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壮士们的精神,都是我们值得去反复回味的,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骄傲。

参考文献:

[1]马妍. 琵琶武曲艺术特征的时代变迁. 南京艺术学院.2019

[2]桑瑞.解析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黄河之声

[3]狼牙山五壮士【J】.吕绍恩.音乐创作.2015(10)

[4]周丽娟.琵琶曲《狼牙山五壮士》及其演练【J】.中国音乐.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