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煌
摘 要: 作者在教学小学语文时,设计了一些提问环节,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从四个板块谈谈如何上好这一节课。
关键词: 狼牙山五壮士 提问 教学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日本著名教学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见,“问”是何等重要。老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就达到了运用中理解的目的。我在教学小学语文时,也会设计一些提问环节,下面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谈谈我是如何上这一节课的。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首先屏幕出示日本侵华图片。卢沟桥事变爆发,帝国主义大举进入中国,从而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八年来,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他们的行为比野兽还野蛮,比魔鬼还凶残,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期间进行了很多次战斗,其中有一场战斗,给当时的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但是,这场战斗的主角只有五个人,请大家拿起笔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下他们的名字: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葛振林,他们也被人称为“狼牙山五壮士”。接下来,屏幕出示第一组词语:龙王庙、手榴弹、抡起、绷得紧紧、瞄准、悬崖绝壁、坠落山涧、拧开、雹子、眺望,其中一名学生读后全班齐读。第二组词语: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请学生在作业纸上工工整整写下你认为最难写或者重要的两个词语,把它写正确、写工整。请学生说说你写了什么词语?为什么?选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说一说。第三组词语:诱敌痛击、临危受命、顶峰歼敌、引上绝路、跳下悬崖。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能否把这几个词填在黑板上的括号里,顺序是顶峰歼敌、引上绝路、诱敌痛击、临危受命。
二、范读课文,聚焦震撼
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样一个让人震撼的故事,也许朗读是走进这个故事比较好的方式。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用心感受:文章中的哪一个细节哪些句子,激起了你心中一阵又一阵波澜。
三、研读“选择”,感受豪壮
同学们读英雄的故事时,就要想一想英雄面临哪些考验,然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感受,就走进了英雄的内心世界。默读时要想一想,五位战士面临着哪几次重大的考验。接受任务是一次考验,选择道路是一次考验,壮烈跳崖也是一次考验。让我们走进这三次考验,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抓住“集中”、“大举进犯”、“坚持”、“一个多月”这些词语,体会到这是一次很艰巨的任务。事实就是他想象的那样,当时的日本鬼子甚至比你想象的还坏,我们看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包抄。日军实施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我们班长马宝玉得知这一消息,便去找指导员求战,要求把拖住敌人的任务交给我们班,当时我们班只剩下5人。即班长马保玉,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副班长葛振林。教师出示资料《党史博采》——《视死如归壮军威——忆狼牙山之战》里边所记载的战争背景。同学们关注三个红色的数字,体会到任务是艰巨的,压力是巨大的。要完成这些任务,对他们来说真是个考验。战士们终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上,完成了掩护任务。接下来他们面临着第二次考验。抓住“三面”、“悬崖绝壁”、“斩钉截铁”等词,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其实是把自己引上了绝路。所以这是一次生与死的选择。五位壮士虽然希望自己活着,可是他们觉得人民和主力部队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着三四万人的安危。他们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作者翻来覆去地把五壮士和敌人对比着写,是为了衬托出五壮士的英勇顽强。因为敌人是如此残暴,所以我们才毫不手软。如果没有敌人的话,就显不出五位战士的英勇奋战。教师重点指出写英雄的故事,要把英雄人物的言行作为重点来写,而敌方可以稍带几句,就可以了。这个写作策略,我们可以运用。接下来五位战士在顶峰英勇杀敌,可毕竟寡不敌众,毕竟势单力薄。很快地,他们弹已尽,路已绝,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在棋盘陀顶峰展开。教师放映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一起目睹那悲壮的一幕。学生感受最深的两句话是:五位壮士,五座丰碑,头顶蓝天,脚踩巨石。他们,和狼牙山融为一体,永远地屹立在狼牙山上,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上,这真是“易水千古悲壮士,狼山万世颂英雄!”。
四、还原史实,引发思考
《党史文汇》2001年第01期第13页《狼牙山不朽的证言——访“五壮士”幸存者的救援人余药夫》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宋学义和葛振林被余药夫救了;二是日本军看到后向五壮士行礼。如果重新编写教材,那么该不该把两位战士幸存的事实,以及日本鬼子向五壮士致敬的细节写进去呢?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得出,宋学义和葛振林得救了,这是生命的奇迹。他们在引敌人上悬崖的时候就已经是壮士了,他们已经让所有人深深佩服了,活着只能证明生命的坚强,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奇迹。而日本鬼子向跳崖八路军致敬,这是因为五位壮士从容赴死,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带给他们的震撼,这也是奇迹,没有什么比真实的历史更打动人的了。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一些争议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辩个明白,争个透彻;提出的问题要能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促使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地解答。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恨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厦家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