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子
集美学村与厦门城区仅一桥之隔,从高崎机场站乘“嘉庚号”地铁一号线跃过海面,沉浸于一览无余的海景时,车厢广播导览一般响起:“下一站,集美学村。厦门地铁带您一起探寻嘉庚故里,了解嘉庚建筑背后的华侨爱国情。”
走出地铁站,高架桥车上流不息,过了马路来到集美学村,气派的大门挺立在路边。沿着小坡走进,航海学院的老教学楼就在左侧,右侧坐落着一座“港口墓”,石匾上镌刻着“集美始祖”,一瞬之间宛若穿越了时空。
兴学缘起
1874年出生在集美社的陈嘉庚,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随父亲下南洋经商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1942年至1945年,陈嘉庚在印尼避难时居住在印尼玛琅巴兰街4号,在这里回溯自己的半生写下了《南侨回忆录》。
序言的第一句,便是:“余天资素钝”,后又写道:“而生平志趣,自廿岁时,对乡党祠堂私塾及社会义务诸事,颇具热心,出乎生性之自然,绝非被动勉强者。”
虽然17岁就离开私塾下南洋,但陈嘉庚深刻明白教育的重要。年近四十时再回家乡,已是民国初年,见闽省光复,集美社虽有学校,却教育不振,县立小学校有学生一百余名,然而十余年未有一班毕业生,只因权操县长。之后又了解到闽南漳州、闽东福州、闽北的教育情况,旧学私塾大半停歇,但新学师校多有腐败,因此,他一心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挽救闽省的教育颓风。
要办学,先要有校舍。然而三面环海的集美乡住宅稠密,土地稀少,陈嘉庚只得在村外西边的数十亩鱼池填池造校舍,第一栋集美小学校舍这才落成,可容纳七个班的学生。之后又陆续创办了师范和中学,以弥补匮乏的师资;还陆续添办了水产、商科学校、农林学校,女师范、幼稚师范和航海学校。
选址艰难、费用高昂、校长屡次更换,回忆录里记叙的办学初期困难重重,却不见一句怨言。
嘉庚建筑背后的“诚毅”与记忆
“‘诚毅’既是集美大学的校训,也是陈嘉庚一生的座右铭,我觉得每一栋嘉庚建筑都能体现这种品格。”陈嘉庚研究院的廖永健老师18岁来集美求学,后留校任教,在学村已有27年。最近,他正沿着自1913年到1961年建造的嘉庚建筑线索,每天书写一篇建筑小传,通过历史地理学的视角,重走陈嘉庚先生当年的足迹。
集美学村的面积占了今天“集美小半岛”的大部分,里面的尚忠楼群、允恭楼群、南薰楼群等“嘉庚建筑”被列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廖永健翻阅史料再与老地图作比较,发现如今现存学村能够考证的嘉庚建筑约有六十栋,包括图书馆、礼堂、教学楼、宿舍楼等,全由陈嘉庚亲自主持建造。“除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其他所有建筑都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似命运,但陈嘉庚每次都在掩埋的废墟里重新把楼建起来。所以,他的‘诚毅’精神已经固化到建筑里去了。”
在嘉庚建筑的小传中,廖永健以时间为轴梳理了每栋建筑的修造过程和“前世今生”,并收集来大量老照片直觀呈现当年的建筑样貌,剖析楼名背后的故事。文章在“集美大学校友总会”公众号上发布之后,引起了许多校友的关注,留言区里总会收到校友“我曾在这里上过课”“我曾在这里住过”的留言。一位远在加拿大校友会的会长甚至辗转托人与他联系,希望文章授权在加拿大校友会发表。
百年过去,集美学村培育了数十万学生。新校区里现代图书馆、教学楼和体育馆宽敞明亮;而另一边,有着白岩红砖琉璃瓦、骑楼走廊绿栏杆的老校区依然印刻着昔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