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黑陶,藏族人家的日常

2022-07-19 09:36小小
海峡旅游 2022年4期
关键词:胚体尼西制陶

小小

在云南迪庆州,我们自驾15天,一路穿梭在高山峡谷中,行驶了1000多公里。这里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藏族是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藏族的祖先沿着峡谷和河流迁徙、生活,因崇山峻岭和交通闭塞,使得藏族民族文化保留完整,尼西黑陶是香格里拉藏区独特文化代表之一。

尼西黑陶产自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的尼西乡汤堆村,藏语“尼西”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旧时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手工制作的黑陶产品随着茶叶一同销往西藏地区,来来往往的客商也为这里带来了繁荣的商贸活动和丰富的文化。如今,尼西黑陶传承了两千多年,手艺人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制陶技艺,直到现在看来仍然十分古朴。

青年回乡制陶

汤堆村距离香格里拉37公里,处于青藏高原向东南延伸的端点,也是香格里拉县的一个藏族乡村。汤堆村在香格里拉去往飞来寺、拉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必经之路上,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村子虽然藏着国家非遗,但却常常被人遗忘。汤堆村坐落在山谷里,风景优美,没有游客,却有牛、羊、马陪伴左右,山林围绕,茂密的核桃树、松木、杜鹃树、樟树等为烧陶提供了天然保障。

本地人说,制陶本是村里男人们必备的一项生活技能。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滇藏公路的开通,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也随之而来,使用黑陶的人越来越少。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拍摄介绍了尼西黑陶,让大众了解到这一传统食物器皿,也让村里的年轻人重新看到藏族传统文化、传统手艺的重要性,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多了一份自信。陆续有年轻人跟着老一辈的师傅们重新拾起这门古老的手艺。

拉茸批初就是这样一名藏族青年,少年离乡外出谋生,长大后返乡继承父亲的黑陶手艺,带动家乡的发展。

16岁那年,拉茸批初离开家乡出去打工挣钱,在矿厂开车,也开过货车、旅游车,后来做二手车买卖、开修理厂、开餐厅,辗转大理、丽江和昆明多地打拼,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在拉茸批初33岁时,家乡的村长、老人协会的长辈们多番打电话邀请他回到家乡,希望他回来做带头人,带着乡亲们共同发展旅游业。

2017年,拉茸批初回到了汤堆村。刚回乡的他没有急着开展旅游事业,而是买了300多套藏装送到每家每户,希望大家可以重新穿起藏装,跳起尼西情舞,老一辈的人看到村里又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都很开心。

接着,拉茸批初协助当地政府落地了非遗博物馆,租了100多亩地种植桃树、梨树、苹果树和葡萄,让汤堆村一年四季都有景色。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拉茸批初建起民宿,保留老藏房的经堂、生活用具等藏族传统民居的样貌,又设计了符合都市人需求的现代化空间。现在在他家里既可体验地道藏族生活、饮食,也可以体验非遗黑陶的制作。

拉茸批初的行动影响着村里的年轻人。这些年,陆续有一些年轻人回到家乡学习黑陶制作。受疫情影响,拉茸批初的民宿虽然还没有正式开业,村里旅游也还未发展起来,但因为有这些年轻人开始觉醒并身体力行去做事,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黑陶文化的自然印记

在拉茸批初家,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黑陶的文化和制作工艺。尼西黑陶的品类繁多,从功能用途上包括奶茶罐、酥油茶壶、火锅、土锅、火盆、砂锅、土罐等生活用品;酥油灯、酥油组灯、香炉、圣水壶、佛祖土陶碗、佛塔等宗教用品以及藏八宝、插花瓶、鸽子壶等工艺品,与生活息息相关。

尼西黑陶是黑色无釉夹砂陶制品,以产自汤堆村附近山上的红色黏土为主料,并羼合白色砂土和白色砂石两种瘠性原料按传统比例混合,经过采土、晾晒、筛土、羼料、和泥、制胚、装饰、阴干、打磨、烧制、清洗等十几道传统工序。烧制出的尼西黑陶造型与装饰图案也相对复杂,藏族人民偏爱装饰性强的物品,龙纹、狮纹等兽型纹和各种自然界中的植物纹样都常在黑陶上出现。如尼西黑陶炭火盆,其三个支撑点的位置都用了细致的龙首纹样作为装饰;“灶神”茶壶的壶嘴有着雕刻极为精细的龙首图案;装饰摆件“藏八宝”则以宝伞、金鱼、金瓶、牡丹、海螺、吉祥结、法轮和经幡等图案装饰。这些图案造型较为复杂,代表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也是藏族人民务实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的真实写照。

黑陶燒制有讲究

目前在尼西有两种制陶方式,其中最传统的平地堆烧需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露天将胚体堆放在平地上用松柴烧制成陶。

烧制前,待烧的胚体应阴干水分并打磨,并准备好足够的松柴、大量的锯木屑、长木棍和酸奶水。在空地上先放置一层松柴作为底架,再将胚体倒扣上下叠摞,大件的摞两三层,小件可摞至十多层。层层码好的胚体外围堆放足够多的松柴,胚体的空隙处和上层也要插入木柴,最外围铺些松针、树叶、干草等易燃物。一切准备就绪,四周便同时点火。燃烧过程中,制陶师傅要用长木棍戳火堆以透气,烧制时间根据所烧器物而定,个小壁薄的所需时间短,如若大件器物多,则需延长时间,一般大火燃烧2个小时左右,温度持续 600-700度。

观察温度的方法全凭目测和经验,资历深厚的制陶师傅便是在长期的磨砺当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待柴烧完,胚体正红时,迅速用木棍拔出并埋进旁边的木屑堆中,约 10 分钟后,将灰堆中的陶器逐一翻身,再埋之。也有不拔出胚体,将备好的木屑直接倾洒在松柴灰堆中的胚体上的作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关键的是务必使所有的胚体被焐盖住。由于锯木屑的闷盖造成烧陶的火堆内部缺氧,形成了还原气氛和有机碳素的渗透,陶器也就是在这时被熏成黑色,如果木屑覆盖不严,陶器易出现红褐色或黄褐色等上色不均的情况,影响土陶色泽品质。

熏焐约半个小时后,用长木棍把埋在锯木灰堆中的陶器一一挑出来,摆放在平地等它慢慢冷却。煮品类陶器需用青松针蘸酸奶水或米汤水快速刷在器物内壁上,此做法可使陶器器壁紧密,防止渗漏,晾干后即为成品。

如今,尼西土陶也开始采用窑炉烧造,烧制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左右延长到五小时。窑炉烧制用柴量较露天烧制要少,更加节能,受天气条件影响也较小,陶器质量更加稳定。烧制全程需有人添柴看护,尽管窑炉能够有效隔绝空气,帮助生成还原条件,但熄火后仍需倾洒锯木屑强化还原效果和促进碳素渗透。

相比平地堆烧,窑炉的使用提高了窑温,减少破损、稳定黑陶成色,保证了成品的质量。窑炉生产的黑陶品质更有保证,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消耗,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更加友好。

猜你喜欢
胚体尼西制陶
小蘑菇
低氧环境可体外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拟胚体
童年饼干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浅析陶瓷雕刻器型烧成后缺陷的处理
大菱鲆胚胎生长与核酸关系的研究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初探——以景洪市曼阁村和曼斗村制陶工艺为例
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