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尝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课堂上主动学习思考,师生互动,挖掘学生生活素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首先介绍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其次结合高中政治课教学实际就“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各个学科也都在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就高中政治学科而言,其知识内容较为单一枯燥,如果在教学中缺乏良好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笔者尝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下面,笔者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际就“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主要指的是在课堂上,在教师教授之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按照教师预设导学案来对所学内容进行阅读和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遇到疑问要独立思考,自主解决,对自己不能解决的要通过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寻求解决,或及时求助教师帮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不是盲目的学,而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开展的,首先,要求教师制订好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出示好“自学指导”,引导学生学什么、学的方法、学的时间,以及学后应达到的目标;其次,“先学”跟预习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先学”强调学生的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习得技能的环节。也就是说,在“先学”过程中学生不可依赖教师,要独立进行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探究与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理解更为透彻,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
“后教”即教师在学生进行“先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之前“先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探究与相互的学习。在“后教”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学生在“先学”时产生的不能解决、理解不深,以及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后教”要着重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教”是教学习的方法,即教师在教授时不应只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不断总结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2]。
“当堂训练”是对学生在“先学”和“后教”学习环节中当堂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当然也是对“先学”和“后教”学习状况的反馈和检测[3]。“当堂训练”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内完成知识的转化和升华。教师要注意当堂训练的时间一般在课内不少于15分钟,要确保“当堂训练”内容符合学情,要有针对性,设计内容要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出题,要涵盖基础题、提高题,以及思考题,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达到训练目的。教师要确保“当堂训练”形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课型特点,教师除了设计练习题外,还可以采取口答、诵读、实验或者辩论等形式[4]。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一)在新知授课中应用
在新知授课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自学时对课本知识有着初步的了解;再次,教师要对学生自学效果进行检验,关注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间进行相互讨论,并针对主要问题进行讲解;最后,再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评。例如:以“神奇的货币”这一堂课为例,教师在讲授完这节课教学目标之后,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即“货币到底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很复杂,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让他们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作用,以及货币的分类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其次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回答,以便于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有着充分了解,在学生完成自学环节后,学生可能会提出“纸币和金属货币有什么不同”“货币能否代替商品进行使用”等问题;最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针对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5]。在进行当堂训练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训练题目,题目不仅要包含选择题和填空题,也要包含问答题和设计题。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即“货币是什么”的问题有着深刻了解,并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二)在习题课当中应用
习题课不同于新知授课,在习题课上教师主要是根据教材既定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在课堂上进行以训练、讲解练习题为主的一种课堂类型。习题课对学生进一步掌握课堂知识点,深入理解课本涉及概念的内涵,从而掌握基本的规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以“神奇的货币”这一堂课为例,在习题课上教师要先给出提前准备好的训练题,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然后教师要将这些习题进行分类,并让学生找出这些习题间的相互联系,例如:货币与价格之间的联系,货币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在同一类型中做错的题目进行再次的思考和解答,最后,教师针对较难习题来进行统一的讲解,并要在课后布置相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三)在复习课当中应用
在复习课中,通常是针对某一章节或者是某一本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尤其是在总复习时,学生要复习的知识点比较繁多。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已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通过检测题的形式对学生复习情况进行检验,最后对后教环节的课程内容进行预设,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教师在授课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更正,针对学生都不会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讲解,要通过典型习题引出知識点的基本规律,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6]。并且在复习课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分类,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所学知识的结构。在当堂训练环节,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进行转变。此外,在复习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三课时循环的方式。第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自学,将不熟的知识点进行标记,与学生讨论或向教师请教;第二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考查的知识点要全面;第三课时,针对检测环节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针对性训练。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用策略与体会
(一)更新教学理念,聚焦核心素养
高中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而教师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政治课教师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将传统教学理念的精华之处与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同时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把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以及核心素养放在首位。为此,教师在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时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将核心素养融入此教学模式全过程,如此才能够化解模式运用机械化的难题,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中的“学、教、练”这三个主要的环节,要时时刻刻聚焦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此,不仅能够打破该模式在运用过程中的模式僵化问题,还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得高中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落实。
(二)调整训练方式,充实训练内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采取的训练方式显得较为单一。训练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以此来应对各种考试,但这并不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关注不同阶段的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行为和兴趣,采取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情境演绎、体验生活实例,以及时事政治分析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学科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以及法治意识,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此外,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为此,教师在教授时也要运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去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再者,教师在组织或开展训练时,要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训练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和要求,不断对训练的内容进行充实。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政治认同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挖掘生活素材,拓展知识视野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起以生活为基础,把学科知识作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将课本的内容进行宣读、讲解,这种课堂形式是没有灵魂的,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7]。为此,教师在教授时,要融入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引起对生活的关注,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政治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将抽象的课堂知识内容进行生活化,使学生能够在具体而又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拉近政治课堂与学生间的距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高中的政治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运用,让其能够对生活形成自己的见解,成为生活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将课堂的训练与日常的生活实例、时事政治进行紧密的联系,将身边鲜活的生活实例融入课堂的训练当中,让生活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四)注重情感态度,实现价值升华
高中政治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情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教师在授课时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要坚持高中政治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具体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创新性思维及辩证思维,找准重点问题,阐明学科知识,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政治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可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教师如果只针对教材的内容案例进行讲解,并不能够满足目前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精选时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整个社会有着正确的认识和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者,高中政治课的课程辅助资料来源渠道广阔,包含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时,要注重挖掘并灵活运用教材中的辅助材料,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成长,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实现价值的升华[8]。
结束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授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思考,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聚焦核心素养,在生活中挖掘生活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承裕.高考新政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改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陈仰钊.发挥动态课程资源作用,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J].华夏教师,2017(2):39.
[3]阳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教学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4]章雅仙.浅谈高中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策略[J].吉林教育,2009(2).
[5]覃雄彪.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
[6]何家国.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探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7]阮丽萍.论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9).
[8]王广玲.浅谈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兴趣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中),2015.
作者简介:高银柱(1968— ),男,汉族,宁夏中卫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