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2-07-18 06:43任剑波
高考·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践高中数学阅读教学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与推广,引导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注重从多维度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定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模式,而其中针对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格外注重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欠缺,而强化数学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符合其个性化发展需求、促使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得到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树立起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思想意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借鉴优秀教学案例的方式,创设了一套适应于本班学生的数学阅读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落实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课题提出背景

由于多方面元素的影响,现阶段的教学体系创新工作受到层层阻碍,尤其是数学这一门集严谨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学科。授课教师团队大多数会将教育的重心投注于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也仅仅局限于对知识是否理解与掌握,导致出现理论与能力不相符的现象。

针对这一系列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通过多轮教育改革的推广与深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最新的课程改革工作中明确要求教师团队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不仅需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多维度思维的全面提升。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以创新为基点,进行的相关教育教学事业的构建工作,以及着眼于新课标内容、基于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展的相应教学实践与研究,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不可避免的艰巨教学任务。因此,现阶段的数学领域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开展的有关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活动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同时对学生掌握数学交流技巧、改善原有的学习方式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作用,辅助学生从原有的被动式接受学习法转化为主动式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进行解题时更好地掌握题干意思以及所蕴含的知识要点;利用有趣的阅读方式结合特色的阅读情境,有助于提升课堂学习趣味性;辅助教师总结出成功的教育经验。因此,现阶段基于数学科目核心素养落实提升学生高中数学阅读能力的事项成为教育工作者较为关注的课题。

三、高中数学阅读实践现状

结合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阅读类题目以及理解类的题目都明显增加,通篇试卷中阅读量相较于传统数学科目高考试卷而言明显增大,而这样的试题编排以及设置,其最终目的是考核学生的数学科目综合学习能力,其中必然会涉及有关阅读能力的检验,希望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能迅速地领悟到题干中所隐藏的原理,利用科学的数学思维,结合学科本质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寻找到相应的解题方向。

然而,在现实答题过程中可以发现,凡阅读量较大的题目,对高中学生而言得分率较低,如2019年有关“断臂维纳斯”这一题,就让不少优秀的学生在此折腰。因此,针对我国高中数学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主要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重视性

针对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未付诸应有的重视程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或以敷衍了事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或直接停留在表面,未开展相应的深刻理解探索,导致学生未形成相应的阅读意识。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由于受高考制度以及社会期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面临的压力较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注重推理逻辑是否严密、演算步骤是否正确、解题方法是否恰当,忽视了学生对题干内容以及理论知识、数学语言的理解,更无从谈起数学阅读教学活动,甚至有部分激进的教师会认为在解答数学题时,用于阅读题干的时间过多会造成浪费答题时间的现象,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中直接忽视了阅读教学这一环节。也存在部分教师意识到了数学阅读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内外也要求學生重视起数学阅读的关键性,但是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仅停留于读教材、加强对概念、公理、定义的理解等肤浅的界面,这种阅读教学活动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并未起到本质上的助推作用。

(二)学生缺乏自觉性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规律与个性化发展。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阅读这一学习活动对数学科目而言是无足轻重的,甚至针对教师所布置的习题,大部分学生会采用一目十行、简单带过的方式草草地读完题干内容,并未深入挖掘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导致经常会出现解错题、误错意的现象。

(三)家长缺乏关注性

新课改工作中明确指出家、校以及社会三方面要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如今在针对学生的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责任在学校的现象。大部分家长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辅导,尤其是针对高中数学科目,有一些家长会在辅导的过程中出现有心而无力的现象。家长对孩子数学科目往往注重于考试分数的起伏,而忽视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在针对数学阅读方面的培育,家长也未投入足够的关注[1]。

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措施

(一)实施阅读主体分类化规划

高中数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多元化,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其中的内在联系性,未做好分类的工作,必然会对教学活动产生阻碍。基于此,授课教师应该主动针对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根据知识内部存在的关联性将阅读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合,以促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从原有的碎片化特征转换为全面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类别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侧重点也必然是不同的,教师团队需要创设出与之相对应的阅读指导方式,辅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针对“集合的概念”这一单元开展有关概念类别的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了解到教材中对集合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针对该概念中涉及的词汇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拓展延伸,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内涵,精细化举例。如针对“一般”这一词汇开展的阅读活动,教师团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数字图书馆延伸原有的知识储备量,查阅与之相关的课外资料,搜集有关“特殊情况”的案例,引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一般”,以及“特殊案例”进行对比,从而了解怎样的情况下适用于集合概念,以此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

(二)实施阅读形式多元化互通

针对高中生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团队不应该仅限于“授之以鱼”,更应该注重的是“授之以渔”,以确保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即使面对不同的试题,也可以利用相同的解题原理完美地解出答案,从而获得理想的分数。因此,在高中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自主阅读的合理方式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从而积累足够的经验。

在高中数学阅读教学中,为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工作者会引用案例讲解法。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求、认知规律,端正自身的定位,在注重学生体验的同时创设相应的阅读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亲历的方式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累积正确的阅读方法。

举例来说,在针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中所涉及的有关“子集”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上所提供的“子集”的基本概念,接着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采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让每个小组在完成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选举出一个代表,通过模仿教师的方式讲解自己阅读后对“子集”概念的了解。教师既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又可以作为一个引导者,既要观察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是否出现本质上的错误,如概念解释不清等,又需要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可以结合数学语言如文字、符号、图形等开展相应的讲解活动,从而促进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数学教师团队常用的数学语言形式是上文所提到的三种形式,而文字是最为常见的。通常教材以及学习资料会以文字的形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而这些文字也是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高度浓缩后的概括;符号则是对文字进行适当优化后利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种阅读材料;图形则是更加生动化的概括,兼具形象性以及直观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快速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3]。

(三)实施阅读内容需求化定位

针对2019人教A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开展分析可以发现,此版教材中从内容编排上就凸显了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每一章节都会出现“阅读与思考”这一板块。因此,在针对这一拓展板块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团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开展具有需求性的阅读教学活动。

举例来说,在针对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涉及的“阅读与思考”板块中“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这一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针对本板块主题“发展历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有关函数的数学史内容,拓展阅读教学的知识面。

函数概念最早于17世纪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于1821年由法国数学家柯西给出了最类似于课本中与函数定义相似的定义概念并且首次出现了“变量”这一重要词汇;于1834年由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针对函数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研究。

通过这一系列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有助于根据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此过程中应用数学语言形式进行辅助性的阐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并且针对不同阅读材料中关键词汇的提取强化学生有关信息概括的阅读能力,利用多样化的语言形式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信息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针对资料内容的反向输出能力。

(四)实施阅读教学具象化转变

针对数学理论开展的阅读活动,从本质上会体现其抽象化的特征,而大部分学生其抽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高中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阅读教学实效性,教师需要优化原有的教学设计,运用多样化的载体,开展具象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载体的辅助下流畅地开展数学阅读活动[4]。

举例来说,在针对第二章的“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相关知识原理传授完毕之后,教师会利用“复习参考题2”中的相关习题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与抽查。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为了辅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阅读习题的技能、帮助学生减轻在习题阅读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概率,通常会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习题的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并且针对自己所完成的习题进行相应的批改;其次,在习题完成后,根据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與归纳,将错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基础知识不清所导致错误,另一类则是非知识性质的错误。导致非知识性质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技能,在针对题干进行剖析时出现分析不到位造成的错误;最后,教师可以选择后一种错误类型的习题作为案例,针对题干内容以及该学生的错误答案进行细致的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共同探究:造成该学生答案错误的原因在哪些方面?而造成这些原因的可能性又有哪些?会是在哪一步出现阅读错误而导致最终的答案出现偏差?

学生在此类的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首先这一错误答案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阅读缺乏全面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阅读技能对阅读错误所造成的具体原因进行细致的剖析,最后教师团队结合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该习题掌握正确的习题阅读技巧,并将有效的阅读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经验,让学生快速且全面地掌握从题干中提炼有效信息点的阅读方式。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高中数学阅读教学实践是现阶段符合新课改内容的必要之举,也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强化阅读教学设计,引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主动挖掘阅读材料教育价值,拓展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杨丙振.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阅读实践研究[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21(3):24-26.

[2]王旭勤,张红平.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9):59-61.

[3]齐春燕.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4]魏晓丽.高中数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学数学,2019(21):94-95.

作者简介:任剑波(1982— ),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本科,一级教师,高中数学教师。研究方向:教学论。

猜你喜欢
实践高中数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