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落实,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及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作为因材施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之受到广泛关注。分层教学模式是结合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数学知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每一位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授课,帮助每一位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所收获,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均要求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时,不能要求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一刀切”,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且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帮助每一名学生在自身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提升对每一名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这是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分层教学在教育界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以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对学习不同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为基础,进行分层次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够为差等生夯实基础知识,为中等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为优等生预习新知识和拓展课外知识,并且分层教学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在自觉的前提下进行快乐学习提供保障,进而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水平都能得到提高[1]。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意义和目的
(一)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空间
教师可以在教学精力及教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给予每一名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个体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个性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分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2]。
(二)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滞后性和单一性
分层教学遵循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同时也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优化数学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模式,通过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学习、讨论、课外交流等方式来完善高中数学的教学,不仅活跃了数学课堂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来,保障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是现阶段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分层教學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对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接受程度进行精准定位,这是教师因材施教和制订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基础。分层教学在课堂中应用的时候,对教师分层教学的实操经验和随机应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加深自身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根据教材的知识框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规划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3]。
三、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的过程中,前提就是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习能力及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只有将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后,才能在课堂中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及教育功能。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这样一方面能有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储备量上有所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给学习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一些上升和拓展的空间[4]。
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设定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初步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个人能力水平,并通过学生对未来数学学习的期望,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及学习水平。其次,教师也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基础,大致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数学基础知识好,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处于中等水平,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第三个层次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且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为例,这节课程是对直线与椭圆位置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为接下来双曲线与直线位置之间关系的铺垫。为帮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引导上一层级的学生对下一层级的学生进行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一层次的学生会为第二层次的学生拓展直线与双曲线位置之间关系,第二层次的学生会为第三层次的学生巩固点与圆位置关系的知识,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提升学习效果,掌握相关的知识及技能。
(二)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以课堂教学内容为核心,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以各个分层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功能和优势,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帮助第三层次的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及技能、第二层次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数学知识及技能、第一层次学生拓展数学知识及技能,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其皆有所收获[5]。
例如,在教师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这节课时,可以先为学生设置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就是引导全体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内容并在习题中有效运用,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学习目标进行细致且科学的分层,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第三层次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一个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基本内容并在习题中完成简单计算的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即可;针对学习能力水平一般的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一个完全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内容并在习题中能够熟练应用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第一层次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一个将实际计算与证明相结合,不管是题型做出怎样的变化,都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或其他解题方法进行计算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方式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在科学教学的同时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效率。
(三)按照数学知识的难度进行数学题目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数学题目进行合理分层。首先,教师可以按照数学知识的难度进行数学题目分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不同题型进行探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及数学原理,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认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题目分层上可以分为简单、一般困难及困难三个层次。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类抽答的方式,给予各个层次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讲解较为基础的题型时,就可以提问第三层及第二层的学生。通过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完善数学知识架构,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鼓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课时,以二次函数相关例题为例进行分层,如以下两个问题为例,第一题:“已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1时,随的增大而减小;B.若图像与轴有交点,则≤4;C.当=3时,不等式<0的解集是1<<3;D.若将图像上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过点(1,-2),则=3。”第二题:“已知二次函数(>0),其象点A(0,2),B(8,3),那么的可以是( )A.6;B.5;C.4;D.3。”根據学生对这两道题的解答情况,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及掌握能力较好、学习及掌握能力一般和学习及掌握能力较差这几个层次,并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分层的过程中,为提升分层效率和分层的公平性,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处理技术,结合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及学习成绩来完善分层,这样的分层更加科学也更加合理,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四)结合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作业分层
在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的过程中,为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上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符合其学习能力的作业。针对第一层次学生,教师就可以对其要求稍微严格一些,让这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对自己在学习中学习的解题技巧进行总结,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第二层次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让这一层级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思考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解题方式,添加自己的想法;针对第三层次学生,教师更应该进行引导和肯定,多布置一些基础题型,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做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整理“错题本”,并时常翻阅,查缺补漏。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都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应用”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对这节课的作业进行难易程度划分,帮助学生加强对概念及公式的理解。针对第三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基础练习,如:“在RtΔABC中,∠C为直角,CD⊥AB于D,已知AC=3,AB=5,那么tan∠BCD=( )A.3/4;B.4/3;C.3/5;D.4/5”。针对第二层次及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布置一些基础练习之后再拓展一些解答型的习题,如:“已知,海岛A四周20海里范围内是暗礁区,一艘货轮由东向西航行,在B处测得岛A在北偏西60°,航行24海里后到达C处,测得海岛A在北偏西30°,请通过计算说明,货轮继续向西航行,会不或出现触礁危险?”另外,教师也要结合每一层级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并对学生进行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分层,来辅助完成教学评价。为促进教学评价的公平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处理工具,对学生的每一次测验表现进行统计,并以曲线图进行表示,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学情特点,再以此为基础制订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新兴的分层教学模式都会存在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不能就此否认分层教学模式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现今教育正大力推崇素质教育,分层教学是十分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只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响应新课改发展的新要求,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分层教学就可以发挥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彩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0(20):2.
[2]翟季安.活用分层教学,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新一代(理论版),2021(7):1.
[3]查仕武.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1(29):2.
[4]孙忠英.运用分组分层合作教学打造五年制高职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才智,2020(7):101.
[5]何邦军.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J].科学咨询,2020(8):2.
作者简介:王凤君(1980— ),男,汉族,吉林公主岭人,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