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探究

2022-07-17 05:26陈国辉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陈国辉

摘要:小学生在生理和精神上都处在初级发展时期,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修养的目的。因此,应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将德育与心理素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德育与心理健康的功能。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

引言:在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中,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教育,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其精神品质,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石。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做好表率,培养好精神状态,培养健全个性。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的融合

中小学德育建设是我国初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渗透、引导等途径实现社会对德育的基本需求。二是小学生人格发展的趋势。要适应个体的需要,既要培养小学生的人格品质,又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当前,小学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还要照顾他们的情绪需要,使他们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深入理解,不断完善德育教育。

二、影响小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成分

盡管小学生身处校园,但各种现象、行为、风气等都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负面的冲击。特别是在资讯传播的今天,由于小学生接受资讯的途径越来越多,社会观念越来越开放,因此,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被一些不良的文化和风气所影响,从而产生享乐、攀比等不良的心态,从而产生自闭、自卑等不良情绪。文化上的影响,有些游戏、影视、书籍,思想不正确,文化不规范;在社会风尚上,会因公共活动的不规范而造成影响,比如乱扔垃圾、大声喧哗。这些思想和行为会使他们形成坏的行为。

(二)家庭

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很多家庭条件不好,家庭不完整的孩子,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家族内部的矛盾。父母之间的争吵或者是冷战,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状态,造成孩子情绪低落,甚至会出现孤僻、自闭等不良的心理问题。第二,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太过纵容,对子女的各项需求都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控制,也没有与子女一起长大,这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从而产生拜金、自卑、傲慢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学校的公共秩序,比如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第三,父母或单身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父母接触的机会很少,从而产生了孤独、自卑、焦虑等负面情感。有的父母过分苛求子女,有的父母存在着强烈的攀比心理,造成了儿童叛逆、紧张等情绪。

(三)学校

在教学工作中,学校起着重要的角色,它的教学质量将对其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学校而言,对小学生的品德的影响,有下列几个因素。第一是教育的衔接不到位,老师们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学生的不同,没有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紧张和松懈。第二点是,学校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仅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动力,导致了课堂上的教学不够有效。第三,由于学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工作很难进行,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没有发现与德育的结合,导致了结合不全面、不能真正地起到应有的效果。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小学生在校园中的不服从纪律、不服从社会治安,对伦理的认识不够具体、直观,对违反伦理的现象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

三、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

(一)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

目前,小学生正值身体和心理的初级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德育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所以,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对小学生的教育与指导,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二者可以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的功能。在实践中,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掘各类教学资源、材料,合理地进行综合和归类,把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贯彻陶行知“生活就是教育”的思想,从而丰富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形态,有利于对学生的认识和把握。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运用“人物游戏”的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景化”,使其能在各种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各自的角色。在“外出郊游”情景中,学生扮演游客和导游的角色,完成丢垃圾、指路、过马路等。在此期间,同学们要学会运用各种礼仪、遵守交通法规,并能准确地执行各种作业。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同学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敬老等各种活动,并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和培养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

(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德育与心理健康的融合中,建立起与家长、学校的良好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工作。老师要经常与父母联系,与父母进行交流,了解和反映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从而推动他们的教育工作。

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在校行为,并结合其学习状况、交友状况等因素,对目前的小学生有无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当学生出现焦虑、紧张、自闭等消极情感的时候,应立即和父母沟通,对学生的不良情感进行分析,并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老师也要与父母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透过家访,深入了解其人生状况,深入剖析其个性,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改进其心理健康的氛围。

(三)满足需要的精神指导

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老师要通过谈心、游戏等方式引导。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时,要做到平等、尊重,从学生的视角进行问题的剖析,了解其需要,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在遇到冲突时,老师要客观公正地对待,首先要弄清楚冲突的根源,让每个同学有一个发表意见的时间,再加以调整,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积极纠正自己的缺点。

结语:

要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德育与心理健康相结合,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品德素质,还要保证他们的精神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多角度入手,既要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又要与父母保持良好的交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

参考文献:

[1]朱明.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2]李翠莲.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思考[J].祖国,2018(15).

[3]张精华.如何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吉林教育,2019(718).

[4]谭遇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