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探讨

2022-07-17 03:11:00王红丽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探究式小学数学

王红丽

摘要:伴随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要想全方位增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水准,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状况,科学的构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智慧教育;小学数学;探究式

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学水准持续提升,要想增强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水平,教师要积极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科学的在探究式教学课堂运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对策

(一)打造智慧课堂

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学生便可通过智慧化的终端设备完成教学互动和练习。教师也可通过微课形式来辅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基于大数据平台可系统分析班级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并形成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情况统计图表,将班级整体的学情进行展现。智慧课堂作为教育行业前沿的教育方法,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智慧化水平,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机会。与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不同,学生可在正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前,先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答疑惑,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智慧教育技术可全面丰富课堂资源,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利用智慧化终端设备对学习内容进行预览,并以小组形式进行分享展示。在完成总结后,学生便可在线上进行测试,完成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还可利用平板电脑的触屏功能来切割三个角,并将三个角转为平角。上述教学活动难以在传统课堂上实现,而在智慧课堂中便可完成。学生也可在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的学习时运用上述方法,这样学生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提问和深化探究。学生也可在此教学模式下更为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从而形成知识的内化。

(二)整合教学资源

在开展学科教学时,需用探究式完成教学活动,重点依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以往学生会普遍受到学习材料的限制,难以全面展现小组活动的全过程,在交流方面也会遇到障碍。对此,教师便可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运用,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图文结合的多元化形式来辅助学生解决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高效攻克重点和难点内容。如在《图像的运动》教学时,该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为通过运用平移和旋转等方式对图形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先通过课件来展示学习过程:移动七巧板中两个图形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将既定的图形移动到指定位置。学生可发挥思维能力,在纸上尝试摆放。教师可为学生预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可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来总结摆放方法。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后,教师还可深化提问,让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方法。这便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形成自信。

(三)实施有效评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的教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来完成。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其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探究的時间过长,则学生便会形成疲劳的状态,难以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索的积极性。对此,教师需侧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践可知,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若想长时间吸引学生的关注力,使其产生探究的热情,维持良好的课堂氛围难度较高。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上述问题便能够得到解决。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的多样化功能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产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索兴趣。如在《三角形的分类》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获得一定数量的三角形,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喜好对其进行分类。在开展实践前,教师可通过白板为学生提供操作的建议。此后学生便会以小组形式完成三角形的分类活动。在整个活动期间,学生均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这样也会对课堂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问题的答案分为三种,学生需通过多次操作实践才能总结得出。这个实践过程时间较长,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可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将每个小组的分类情况进行拍摄,通过大屏幕让所有学生进行探究。此外教师还可结合每个小组的活动实施情况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学生便会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能够明确改进的方向,全面提升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四)构建高效探究课堂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任务和情境等方式,促使学生掌握学科技能,深入分析学科问题,实现情感、态度和技能等多方面的提升,进一步夯实学科知识基础,运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来提升学生与知识的互动性。在师生对智慧课堂的相关硬件设备建立一定的认知后,学校还可依据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探究式的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制定出更为细致的计划,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来形成教学方案内容。在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引入智慧课堂模式来构建探究式的教学情境。如开展“长方体”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便可先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展示长方体的图形,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特征,这样学生便可对长方体进行初步的把握。此后还可通过电子黑板的形式为学生直观展示长方体,让学生掌握该几何图形的基本结构特征,以此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组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能够带领学生明显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更为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提升相应的技能,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来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意识,从而实现全面性的素养提升。

二、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任课教师应整合智慧教育背景,科学的开展数学教学实践,从而创新数学探究式教学形式,有效的提升学习质量,进一步为高效的数学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家骏.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究[J].华夏教师,2021(24):60-61.

[2]吴琳.基于智慧课堂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2021(39):193-194.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探究式小学数学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0:44:55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新理念下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13:38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9:37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