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化探析

2022-07-17 12:40郑君美赵冰刘书亮
红豆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多媒体技术

郑君美 赵冰 刘书亮

【摘要】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从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大学英语传统教育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育方式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可以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模式,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视角,试分析外语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现象。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试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以期建立一个平衡的教育生态系统,为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优化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优化;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多媒体技术

一、引言

教育生态学,兴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密切联系着教学过程与生态环境,总结了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向人们阐述了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为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启示。故笔者以生态学视角度阐述信息化教学问题及其原因,试图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学英语网络生态环境,改善高校的英语课堂结构。在教育生态学指导下,大学英语课程优化可以理解为是以《课程要求》为基础,通过微观生态因子—现代教学理念、评价、课程目标、教师、学生、教室乃至座位分布等相互作用來构建一个平衡的大学英语网络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之间传递互换着信息、物质与能量。

生态链中,构成教学生态环境的各生态因子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统一整体。某一生态因子出现问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全局发展。那么如何保持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呢?面对外语教育生态系统现阶段面临的失衡现象,笔者试着以教育生态学的手段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相结合,为中国高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二、教师角色转变适应问题

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完成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的转变。总而言之,教师要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适应自己崭新的角色。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契机,如果抓住这个契机,教师则可以利用网络最大程度上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既是网络教学,同样也是网络教学引路人,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也是网络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提供者。然而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教师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习惯做教学活动的掌控者、难以改变学术权威性认识、难以适应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等问题。

2.1习惯做教学活动的掌控者

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转变角色,适应自己引导者的身份,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是传授已有知识。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由于一些教师未能合理利用课件,某种程度上多媒体把师生互动变成了冷冰冰的机器。许多教师由于缺乏信息素养以及缺少学生主体意识,网络教学设备反而成了摆设,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中心,还是习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开展教学活动,因而没法发挥出网络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作用。另外人机互动占主导会大大地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持续发展。被动接受知识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显然与新课改人才培养的要求差距过大,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2难以改变学术权威性意识

另外学术权威是很有限的,学术威望不是学术霸权,因为它只在某个学术领域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威。但是一些教师习惯“一言堂”,将自己看成所教知识的权威,觉得学生应该充分听从自己的教导,不可以有个人意志。教师习惯自问自答,不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还会被斥责干扰课堂进度,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长此以往,学生有了抵触心理,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也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3难以适应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课堂的广泛应用,“翻转式”课堂教学、在线视频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非常实用,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这也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有效融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对于教师来说,网络教学是一种新挑战,教师信息素养不够,实现外语教学结构根本性变革绝非易事。根据(亢志勇,2017)对信息时代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整合研究表明:接近一半的教师不会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于三分之一的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不会下意识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很多教师难以快速融入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最终他们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网络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失衡现状及应对策略

3.1失衡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生态失衡现象主要集中于区域教育、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区域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信息和人才输出具有区域性。总体趋势为东强西弱,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人才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大学英语”国家精品课程分布不均,多分布于东北、华北高校,西部地区较少;学校教育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教师信息素养不足,无法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软件、硬件与教师三者处于分化状态,教学软件设计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求,课程要求与高校管理体制不一致等;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失衡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技术无法在课堂上发挥有效的作用、课堂生态主体关系不融洽例如师生关系不和谐等。因此,应用教育生态学理念来构建良好的外语课堂生态环境显得至关重要。

3.2维护外语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为解决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生态的失衡现象,我们需要针对失衡领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运用一系列平衡机制对其进行调整。针对区域教育生态失衡,我们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中西部教育,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针对学校教育生态失衡,我们需要协调好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制定教学管理机制,搭建互动评价机制;针对课堂教学生态失衡,我们需要建设互动性、开放性的课堂运行体制,营造一个平等共生的生态学习氛围,缩小师生的距离感。

3.2.1学校生态建设

学校具有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高校英语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下一个兴新的生态系统,为保持有序发展,它需要完善各个子系统(组织生态、制度生态等),以确保有效交换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能量和信息。學校区域生态建设具有开放性和整合性。为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它需要不断地从系统外部吸取能量,保持系统与内部、外部各要素之间的能量交换。社会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外部环境需要与高校英语内部环境(课堂)相连接。因此,在组织方面,高校应该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英语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教师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平台连接高校英语内外环境,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个开放的课堂。另外在制度方面而言,教师需要改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2.2课堂生态建设—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作为外语教育系统的微观层面,外语课堂生态建设至关重要。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构建个性化教学课堂,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新课改理念,协调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如何结合多媒体,实现英语教学特色化,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指南。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理论,从而运用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应用的基础,它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优化的重要理论。课堂上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得到外语教学爱好者的垂青。为符合素质化教育要求,因材施教,笔者试着引入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探讨其在实际课堂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任务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为主的教学法-指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从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展示学习者能力。它吸收了多种教学法的优点,于20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并广为人们所接受。即教师先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通过各自形式完成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包含了最新教育教学理念。作为语言习得TBLT的理论依据之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强调“做中学”,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互动与交流。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人们掌握语言是一种心智运作过程,而任务可以引导学习者参与这种过程。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生态环境下,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理论素养,打好理论基础。在这些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作为大学英语课堂优化的主要目标。其次,结合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由此可见,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我国广受赞誉是建立在这些成熟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有五大实施原则:1.提供真实语料;2.所选任务有针对性;3.不同任务阶段有不同侧重点;4.定期检测学习效果;5.任务选择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注重怎样学习及运用知识,自然地提升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3.2.3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运用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包括了许多要素如师生角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它更注重信息的互动,教学量大,教学整体真实性强。从网络环境角度来看,任务型教学法更符合大学英语课堂的实际,更容易树立大学生参与运用英语的信心。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体现出了诸多优势。首先,多媒体条件下的TBLT指的是教师在PPT上呈现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各自渠道寻找答案。在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大幅度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升。

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大学课堂丰富了教学方式,但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变。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可以提供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任务型教学法引入英语教学有助于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加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目标的理解,切实优化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体验。一项教学活动往往是由多种教学任务共同驱动的,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参与对话互动,获得语言习得能力。在课堂上获得真实的语料,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计算机为课堂创造了生动、逼真的视听语境,激发了学生口语交流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世界输出的机会。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很自然地运用在真实生活中即“用语言做事”,学习者也获得了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

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优势在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1.学习环境方面,任务型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2.语言环境方面,任务型教学提供了语用机会,学生由消极参与课堂活动转变为积极完成老师设定的任务,教师也成为帮组这、选择者和指导者;3.校外学习环境方面,任务型教学使得学生有大量运用英语的机会,而且由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那么即使是在课外,学生也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去完成任务、提高自己的认知度;4.校内学习条件方面,任务型教学法为师生平等交流提供了基础,在师生交流变多的大环境下,老师在发现学生问题后可以因材施教。多媒体条件下的TBLT创造了师生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人人都可以参与课堂活动,因此,每个学生的优势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拓。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局限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型教学对语言学习过程有些偏激,它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语言规则,而是让学生自己完成任务、概括知识点。2.适用范围小。任务型教学是新型的西式教学法,在国外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但是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我们要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制订符合本国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3.难以推广。从教学实施情况来看,评估的依据是看任务是否完成,没有专项测试,难以具体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4.任务选择过于随意。但是任务的选择需要受到很多教学条件的限制,任务选择需考虑真实性、新颖性,所布置任务的难易程度也要把握好。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教师要合理规划课堂时间。一堂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容易完不成特定的教学内容。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计算好每个教学环节可能占用的时间,在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找到平衡点,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关注学生差异。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教学任务,学生在心理、习惯上的差异会给小组任务带来一些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异步型任务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其实就是根据学生学情,为其量身定制难度各异的任务,真正实现個性化教学。

第三,关注学生情感,加强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堂互动更具亲和力的特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四,努力营造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氛围。“以学为中心”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自学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语

结论: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内,它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实现动态平衡。从生长、发育到繁荣各个阶段,教育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互相制约,自我调节。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讨论大学英语生态环境构建问题,探析大学英语网络生态环境失衡的对策,以优化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促进整个教育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平衡。为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师来说刻不容缓。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尝试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引入到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中,融合多媒体技术与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从而为课堂创建一个动态的教学模式—即多媒体课件、教师、学生一体化。

当然,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教学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存在许多弊端例如适用范围有限,不适合初学者、教学课堂中任务实施较混乱等等。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应用,为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化提供更多启示。

参考文献:

[1]Elena Levina, Educational eco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s

[M].Institute of Pedagogy, Psychology and Social Problems,2021.

[2]Tudor,I. The Dynamic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4]Leather, J.& J. Van Dam. 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5]戴晓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及比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0).

[6]黄雪松.高校英语翻译课程教育信息化改革路径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2021,(2).

[7]亢志勇.信息时代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整合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7,(7).

[8]李新民.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整合[D].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9]陈兴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 J ].中国成人教育,2010.

[10]秦静.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3T 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二语习得视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9).

[11]彭翠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设计[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0-50).

[12]张红玲,刘云波.从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现状看网络外语教学研究的学科框架[J].外语电化教学,2007(8).

[13]汪霞.从生态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理解课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9).

[14]王林海,张晴,马兰.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6):61-64.

[15]徐启蒙,王雪梅.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空间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8):38-44.

[16]贾蕃.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重要因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0):48-50.

[17]胡芳毅,王宏军.从“任务链”到“生态圈”: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建构〔J〕.外语教学,2019,(2):76-79.

[18]雷丹,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师“态”的生态学解析〔J〕.外语学刊,2015,(5):99-105.

[19]李晨,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学生生态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7,(5):15-22.

[20]洪常春.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12):29-34.

本文为2019年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生态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优化原则及其教学方式研究(19YB09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1.郑君美(1997-05),女,汉族,浙江台州,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2.赵冰(1975-08,),女,汉族,河北武邑,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口笔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通讯作者:刘书亮(1970-10),男,汉族,江西南康,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翻译,英语教材。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学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高职英语听说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