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华
【摘要】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在应试考试科目中,作为一门测评科目,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压力较大,在体育课程中得不到身心的舒缓,容易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发挥体育课程的娱乐放松作用,减轻体育课程的学习压力。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体育可以说是绝对的利好,因为这让学校体育的发展真正有了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建设的栋梁和主力军,其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对自身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目前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下,体育课程逐渐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下,中考压力大
当下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都督促学生进行主要考试科目的不断学习,课表上仅有的几节体育课,被应试考试科目的教师进行协调上课,让学生把握所有能把握的时间在课内进行学习。面对大环境中认真学习的态度,热爱体育的学生也有了紧张感,都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时间和心情去进行体育活动。这就导致,即使有体育课可以出去,学生也很难进行体育活动,面对中考压力能够参与活动的人少,无法保证体育活动的进行。
(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教学方面还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切以学生的应试科目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身体锻炼和个性化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处于课内应试科目的学习,高压状态下处于同一环境学习,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若没有一个很好的身体素质就很容易病倒。
(三)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内容不足
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在课内学不到相关的体育知识,对体育知识了解局限性大,加之很多体育教师的课堂内容就是教给学生基础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再由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样枯燥乏味的课堂使本就对体育活动不了解的学生更加没了兴趣。因此,教师应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于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有哪些,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内容,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双减”政策改革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应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改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兴趣放在进行体育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和期待感。按照兴趣进行划分是体育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和优势,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刻板单一的教学,这样的课程具有灵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期待,令课堂充满更多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热爱。
(二)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全面性、立体性的师生、学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偏差性,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视同仁,很难做到完全公平公正,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身体素质高,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多有亲近。“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重,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可以让教师发现每个学生的运动潜力,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指导,尊重和鼓励每一位学生,不仅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增强,还促进了学生身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一)尊重学生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是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前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上课时,开展趣味生动有意义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后测评,加入生生互评模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自我反省,自我提升。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計和安排,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真正学习到有用的体育知识。
其次,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和学生一起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注意和关心,教师主动参与课堂的行为会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这学生看待事情的观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基于“双减”政策的教学要求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讲解基本的体育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意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学生勇于融入集体活动的氛围。
(二)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打造兴趣俱乐部
部分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体育教师给学生讲解体育项目中的基础动作、动作分解、讲解示范等,再由学生进行反复机械地练习。例如,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学生学习运球、传球、上篮等基础动作,几堂课的讲解训练下来,学生并不能了解到关于篮球竞技比赛的规则,无法真正进行篮球实战操作,加之由于一整节课不停地进行机械化重复的训练,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大量的运动量会使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热情大大减少。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也没有积极作用。
学校可以增设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游泳等兴趣班,为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兴趣俱乐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有效促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篮球兴趣俱乐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讲解关于学习篮球能够带来的优点和学习篮球应注意的事项。在进行热身活动的讲解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活动训练,增强对动作的肢体记忆。在带领学生熟悉球性的时候,进行器材发放,学生和教师一起面对篮球进行讲解,比面对枯燥乏味的篮球图片进行学习要更容易理解。在学生掌握理解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划分小组,进行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充分融入到篮球学习的氛围中,兴趣俱乐部的一大重要兴趣点在于活动氛围浓厚,体育运动较为轻松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
(三)融入民间游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游戏的开设,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自信心不强,不能进行篮球,足球等需要较多体力的游戏活动,教师就可以融入一些有趣的“民间游戏”,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以“玩”为突破口,让学生在玩耍中感受到体育课堂的魅力和活力。引入“跳房子”“跳绳”等民间游戏,改变学习单一的单脚跳教学方式,让学生锻炼四肢的平衡力和弹跳力。引入“丢沙包”的民间游戏项目,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反映和掌握学生之间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通过加入民间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实现了“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响应了“双减”政策的教学策略。
(四)重视内容质量,实现针对锻炼
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一项重要原因,重视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教学质量的完善尤为重要,教师在完善这一环节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学生体育活动的针对性锻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体育活动中擅长的领域和项目,并通过不断练习,来坚定自身意志力。
例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时,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体育特长等各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特长进行针对性教学锻炼。
对于田径运动员而言,实力强劲的学生较多,学生压力较大,在平时锻炼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不要放弃,激励学生可以做得更好、更高、更快、更强,让学生相信自我,突破自我。比如,我们的“苏神”,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一次又一次地创下纪录,为国家争得荣誉。
(五)展开有效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的分组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按照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进行选择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教师备课分层。现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与“学”不对等的模式,教师上课统一采用“一刀切”模式。多数学生都处于“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状态,主要原因便是,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学校不给予开放或同一课堂喜欢同一类运动的学生较少不能更好地开展此项目。加之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没有把因材施教地培养每个学生作为教学的首要前提。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充分了解好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层备课。
例如,每节课开始之前(课前统计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当天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更准确地了解和分配),教师提前做一份问卷调查,将学校能够提供的体育器材,可供开展的体育项目陈列到表格当中,由学生选择当堂课想要进行的体育活动,再由教师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器材,划分好相应的教学场地。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安排,保证学生学到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技巧并充分地锻炼身体。
第二,课堂教学分层。首先是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所划分的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课堂目标要求。例如,在进行体操动作教学时,对于身体素质好,热爱运动的学生,给他们制定目标为熟练且动作标准的掌握整套动作;对于技术良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牢记动作要领,能够完整连贯地完成整项动作,允许出现个别错误;对于技术不够熟练的学生而言,要求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提醒下,基本完成整套动作的操练即可。
其次是课后作业分层,为了巩固学生所学动作与技巧,根据学生进度和掌握熟练程度的不同,教师应当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项目。例如,对于技术能力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应布置技巧性强,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技巧让学生加强锻炼;对于技术能力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布置技巧性较强,有一定难度系数,需要多次练习来完成的技术巩固;对于技术水平一般的学生来讲,教师应布置有一定技巧性,动作连贯度较强的技巧,让学生不斷加强自我锻炼。
第三,考核评价分层。任何一项教学内容,都会使各个层次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于不同兴趣,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考核评价上也应进行分层评价。教师要对考核内容进行详细的分层规划。例如,对于技术水平高的学生,他们的考核标准可以相应地有所提高,在完成课程要求的同时,根据他们动作技巧的灵活运用和熟练程度进行比赛打分;对于技术水平一般的学生,对他们动作的熟练程度,基本操作进行考评打分;对于技术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他们能够完整连贯地完成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打分。考核评价的分层,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感。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展开的,满足了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要不断完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体育课程。加强中学学生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的锻炼尤为重要,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从心理学角度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个人素质朝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断促进学生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进一步推动中学体育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恒兴,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的策略讨论[J].基础教育论坛,2019(25),21-22.
[2]袁媛.分层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63-64.
[3]孙庆刚.基于双减视野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2021(46):2.
[4]《体育教学》编辑部.《体育教学》热点话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联合开展体育锻炼研究[J].体育教学,2021,41(11):3.
[5]周旺.“双减”政策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J].国际教育论坛,2022,3(6):57-58.
[6]陈惠芬.浅谈”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善对策[J].当代体育,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