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心小学多校区管理的对策探析

2022-07-15 02:41贾大为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区教研办学

贾大为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目前“一校八址”办学,有82个教学班,2200余名学生,209名教职工。学校在多校区治理方面存在以下特点:校区多、分布散;学生人数多,分布不均;资源利用率低效;管理方式需要更新;新教师提升空间大。由于多校区形成的背景不同,师资水平不同,所处地域不同,在研讨对策时,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学校实情,考虑各校区的历史、文化和个性,体现各校区的多元化,针对性进行尝试性实践,探索出更加适合农村中心小学的管理模式,以解决多校区管理中的难题。

1.优化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多校区管理成功的关键。对于规模小的校区,不仅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更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管理举措,提高办学质量。

第一,采取领导干部成员包校制度。中心小学选派中层领导干部,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下沉到校区,重点协助校区负责人开展工作,增强领导力,将校区的管理纳入到统筹层面,在年龄配备上做到老中青结合。第二,制定福利待遇倾斜政策。对前往边远校区任职任教的教师,探索路程补贴、配备自行车等举措,给予有必要的制度保障。第三,建立各校区均衡发展的平台。制定校区均衡发展制度,在制度保障下,指导各校区创新办学理念,挖掘本校潜在优势,形成鲜明特色(一校一品),创建特色校区。

2.合理配置师资

改变传统的将年轻、业精的教师集中到中心小学任教,把能力一般的教师分到校区的人事安排理念,合理公平地配置师资。

加强教师培训。学校为了加大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成立了“党建室”“师训室”等,配备专职干部负责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和教材教法培训。“党建室”申报了区“党建品牌”,以党员教师的榜样作用推动学校发展。“师训室”制定了“教师培养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开启了“青蓝工程”,在中心校和校区两个层级开展师带徒工作。

鼓励骨干教师跨校兼课。为改变校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跨学区流动上课,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师资编制模式。适当采取轮岗制,使多校区的教学力量相对均衡。

创新教研方式。教学部门创新学科组教研方式,将传统的完小各自为战的教研方式变成了“大教研组”活动方式,即由各校区主任分别担任各校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研组的负责人,全体教师打破时空限制全员参与,有效加强了不同校区间教师教研的活动效果。

3.培育学校精神

学校非常重视多校区的文化融合,一直把培育学校精神放在首位。学校精神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师生员工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办学特色的灵魂。

整合组织文化。漷县镇中心小学多校区组织文化的整合,就是要把原来各完小在长期办学历史中形成的办学传统和特色融合为一体,以“润泽生命,奠基人生,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为统一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使之成为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营造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师生员工的影响是深刻的,学校非常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载体,通过营造多校区共生共长、相互促进的文化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校组织文化的整合。學校重视利用不同校区的资源优势,促进不同校区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针对校区间距离远的问题,学校加强网络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加强各个校区的联系,加速中间环节的操作,促使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学校工作信息。

学校建立了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教学与学习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办公系统,创建了大批特色的教育、教学、科研等资源。

第一,空间分享“短平快”。学校利用相关办公软件,通过平台链接市、区教委和学校的各项决策。无论是疫情期间的线上联系,还是开学后的线下工作,都倡导“短平快”的运行方式,实现了学校工作“谋划早、反应快、判断准、举措实”的初衷,所有教师都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学校的工作安排。

第二,时间部署“五即时”。“五即时”指:工作布置“即时看”,群众需求“即时知”,存在问题“即时办”,各项工作“即时做”,出现问题“即时查”。

第三,路径传播“零距离”。学校提出在中心校和各校区之间,通过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持,要做到“工作安排零距离、高效运转零障碍、全程推进零缺陷”。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人员素质建设是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干部的素质是多校区管理模式的关键,决定着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管理队伍的建设,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要科学系统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开阔眼界、提高知识面,使干部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当下的学校管理模式有一个清晰认识,转变管理理念,增强管理能力。

其次,对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建设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定期开展中层干部“润泽教育论坛”活动,要求干部达到“三个高”:一是高起点思考,二是高层次表达,三是高品位展示。通过论坛,使管理干部加深对办学理念的认识,树立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摒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人主义思想,主动配合新的管理模式,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多校区管理的对策研究,加速了学校的发展,深化了各校区间的沟通与融合,使教师对学校办学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高效管理。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校区教研办学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