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活血降糖饮治疗T2DM患者中的应用*

2022-07-14 05:05肖晓华彭思萍刘德亮杨海燕张琳琳董清梅吴佳楠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延续性管理水平依从性

肖晓华 彭思萍 刘德亮 杨海燕 张琳琳 董清梅 吴佳楠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治但尚不能完全转归的终生性、代谢性疾病,受长期高糖环境的影响,患者容易引发心脏、肾脏、脑部等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据报道,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高居全球首位,其中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主,占比超过95%,已成了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在临床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用药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展现了巨大的临床优势和前景。研究指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活血降糖饮有助于改善T2DM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糖和脂质代谢[3]。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医疗资源的局限性,大部分T2DM患者需要居家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和护理难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了广泛的认可[4]。有学者研究指出,“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糖尿病社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5]。本研究选取了在深圳市中医院治疗的8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对T2DM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治疗的8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初诊为T2DM;均符合文献[6]的T2DM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齐全;属于本市常住人口;对QQ、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平台有所了解。排除标准:存在沟通、理解能力障碍;恶性肿瘤;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脑梗死、冠心病等;肝、肾、血液、脑部等重要器官或系统患有严重疾病;正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自愿退出。随机编号后按照奇偶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41~65岁,平均(55.48±6.3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或大专21例,本科及以上5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44~66岁,平均(56.13±6.2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或大专20例,本科及以上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活血降糖饮治疗,组方为:大黄、麦冬、五味子、黄精各15 g,山药、红花、牡丹花各 12 g,太子参、丹参、黄芪各 30 g,生地黄 20 g,将上述中药成分加水熬制200 ml中药汤汁进行服用,1剂/d,连续用药3个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合理饮食指导、健康运动等,并且由护士每个月进行1次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居家治疗情况。观察组给予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科学的随访机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并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机制。由本课题成员对本组患者进行每月1~2次的“1对1”电话随访,如有必要可预约上门随访,获取患者用药、饮食、健康行为等信息,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惑,协助其建立良好的心态。(2)建立社交平台。为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在本课题成员的主导下,建立了3个微信群、1个QQ群,医护人员可定期将自制的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管理方案、注意事项等信息以图文或视频的形式发送在群里面,并进行每月1次的问卷调查,通过后台自动统计调查情况,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根据调查结果,对于部分对糖尿病认知程度较弱的患者,开展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3)信息反馈。嘱咐患者在社交平台定期反馈自身血糖变化和健康行为,每周反馈1次;同时,了解患者服用活血降糖饮的依从性,对于部分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通过随访挖掘潜在的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家庭背景因素或医源性因素,帮助患者解决问题。(4)信息化宣教。在微信公众号设立T2DM专栏,定期推送关于T2DM、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等推文,让患者了解活血降糖饮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此外,患者可通过该专栏自主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利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后续治疗和护理方案,使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均连续护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1)血糖代谢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代谢指标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2)治疗依从性:参考修订版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监测两组护理1、3个月后的居家治疗依从性,该量表一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计1分,满分为8分[7]。评价标准:8分为依从性高,6~7分为依从性一般,<6分为依从性差。(3)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糖尿病知识评分和自我管理水平。糖尿病知识评分采用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该问卷一共88个题目,以“患者自行填写”或“患者回答、家属协助填写”的方式进行,每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满分为8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8]。自我管理水平采用中文版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调查量表(SDSCA)评估,该量表包括药物依从性、合理饮食、运动锻炼、血糖监测、吸烟、足部护理6个维度共20个条目,满分为3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9]。(4)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护理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该量表主要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8个维度进行评估,共36个条目,量表总分数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血糖代谢指标、糖尿病知识评分、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依从性等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代谢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 FPG、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代谢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糖代谢指标比较(±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FPG(mmol/L)2 h PG(mmol/L)HbA1c(%)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1) 10.53±2.63 8.33±1.54* 14.02±3.15 11.43±2.39* 9.79±1.69 8.56±1.41*观察组(n=41) 10.39±2.71 7.08±1.27* 13.96±3.22 9.21±2.05* 9.83±1.65 7.15±1.23*t值 0.237 4.010 0.085 4.515 0.108 4.825 P值 0.813 0.000 0.932 0.000 0.914 0.000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1个月后,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s)]

表3 两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水平比较[分,(±s)]

组别 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 护理前 护理后 t值 P值对照组(n=41) 51.31±6.36 60.25±7.33 5.899 0.000 15.03±2.78 21.14±3.86 8.225 0.000观察组(n=41) 51.45±6.09 72.97±8.13 13.565 0.000 14.89±3.11 25.75±4.12 13.471 0.000 t值 0.102 7.441 0.215 5.229 P值 0.919 0.000 0.830 0.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6个月SF-36评分显著高于护理3个月后(P<0.05),对照组护理后6个月SF-36评分与护理3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本组护理3个月后比较,P<0.05。

组别 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 护理后6个月对照组(n=41) 73.56±5.22 80.46±6.17* 82.74±5.35观察组(n=41) 74.10±5.07 85.32±7.21* 89.97±5.59#t值 0.475 3.279 5.991 P值 0.636 0.002 0.000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经急性期治疗后仍然需要长期居家治疗。受限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患者经济支出较大等因素,部分患者居家治疗期间自我管理水平、用药依从性较差,导致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1]。因此,如何做好慢性疾病院外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

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不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环境、医疗资源消耗带来了巨大的调整[12-13]。据报道,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期间有明确的医院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这一需求也促使延续性护理成为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1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延续性护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其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患者居家治疗后也能受到专业的、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15]。国内外诸多研究已证实,延续性护理可以满足更多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需求,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临床症状[16-17]。但在实际工作中,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护理形式单一、医院人力有限、服务质量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推行,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院外护理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的一项研究中,叶黎霞等[18]学者选取了15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组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佳(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FP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本研究患者均以活血降糖饮用药治疗,由于该中药汤剂味苦,加上大部分患者对中药药理机制和治疗效果不了解,容易出现停药、中断服药等情况。临床认为,借助互联网工具可以让患者足不出户、及时地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和中药汤剂的作用效果,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对自我疾病的认知水平。此外,通过互联网信息反馈结果开展延续性护理和随访更具针对性,有助于为患者调整个体化的药物、饮食、运动治疗方案。李丽鑫[19]研究也指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基于互联网的居家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更利于控制血糖指标。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与自身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20]。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在徐芳等[21]研究中也得以体现。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中,通过图文推送、视频播放、社交平台的交流沟通等多种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加上患者定期自主反馈治疗信息,逐渐形成了一种规范性护理标准。另外,笔者观察到,护理3个月后、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得益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升,护理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后(P<0.05),这也说明了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的实施对患者远期效果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在T2DM患者居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管理水平依从性
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浅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