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认语言学与汉语公益性反预期话语
——以“小林漫画”话语为例

2022-07-13 09:24李勇忠白黎
山东外语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公益性原型语言学

李勇忠 白黎

(1. 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2. 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1.引言

2021年初,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创作了6副主题漫画公益广告,其中防疫漫画广告“只要口罩戴得好,就没人知道你今年胖了多少斤”张贴于各大城市的机场、高铁、地铁、公交、商场等人员集散地;另一幅“光盘行动”提倡广告“作为一名吃货,‘光盘’是种基本操作”也广布于各地的校园食堂、餐厅饭馆。这些都出自创作者林帝浣,其微信公众号中的“小林漫画”系列还有着许多类似的公益性反预期话语,例如:

(1)春风十里,不如读书的你。(世界读书日)

(2)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手机就是人类近视的电梯。(世界爱眼日)

(3)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5月20日网络情人节)

(4)当你觉得不想活了,并不是想死,只是不想这么活。(关爱抑郁症人群)

(5)早饭一定要吃饱,毕竟这是一天里最便宜的那顿了。(提倡健康生活)

(6)多吃蒜头能防治新冠,最起码别人会离你远点。(辟谣吃蒜防疫)

(7)在外面混得再好,在你妈眼里,也就是个玩手机的。(母亲节)

(8)和人吵架时最好去楼梯吵,这样的好处是:吵完了双方都有台阶下。(提倡文明生活)

这些话语思维跳脱,往往难以凭借开头料到后续。它们通常针对特定群体,用富于创意的方式实现公益效应。本文将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体)-认知(认)-语言”和“体验人本观”,探究汉语中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体认性,揭示该类话语理解的体认机制,突出话语阐释中“心智体验”与“认知加工”的同等重要地位。

2.反预期公益话语的研究述评

反预期话语研究由来已久。高名凯(1948)、吕叔湘(1982)、邢福义(2001)等汉语学家就曾在转折复句范畴内关注了反预期概念。国外学者Schiffrin(1987)、Heine et al.(1991: 192)、Fraser(1998)、Traugott & Dasher(2002)等所探讨的对比性(contrastive)话语、转折(adversative)话语亦属此类(参见强星娜,2020)。此外还有一些运用修辞学(陈振宇、邱明波,2010;张宝、吴春相,2021)和构式语法(姜其文,2021)进行反预期话语阐释的研究。总体上该领域的成果大多围绕转折复句和作为话语标记的转折连词展开(蔡俊杰,2018;尹洪波,2020;殷思源、袁毓林,2021)。这些研究微观而翔实,语言描写充分,但也导致反预期话语研究单个化、零散化,缺乏高屋建瓴的宏观视角。此外,并不是所有的反预期话语都有话语标记可寻,相关研究还需跳出转折复句的框架。

关于汉语公益话语的研究,大多以电视广告和标语广告为研究对象,从修辞、语用、认知、多模态等视角进行探讨(王红阳,2007;陈瑜敏,2008;胡芳、刘诗萌,2018)。然而,一方面,这类研究中的语料相对刻板,不够新颖夺目,公益效果不得而知;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下,网络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的影响力已然不亚于甚至强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中央文明办选用“小林漫画”进行公益宣传就是力证。自媒体平台上的公益话语正悄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值得学界更多的关注。

因此,针对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将以体认语言学为研究视角,从宏观上把握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基本特征,结合社会心理因素,从现实、认知和语言互动协作的角度对该类话语的理解做出统一解释。

3.体认语言学

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简称ECL)是王寅将认知语言学这一西方语言学理论体系本土化的重要成果。经过对语言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几十年的深入研究,王寅(2012)指出,在具有反传统、反基础、非理性、去中心化等特征的后现代哲学引领之下,以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不应只强调理性“认知加工(认)”而忽视感性“心智体验(体)”。据此,王寅以“体验人本观”和马列主义唯物观为指导,将“认知语言学”修正为“体认语言学”,以“现实-认知-语言”为核心原则,强调体认者在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协作下生成和理解语言。

就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而言,Saussure的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Ogden & Richards的语义三角(semantic triangle)以及Chomsky的天赋假说都对体认语言学中认知三角(cognitive triangle,由语言(language)、认知(cognition)和现实(reality)组成)的提出有参照意义。但索氏的理论框架囿于语言系统本身,语义三角也是以语言为中心,探究内涵和外延意义,乔氏则只关注了语言和认知。体认语言学进一步发展了认知语言学,鲜明地提出了语言的体认性(王寅,2021),不仅兼顾语言、认知和现实,还强调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力(见图1)。

图1 体认语言学认知三角

语言、认知和现实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显性互动:以体认者为中介,基于马列辩证唯物主义,现实、认知和语言之间进行双向互动,即物质决定意识的“现实→认知→语言”动力链和体现主观能动性的“语言→认知→现实”动力链;其二,隐性互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体认主体在社会中不断感受、体验、表达,使得认知和语言、认知和现实、语言和现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此外,王寅还带领其体认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修补,如将“认知模型”修补为“体认模型(Embodied-Cognitive Model,简称ECM)”,将“识解”修补为“体认识解(Embodied-Construal)”,从“认知参照点”到“体认参照点(Embodied-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简称ECRP)”,从“概念整合理论”到“体认概念整合理论(Embodiment-based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简称ECBT)”等等(如刘玉梅,2020;王寅,2021)。下文我们也将秉持体认性原则,运用体认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汉语公益性反预期话语。

4.汉语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体认语言学分析

公益性反预期话语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分句之间要么用逗号隔开,要么纵向排列以示停顿。它们的“反预期性”在于,第一个分句引起的预设信息,和最后一个分句给出的信息不一致,造成听话人心理上的预期逆转,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公益性”要求对公众或特定群体有益,那么公益效应需要建立在对反预期话语的理解和接受之上。这些话语总体上具有互动性、多元性、反差性、隐转喻性、映构性等体认性特征,和歇后语(尤其是警示类)有着不谋而合之处(王寅,2020a;2020b)。而交际双方的互动性和话语的在线映构性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多元性、反差性、隐转喻性则蕴含于这两者之中。因此,接下来的分析将重点围绕互动性和映构性展开。

4.1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互动性

如前文所述,现实、认知和语言之间存在显性和隐性互动,此处我们的分析将以显性互动为主,以隐性互动为辅。

4.1.1“现实→认知→语言”动力链

日常生活中,原型(prototypes)总是居于范畴的核心,为非典型用法提供认知参照。以小林漫画标语“只要口罩戴得好,就没人知道你今年胖了多少斤”为例。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口罩一般用于阻挡细菌、飞尘、毒气等有害物质。当下社会疫情防控常态化,一说到戴口罩,就会想到防控新冠。但言者/作者却故意舍近求远,激活口罩的非典型功能“遮脸”,偏离了原型“遮挡口鼻”。偏离原型就意味着偏离人们普遍的心理预期。没有原型参照,便没所谓非典型用法,也谈不上反预期效果。那么,原型到底从何而来?

原型在成为原型之前,需要经历漫长的思维固化(entrenchment)和社会规约化(social conventionalization)过程(Schmid, 2020: 4)。当越来越多的认知主体在语言使用中将某一范畴成员视为核心时,这一范畴成员就逐步在该言语社团中约定俗成,成为原型。这当中涉及到群体和个体、现实和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是群居动物,在远祖时期就通过相互依靠、互相帮助来克服危险,共同生存。在言语交流上,也需要建立群体间基本的共识。两个、三个以及更多的认知主体在互动交流中不断达成共识,强化共识,使得群体共识进入社团成员的长时记忆(Shaw, 1981)。个体为了融入群体,获得归属感,也会主动服从社会规范,接受基本的社区观念(Edelson et al., 2011; Zaki et al., 2011)。范畴原型就是一种在社会交际中达成并得到巩固的共识。原型的固化体现了个体从有意识接收到潜意识接纳社会规范的过程,原型的规约化突出的是从个体认知走向群体认知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难分你我,是语言与认知、现实与认知隐性互动的结果。

这即是说,所谓现实,除了客观存在,实际上还有很大成分是社会群体的共识规范。无论是客观存在还是社会规约,都深深作用于认知,影响着认知主体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进而表征于语言中。社会规约下形成的原型为日常交流提供缺损赋值(default assignments)和相关期待(associated expectations)(Ungerer & Schmid, 2006: 212),为反预期话语的生成和理解提供基础条件。

4.1.2“语言→认知→现实”动力链

现实通过认知可以左右语言,正如前文所述,偏离原型的语言往往建立在社会规约和体认固化后的原型之上。反之,语言也可以通过认知反映和影响现实。这两条动力链不可分割,辩证统一。反预期话语要实现其公益性,即是要实现语言对现实的反作用力。这要求言/作者预判受众对话语的理解和态度,并把握好反预期话语偏离常规的程度,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首先,“小林漫画”话语中,创作者运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很好地平衡了话语的吸引力和公益效果。与原文互文,实际上就是与认知原型互文,在原型的基础上出新立意。例(1)中的“春风十里”,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作家冯唐在其著作《三十六大》中化改为“春风十里,不如你”,后又有广泛传唱的歌曲《春风十里》,使得这一表述成为常识,一说到“春风十里”,就会在格式塔心理的作用下激活补全“不如你”。而将后半句填充为“不如读书的你”,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符合公众既遵从社会规范又追求个性的兼容心理,相对于说教式地提倡公众多读书,这一话语取得的公益效果无疑更好。例(2)与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互文,例(3)和一度大热的流行歌曲《没那么简单》中的歌词“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互文,皆同此理。

其次,不同的语言选择,公益效应可能截然不同。“小林漫画”话语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人称代词“你”或显或隐地出现,例(1)至(8)几乎全有。和一般公益性话语常用的“我们”“大家”相比,一方面“你”具有更强的指令意味,增强了话语的针对性,突显了听/读者的个体性,使每一位认知主体具有更高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在公众场合体现应有的自控和自律;另一方面,有“你”就有“我”,“你”的使用暗示了“我”的在场性,营造了对话性。美国心理学家Triplett(1898)发现自行车手在一起比赛时,他们的成绩要比各自单独骑行时的成绩好。于是他假设他人在场能提高作业水平,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社会心理学家Zajonc(1965)指出,他者在场,能够唤醒当事人的优势反应。即,他人在场会唤起人们的评价顾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从而影响行为举止(Cottrell et al., 1968)。公益性话语通过使用“你”产生的对话关系,比实际在场的情况要更为广泛而复杂,具有时空移位性(刘世铸、张征,2021)。隐含他者“我”(即言/作者)的表述,指向的是每一位潜在的话语接收者“你”,这使得听/读者不自觉地对号入座,公益效应自然得到了强化。

再次,话语意义的独立性,可以反映话语意义的社会规约程度。换句话说,话语越是社会的、规约的,越独立于语境;越是个人的、非常态的,越离不开语境。如例(4)“当你觉得不想活了,并不是想死,只是不想这么活”中,第一个分句中的“不想活了”,脱离语境必然是理解为“想死”,但言/作者借助言语的复义性和模糊性,将“活”化解为“生活方式”。这一解读高度依赖语境,通过非常规的阐释,开导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人群转换思路,传递弃暗向明的人生观。例(5)和(6)的前半句“早饭一定要吃饱”“多吃蒜头能防治新冠”也都是先描写现实,陈述一些民间养生观念(独立于语境),而后半句则是创作者个性化的解释(依赖于语境)。当然,话语对语境的依赖度会随着使用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最终去语境化,实现规约化。

4.2 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映构性

话语的映构性,指的是符号所激活的概念在心智中的建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知到认知,从“体”到“认”的过程(王寅,2007:171;2020b)。这一部分,我们将具体运用体认概念整合理论(ECBT),解析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在线“映射-建构”过程。

在概念整合理论(CBT)中,Fauconnier(1997: 11)将意义建构过程分为两步:(1)建立心理空间;(2)在当前话语语境的引导下建构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心理空间虽然是在话语推进中在线动态生成的,言语社团中的语言、语用、文化等方面的百科知识也都是其生成的基础。Fauconnier(1997: 38-39)就将交际双方共知的世界称作基本空间(base space,1985年时称作现实空间(reality space))(参见Croft & Cruse, 2004: 33)。体认概念整合理论(ECBT)则认为心理空间的建立,不仅需要百科知识,还依赖人们在社会实践和互动交流中所积累的感性经验。

如例(7)“在外面混得再好,在你妈眼里,也就是个玩手机的”,这句话包含了人物和场景,涉及角色(role)和值(value)的概念。一个角色可视为一个范畴,而值则是可以为角色所描述的个体(Croft & Cruse, 2004: 33)。如图2所示,该话语第一个分句中的值(a1)是“你”,在社会场景(尤指职场)中的角色(r1)是“成功人士”。在余下分句中,涉及的两个值是“你”(a2)和“你妈”(b1),“你”在家中的角色(r2)是“低头族”。第一个分句中的关联词语“……再……也……”作为空间建构词(space builder),预设了前言后语之间的假设和转折关系。除了话语中的信息,“成功人士”和“低头族”的特征、表现以及我们关于二者的所见所感乃至切身体验,都投射于两个输入心理空间(图2中的“C”即为认知主体(Conceptualizer))。信息中转到类属空间,发现关于“你”的信息不对等,整合到合成空间,可以理解为:“你”回家后的常态就是玩手机,既不帮忙干家务,也不陪妈妈聊天。基于这些合成信息,听/读者能够根据日常交际经验,透过字面上的评价体会到其中隐含的批评和建议(“我们应该多陪伴母亲”),一定程度上引起听/读者的自我反省。

图2 例(7)映构过程

再看例(8)“和人吵架时最好去楼梯吵,这样的好处是:吵完了双方都有台阶下”,第一个分句中的“和人吵架”作为假设事件建立一个基本空间1’,关联词语“最好”作为空间建构词激发表示建议情态的心理空间2’,两者共同包含于一个输入空间,话语余下部分构成另一个输入空间(见图3)。这两个空间在相互映射中提取共性到类属空间:“有台阶下”一语双关,分别与楼梯、吵架相联系。由此,该话语的第一分句不仅设置了“吵架为何要去楼梯口”的悬念,“楼梯”一词与“台阶”的高度关联也使得熟语“有台阶下”的字面义能够与其规约隐喻义同时被激活。一般情况下,在认知主体的生活观念和主观感受里,吵架引起人际冲突,并无好处可言,但言/作者却反预期地表示在楼梯吵架就有“好处”——能够保住双方面子,日后相处不尴尬。话语表面的建议是假,协调人际关系是真。即意在提醒公众文明言语,平和情绪,即便与人发生口角,也不要把话说绝,以免影响日后相处。

图3 例(8)映构过程

5.结语

本文围绕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重点分析了“小林漫画”中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互动性和映构性,解构了听/读者对该类话语的理解过程,并呈现其公益性达成方式。在互动性分析中,本文结合社会心理因素,探讨了“现实-认知-语言”的显性双向互动链,其中也涉及了现实、认知和语言隐性之间的两两互动。在映构性阐释中,笔者运用体认概念整合理论还原了话语理解与公益传达的过程。限于篇幅,本文没有探

究公益性反预期话语的反差性、多元性、隐转喻性,以及五大体认性之间的关联,今后再另文探讨。

猜你喜欢
公益性原型语言学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包裹的一切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