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花
【摘要】“双减”,其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减少学生作业,减轻学生负担。作为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承担了积累、检验教学效果,实现和拓展学校教育目标的特殊功能。所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怎样针对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合理地设计好数学课堂作业,既能巩固学习知识点,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数学课堂作业实实在在地“活”起来,以增强数学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双减”之下; 数学课堂作业;“活”起来
数学的课堂作业设计也是课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是课堂的一种延伸,同时更是掌握学生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和巩固所学内容的关键方式。教学中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是教师常用的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当下数学教育也步入到了一个核心素养时代,在教育“减负”的背景下,提升课堂的实效性也成为了教师迫切需要教研的核心内容。如何让课堂作业“活”起来,总结并反思了以下几点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
一、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分层次优化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能力不同,并做好作业的分层设计,尽管考试的内容一样,但问题的困难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老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遵循“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这个规则,使每一个学生个性真正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数学作业也可这样分层设计:如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三组作业,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A类:学生依据所学基础知识,进行一个较为基础的填空题。一年有 个月,当中小月有 个月,每月有 天,大月有 个月,每月有 天,二月有可能是 天,也有可能是 天,全年共有 天。
B类:自制月历:请依据学到的知识、自己制作今年二月、三月、四月、七月、九月的月历。(教师提示每月第一天是星期几。)
C类:通过寻找关于年、月、日的信息,从而知道年、月、日的起源,并知道平年、闰月的来源以完成一份数学知识小报。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角,但学生也应该拥有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作业设计中应尽量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索,自主获得新知的机会。设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尽量多地让学生感受尝试成功、探究和发明的喜悦,在兴之所及中形成突破“障碍”的动力,轻松地顺利完成作业。如设计“圆锥体积”的作业时,我又设计了以下三种题开型:
A类:有一个圆锥形粮囤,测得它的底面半径为1.5米,高为2米,这个粮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B类:有一个圆锥形粮囤,测得它的底面半径为1.5米,高为2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80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千克稻谷?
C类:有一个圆锥形粮囤,测得它的底面半径为1.5米,高为2米,每立方米稻谷重800千克,按出米率70%计算,这个粮囤的稻谷能出多少千克大米?
可以按照圆锥体积公式对第一道题进行求解。对于中等生不仅巩固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还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解题方法与思路;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通过对变形后题目的求解,可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思维拓展训练,使他们从中充分发挥个人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灵活运用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课堂作业走进生活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数学的影子,脱离生活的数学就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可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实践题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理解数学,加深理解能力。
例如1:在设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计算》作业时,让学生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用彩色纸把它包装成礼品盒,(贴边忽略不计),至少要准备多少彩色纸才够用?这样不但加强学生对表面积理论的理解,而且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经典事例引发他们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感受数学的有趣与实用价值,引导他们认识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例如2:在设计《利率》的作业时,布置一道这样的题目:了解身边的银行利率,如果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选择怎样的储存方式获利最多。这样不但让学生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同时也感受数学是源于日常生活,运用于日常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老师要始终抓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生日常生活和数学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把数学作业实实在在地“活”起来。
三、体现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
开放式作业,是指在新课程下相比于原有的要求完整、结果明确的封闭式问题而言的。开放型作业不是现成的办法和明确的实施方案,需要他们进行设计、推理、求证,还需要他们长于思维、勇于革新,具有敏捷运用信息的才能。开放型的作业能够启迪他们的智慧,也使学生乐于完成。
如教学《认识钟表》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作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画钟表的形式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并充分利用时间做好自己的事。例如,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运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睡觉等。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一天用一段话写成数学小日记。课堂上,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小日记。通过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也训练了学生的正确时间观,使其学习并在实际生活中合理地設置好时间,有计划地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与全体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同时协作精神和创造精神也得到了训练,一举多得。教师的作业设计不应该拘泥于学校教材,或者局限于一般性的书面写作,还可能包括数学拼图、实验操作的,甚至是学生个人的创作作品。比如,在学完了《用七巧板拼图形》之后,我设置了这么一个题目:“利用七巧板,你还可以拼出什么图形或图象。”这题一方面需要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究和发现;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多方位地考察和思维。在拼图的实践中,既增强了学生对平面图像特征的感受,也培养了对学习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以挖掘,从而形成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总之,“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己。”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是服务于老师的“教”,也是服务于学生的“学”,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作业内容,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编写作业对每位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小学在数学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把数学作业做精做细,让数学作业真正地“活”起来,让“减负”措施落到学生实处,真正做到全面开发学生能力,增强课堂的实效性,这才是我们作为老师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雷玲.名师作业设计新思路(数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袁东波.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M].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