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真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在减轻学生作业和辅导机构的情况下,在课堂中提高学生数学质量。教师可以运用“读思达”来完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就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经验,进行渗透研究,做到符合政策的同时也要达到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读思达”教学;培养思维
引言
“双减”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要想更好的实施这一政策,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做到减负却不减质,减负却能增效,这就要求教师做更多更细的工作,借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上要让学生占主体地位,运用“读思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其就是阅读、思考、表达,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数学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数学课堂运用“读思达”教学法的意义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与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融入在课堂之中,其中,“读思达”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数学知识之后,把数学知识正确表达出来的课程,可以训练孩子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也正是训练孩子基础思维的关键阶段,学生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掌握适当的方式开展数学课堂练习,而教师也要在这里起到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对解题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要合理指导学生进行对细节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通过思考进行数学更深层次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读思达”教学更应该加强生活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将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实现“读思达”在数学课堂运用的价值。
二、双减下运用“读思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重复阅读,增强学生阅读质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复阅读,并且能够通过阅读对其掌握,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理解数学概念,借此来提高学生阅读思维和数学能力,要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发展。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初步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阅读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思考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一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小数除法的概念,通过反复阅读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阅读后进行计算方法的掌握,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要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问,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对除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分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阅读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中的应用价值。
(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思考意识
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课上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掌握,同时透过对思维规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找到知识点的自身规律性,从而重新建立并丰富了学生自身的认知网络,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有效发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倍数和因数的学习,从中体会其中的含义,自主探究一个数倍数或因数的方法,在其中感受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使其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强化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从而增强学生数学思维,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发展。
(三)引导学生进行规范表达,提高学生组织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借此来强化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将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情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口头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表达是表述的基础,其中书面表达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表达的要点,要使学生能够将字写得规范,书写的内容还要精简干练,避免出现字迹潦草的现象,通过良好的书面表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圆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的阅读,随后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对周长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圆周长的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要想更好的实施双减政策,就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重要性,通过运用“读思达”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数学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和思考后进行数学知识的表达。教师还要在数学课堂中通过激励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參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实现“读思达”的运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少红.实施“读思达”教学法,培育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教师,2022(12):39-41.
[2]丁洁.让“双减”成为互动之帆,助力数学思维远航[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12):15-17.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度开放课题《基干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读思达”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KCA202203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