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思政元素初探

2022-07-12 11:14赵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6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患者

赵倩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渠道。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作为非临床医学专业衔接临床的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根据课程各章节特点,探索和挖掘其中的思政切入点,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思政;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6-0163-0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高等教育中,何为鱼?生硬冷漠的专业知识为鱼。何为渔?有感情、有温度的内心驱动力为渔。既往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主要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主,容易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学生基础薄弱,自制力差,一些学生不善于思考,对未来缺乏规划。尤其是医学专业学生,学制短,学习任务重,不断的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信念感缺失,学习目的多出自应付考试,而不是源于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敬畏,更不遑论上升到家国使命感。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温度,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岗位需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使命感是作为高校教师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育人先育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德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宋代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记载道:“无恒德者,不可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医学是关乎生命的科学,德育在医学教育中更能凸显其重要性。一项关于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德育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职业追求,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薄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加强医德仁心教育、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刻不容缓,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有责任发挥其主导作用。

二、课程简介

临床医学概论是我校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胡忠亚主编的《临床医学概论》,全书包括诊断学、影像学、外科总论、病症概论四个部分。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临床常见症状、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原则。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去发现临床的需求,为相关专业与临床学科的交叉渗透提供信息及知识支撑,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临床医学概论课堂做如下探讨。

三、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

由于医学具有人文性,专业知识中本身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因此可以通过经典案例、场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培养学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敬畏生命、关爱患者的人文精神。另外,可以通过挖掘知识体系外的思政资源作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但是需要因势利导,不可生搬硬套,才能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反感、抗拒。

(一)诊断学的思政元素

诊断学主要包括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器械检查、病历书写几个部分。(1)问诊时要注意礼貌用语,言语轻柔,面带微笑,注意倾听,不可随意打断患者,在问到传染病史、冶游史时要避开他人,培养学生尊重患者、人文关怀的意识。(2)症状学中例如发热一节,稽留热的热型多见于伤寒高热期,由此引出伤寒的流行病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预防和控制伤寒流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才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3)体格检查前要和患者充分沟通,锻炼沟通能力,在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检查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涉及敏感部位时要注意安抚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男性医务人员检查女性患者时一定要有一名女性家属或女性医务人员在场。体检的时候做好手卫生,天气凉的时候注意给患者保暖,可以采取开空调、盖被子、搓热双手及检查器械等方式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在进行体格检查实训时,可采取场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感受患者的处境,培养同情心和同理心。(4)器械检查中,如心电图检查时要注意电极位置摆放正确,并列举临床案例说明操作失误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如果遇到右位心时需要将电极位置反向摆放,锻炼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虽然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涉及病历书写,但作为医学专业学生,有必要了解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医疗文书应及时规范书写,不得随意更改、伪造,可通过一些正面案例如林巧稚大夫的中英文手写病历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医生随意篡改病历的反面案例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遵纪守法教育。

(二)影像学的思政元素

影像学中可以结合名人事迹融入思政元素。(1)在介绍冠脉介入放射治疗时,回顾其发展史,从1844年Bernard首次将导管插入动物心脏,再到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n将导尿管从自己的肘静脉送入右心房,再到1953年Seldinger创立经皮血管穿刺技术,结束介入操作需要进行血管切开的历史,最后一直到1958年,Sones在进行主动脉造影时,无意中将导管插入右冠状动脉使右冠显影,这一偶然并带有危险性的事件成为现代冠脉介入技术的开端[3]。此后,这项技术被不断创新完善,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广泛在临床开展。让学生明白医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无数前辈勇于突破、敢于尝试甚至自我牺牲的结果,由此培养学生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和创新的精神。(2)X线和CT检查具有对人体有害的电离辐射,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以此为指导,通过先进典型事例,激发学生敬畏先贤、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

(三)外科总论的思政元素

(1)由古至今,回顾我国源远流长的外科发展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4]。近代以来,在以吴孟超、裘法祖、黄家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的努力奋斗下,我国外科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通过榜样事迹介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2)手术是外科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患者术前对自己的病况、治疗药物、收费标准有知情权,对治疗方式有选择权,涉及隐私时患者拥有隐私权,所有操作需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术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此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3)通过反面案例,如手术纱布遗留事故,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行事作风。(4)事物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向前运动发展的,这一真理在外科中也有体现。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既往的观念是给予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量的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根治术、扩大根治术,随后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和相关经验的积累,发现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乳腺癌的治疗理念开始转变,只给予患者足够有效的最小量的治疗,在优先考虑生存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随着整形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对乳房美观的内心需求也开始得到重视。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问题。

(四)病症概论的思政元素

病症概论共包括九个系统,每个系统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全面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1)心血管系统:如今治疗心房纤颤的常用药物华法林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被用作老鼠药而家喻户晓,但随着华法林的使用,医学家发现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华法林可以降低血栓发生率且安全性可控,由此华法林一跃成为风靡全球的口服抗凝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引导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在遇到生活中的困境时,积极应对,变不利为有利。(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发展到后期容易出现呼吸衰竭,通过呼吸衰竭,引入同为呼吸道疾病的案例,回顾特殊时期医护人员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3)消化系统:我国曾是乙肝大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民健康,通过积极推行住院分娩,强化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宣教等综合措施,使得我国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下降,由此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在给传染病患者进行康复操作时,需要注意自我防护,操作规范,避免职业暴露,由此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4)泌尿系统:肾脏具有强大的重吸收功能,对于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可以做到完全重吸收,而对于人体无益或有害的物质如尿素、肌酐等则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平衡。鼓励学生善于吸收借鉴,但同时也要学会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深化学生对肾病专业的认识,也暗示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5)神经精神系统:鼓励学生发表评论,引导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切实体会患者的痛苦,在工作中能够给予这类患者充分的理解、同情和人文关怀,同时自身也要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及时消除不良情绪,争做新时代好青年。(6)运动系统病症:手法复位是我国中医骨伤的传统治疗方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由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文化自信。(7)内分泌系统:以甲状腺与腺垂体、下丘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8)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对机体有利的一面,又有对机体不利的一面,它可以防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消除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同时又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超敏反应的发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性思想[5]。(9)儿童病症:介绍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22周超早产儿的事例,让学生增强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要爱岗敬业,有爱心、责任心。

四、课程思政实施的误区与困境

(一)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改革缺乏主观能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课程思政进展如何,思想认识起决定性作用。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6],授课只注重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事情,对学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活动持冷静观望或被动参与态度。基于此,抓好课程思政,要从根本上扭转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刻板看法,课程思政不是任务是责任,身为人师,不仅要教书,最重要的是育人。如果做不到立德树人,专业课讲得再好,也不过培养得都是空心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只授人以鱼,并非授人以渔。

(二)片面化认识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的任务是在专业课程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对思政元素的把握上部分专业课教师出现了偏差,重心完全倾向于思政教育,过度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将春风化雨的感化变为生硬刻板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本末倒置,将课程思政做成加法,而不是育人的方法。这样不仅会顾“思政”而失“专业课程”,还会因同质信息密度过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课程思政只局限于课堂本身

课程思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思政教育不应仅停留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但思政教育是无限的,我们不仅要通过课堂上的谆谆教诲、耐心引导,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如果我们给学生讲职业道德,首先我们自己就要做到衣着得体,按时到岗,认真备课;如果我们讲仁爱之心,首先我们要关爱学生,善于倾听和包容;如果我们给学生讲爱国情怀,首先我们要立场坚定,自尊自信,积极向上。课程思政是时代命题,是一项长线工作。

五、结语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中,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临床医学概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发掘,将其通过恰当的方式融入课程、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做好人文与思政教育,积极引导当代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历史观、文化观,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扎实技能、有责任担当的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做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曾翠清.关于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量化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4).

[2]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3]孙海慧.冠心病多支、复杂病变患者的优化治疗[D].济南:山东大学,2014.

[4]许宇彪,韦尊,陈盛越,等.外科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4):4.

[5]任书荣,张蓓,王静,等.医学免疫学在线教学过程中思政素材的选取[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8):113-116.

[6]彭爱萍.消除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的误区[N].中国教育报,2019-11-07(0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患者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