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的数据驱动考核评价方案
——以网络安全基础及应用为例

2022-07-11 02:13
科技视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凌 非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引言

当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加快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1+X”证书制度政策的提出和试点落地执行,为现实中存在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用人需求、有专业技能但学历和技能水平得不到认可等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这要求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能够立足自身院校的特点,依靠院校本身的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育人机制,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源,帮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教育评价需要坚持科学有效,强化过程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因此,结合“1+X”证书对于高职院校课程内容的要求,高职课程教育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执行方式等都需要展现新的特征,从而实现“1+X”证书制度的核心理念——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

1 高职课程落实“1+X”证书制度遇到的问题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1+X”证书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证书。以“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 个等级,分别对接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3 个层次,各层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考取“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颁证机构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由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证机构均为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响应了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机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高职课程在“1+X”证书制度的落实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上下游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中规定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它不单独针对某课程,而是对学生创新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出要求。但在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需要与专业其余核心课程确立各自的教学侧重点,使得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符合对应级别职业技能要求的课程体系。更有依托“1+X”标准体系,将课程体系与“X”证书等级标准进行融合后,尝试建立课证融合的先例。

1.2 过程评价方案需要革新

以往的课程评价主要是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此方法容易给学生一种突击应试即可的不良引导,也与“1+X”证书制度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初衷背道而驰。而现有的改进方案要么从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层面出发,要么从教学平台体系建设出发,很少有从课程中学生实际操作角度入手的过程化评价方案。

1.3 师资队伍需要培养、工作效率需要提高

“1+X”证书制度的成功推行离不开教师队伍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高尚的师德。而在具体的教学和培训中,往往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过程性评价,一则间接加大了教学的压力,使教师产生了额外的工作量;二来需要教师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把控, 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导和操作技能的引导,更有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这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多元化协同格局支撑和推动“1+X”证书制度落地,但是在课程的微观层面, 仍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案,从而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个人工作能力。

2 过程性评价方案的痛点

现阶段的过程评价主要集中于对真实项目分解后的若干小任务进行评价,每个小任务都承载一定的课程学习要点,学生通过解决每个小任务中遇到的问题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这种碎片化的方式对过程评价来说是相对割裂的,无法让教师完整全面的洞悉学生的综合掌握情况。

目前亟须解决的痛点有:

(1)课程材料、实践操作平台以及实训作业分别存储或运行于不同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2)不同学生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良莠不齐,不少学生出于害羞或碍于情面等原因,不愿意向教师或同学提出疑问和寻求帮助。这种情况既可能影响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让教师清晰地把握当前教学知识的难易度是否与学生匹配,从而影响教师在课前对学情的分析和掌握,进而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成效,甚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成果。

(3)部分学生在完成实训作业的过程中,存在直接复制他人成果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单纯以实训作业为评价依据是很难发现的,往往又落入了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窘境, 也不利于量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过程性评价的准确性。

3 以数据驱动的全链路考核评价方案实现途径

在高职院校, 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依据,同时,课程又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重要阵地,关注和推进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实施是强化过程评价的前提和基础。“1+X”证书制度下,可以从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要求得出,课程考核的重心须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素养评价倾斜,关注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数据驱动并量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考核逐渐成为课程评价方法的核心。

为了让教师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是如何在课程中进行实操的,并实现课堂内容和知识的迁移,从而更好地落地执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1+X”证书制度,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方针。现提出一种面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以数据驱动的课程全链路考核评价方法。

3.1 以数据驱动的课程全链路考核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

(1)归整的虚拟实训操作平台,这个平台是与操作系统无关的, 即不需要特定的操作系统也能完成课程作业;实训材料和报告在同一平台完成,学生不再需要额外的理解成本, 也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2)全面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众所周知,数据就是信息时代的“石油”。得益于全链路的数据采集系统,一旦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操作不理解或无法操作,系统就会记录相关的数据并将分析后的结果实时汇总给教师。教师可以直观地知悉当前课程的进度、难点与学生接收程度的关系,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提升教学效率。

(3)智能化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后,上交的实训报告往往是学生是否已熟练掌握技能最好的观察点。结合课程中的全链路数据,自动对满足相应技能要求的作业进行打分,便于把教师从众多职业技能要求的过程性评价中解放出来,更好的发掘那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提升工作效率。

3.2 具体案例与效果展示

以网络安全基础及应用课程中“ACL 基本配置”实验举例,该实验是“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证书中关于“网络安全与可靠性技术部署”的任务之一。学生实训的整体过程如图1 所示。学生需要按操作平台、模拟器、实验验证和实验报告几个核心步骤收获与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相符的实践能力。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能进入下一层核心操作步骤的学生数量会逐渐减少。同时,整个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操作数据都会被完整地采集,一旦学生在某一个环节(例如,在华为eNSP 模拟器中添加的ACL 配置没有正常保存)出现异常情况,都可以由系统发现问题点,达到及时发现、教师及时指导的效果。另外,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后,评价系统会对满足相应技能要求的作业进行识别,如图2 所示。

图1 学生实训过程图

图2 正确配置ACL 规则的识别结果图

其中,虚线部分为学生完成实验任务时产生的操作数据,可以由系统判断操作是否准确,并最终生成一份报告。如果操作步骤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会在报告中列出,如图3 所示。其中,批改报告中的版本字段为学生实验过程中使用的ENSP 版本; 操作步骤字段为当前实验操作内容中出错的知识点;执行结果字段中列出了错误的原因,方便学生和教师及时了解目前的学习掌握情况。

图3 ENSP 配置批改报告图

4 结语

本文从网络安全基础及应用课程入手, 展示了“1+X”的“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证书中涉及的技能要求在实际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以数据驱动的考核评价方案作为过程化评价的切入点, 不仅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评价提供了相应的帮助, 还对教师在课堂上处理实验异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以数据驱动的考核评价方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但是受限于相关的软硬件条件,目前的适用面比较窄,只支持“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证书中部分技能要求的实验内容, 而且数据可视化的程度不高。其后续将会扩展满足更多技能要求的内容,构建起高职课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不断提升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能力和质量。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