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2022-07-11 14:44:55孙慧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孙慧玲

摘 要: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是现在小学阶段应该关注的重要教育内容。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阅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阅读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还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将阅读作为小学生的日常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兴趣 激发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04

阅读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基础,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投入精力。为了高效地开展小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或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针对激发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意义和语文阅读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索更多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方面分析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于一些娱乐性、游戏性的教学方式有着参与的积极性,但是阅读比较枯燥,需要学生静下心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能结合自身的想象力去进行思考,因此在阅读学习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反感,即使有的学生开展阅读也是心不在焉,没有认真的思考,并不能提升阅读的效果,无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面临升学的压力,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阅读指示,做大量的阅读练习题,这会更加地增大学生对阅读学习的排斥情绪。

2.从教师方面分析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采用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过多的阅读知识,导致学生对阅读学习失去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阅读教学,他们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有些教师虽然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创新教学方式时,却无法探索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换汤不换药,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地实现深入的改革和创新,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发挥其教学价值,不能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意义

在阅读学习中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引导学生开展阅读高效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动力,也是增强小学语文实践性的前提,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从教育的角度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和价值,使得学生的阅读更加的自觉积极,有效地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并且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会在阅读学习中总结并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由此可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尤为重要,是保证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从学生方面分析,对于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得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调整自己的阅读状态,加深对文章的分析和探究,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实现阅读的教学价值,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1.通过话题或故事,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入话题或者故事的方式为阅读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工作。引入的话题或故事,需要结合实际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设定,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故事,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更多与乌鸦相关的科普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的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鸟类的内容,由这一话题自然而然地引入文章的学习主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乌鸦的特征,还会让学生对乌鸦的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相关的话题故事就像餐前的开胃菜,通过开胃菜来打开味蕾,而话题故事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好奇心。此外,教师还可以插入课外的小故事,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结合将要阅读学习的文章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来拓展与之相关的小故事,保证和文章的教学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这需要教师找到可以插入课外故事的切入点,防止偏离教学的主题。比如在学习《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时,课文中涉及“火柴”这一词语,可以联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外故事,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讲述故事可以展示故事的情感表达,活跃课堂的阅读学习氛围,增强课堂的代入感,有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故事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逐步地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事跡,结合生活中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拉近学生与阅读学习的距离,使得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因为教师本身的生活阅历非常丰富,遇到的有趣的事件很多,通过分享生活实际,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密切的联系。

2.通过简笔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如果运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只会告诉学生很多的阅读方法,还要让学生结合课后的问题开展自主阅读,或者给予学生关键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到一些阅读知识,但是会导致课堂的氛围过于紧张,并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能够在阅读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的阅读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简笔画可以增强阅读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美术潜能,将阅读中发生的故事、人物以及情节以绘画进行展示,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为了能够明确人物廉颇、蔺相如,可以通过简笔画来勾勒出人物的形象,进而可以增强阅读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实现高效的教学目的。

此外,在阅读学习中还会涉及很多不同的意境,意境作为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不可或缺的写作元素,特别是一些古诗词或文言文中虽然短短的几行字,却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不仅是因为古诗词当中包含很多的哲理性,同时还包含丰富的意境美。但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很少,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非常薄弱,没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只能通过文字的意思理解,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文字性内容透露的情感和意境很难进行深刻的感悟,这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并且还会制约学生的阅读学习发展。通过绘画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用绘画来勾勒出文章中涉及的意境,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包含的意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还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还要充分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文章包含的深刻感情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动画、音频的形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學情境,增强课堂学习的代入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思想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革命军人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4.通过角色表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本性活泼好动,对于一些实践类的内容有着强烈的兴趣,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增加教学模式,因为阅读本身比较安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阅读教学目标,组织以阅读内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增强对文章的情感体验。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可以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文章的记忆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一文章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包含的深刻寓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掌握这一故事情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组织角色表演,在课下进行自主排练,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进行表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得学生保持对阅读学习的兴趣。

5.通过比赛游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智力类的比赛游戏,这需要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自身对阅读知识的掌握能力取得游戏的胜利。通过这种智力类的比赛游戏可以使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也可以帮助语文阅读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法,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还可以充分地调动整体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在开展智力游戏比赛时,需要制定合适的比赛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确比赛规则。比赛内容一定要有较强的创意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比如可以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每个选择题有四个选项,而题目应该有一定的多样性,不仅包含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包含一些课外的知识,进而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想象力。制定比赛规则时,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划分成合理的小组,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比赛,教师可以作为游戏的裁判,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有效地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

6.家校共育,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提升阅读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养成阅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家庭当中也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使得学生真正地喜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如果自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使得孩子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实现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通过现代化的网络获取更多的阅读资源,并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开展亲子阅读。教师应该和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采用一致的教学方式,保持一致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掌握更多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还可以录制视频分享到家长群,让家长学习更多的亲子阅读科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开展家长会的方式增加小学生家长互相交流亲子阅读的经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明确阅读的重要意义。

7.营造书香文化,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作为小学校园,应该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工作,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得学生在阅读氛围的熏陶下,热爱读书,学会正确地读书。学校应该设有图书室,还要定期更新图书资源,包含各种各样的书籍,满足不同阶段小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更适合阅读一些绘本读物,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励志小说和文摘等书籍。学校还应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阅读交流会、朗诵会、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热情,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给予学生更多表现机会,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很多专业教育学者都在积极地研究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情绪,不断地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琴《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现状调查与提高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2] 梁建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论文。

[3] 欧惠燕《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4期。

[4] 杨富成《利用简笔画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的策略研究》,《新课程》2020年第51期。

[5] 袁嘉忆、崔梅花《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研究综述》,《内江科技》2020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文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