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同民
日常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解题方法的应用反复出错等。这需要教师运用数学微专题帮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下面笔者就数学微专题的使用原则谈一下个人理解。
把握时机,关注学情做好引导
数学微专题常应用于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大面积共性问题,测试中出现比较集中的失分现象,或理解数学概念中出现偏差的情况。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及时提出问题,经过备课组的讨论,完善数学微专题内容,选取合适的例题设计针对性练习。当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答疑解惑。但要注意,数学微专题不应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让学生主动思考。数学微专题要为学生学习做好引导。教师只有关注学情,把握时机,及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反馈,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才能最大化发挥数学微专题作用。
把握难度,浅显易懂重在应用
数学微专题的作用是解决疑难问题,剖析复杂的数学解题方法。学生普遍出现问题的地方必然是抽象难懂的地方。如果教师在数学微专题中用晦涩难懂的语言简单重复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则难以达到利用数学微专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微专题时,应以浅显易懂为原则,把关键问题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即可。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寻找其最近发展区,反复铺设转化归纳的台阶,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数学问题的典型解法,让学生在解题应用中加深理解,切忌急于求成。
把握角度,围绕中心准确简洁
数学微专题不应大而全,应该小而准。学生的学习难点多集中在解法步骤,教师在准确掌握学情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学生有疑惑的地方设计专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多角度进行解读,还可以把学生错误的解答过程进行剖析。但教师无论怎么组织专题设计,都应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如果把过多的内容完整展示出来,要求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学生找不到适合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微专题时要把握设计角度,做到准确简洁。
把握效果,及时检测关注反馈
教師在使用数学微专题后还要关注学生的后续反馈情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检测或调查。如:教师可以在作业或考试命题中命制针对性题目,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问题,当堂检查学生知识运用情况;可以在辅导时询问学生,掌握其落实提高的情况。教师针对反馈信息,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有利于巩固数学微专题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换代,且快捷高效的特点,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学习并及时做出调整,创新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