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选择不同管理实践策略的效果

2022-07-09 04:22王秋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

王秋红

郓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郓城 2747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突然发生且可能严重损害到社会公共健康的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等事件。多样性、突发性及广泛性为公共卫生事件所具备的条件,从而导致应急管理工作难度有所增加[1]。在“非典型性肺炎(SARS)”发生以后,我国进一步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行完善,着重增强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并对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展开制定[2]。但既往常规公共卫生管理实践策略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预案体系不完善和行动主体单一等。各个行政部门较为独立,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佳。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实践策略完善已经成为各疾控部门重要工作内容之一[3]。该文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就职于该疾控部门的5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选择不同管理实践策略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名工作人员就职于该疾控部门,男20名,女30名;年龄22~40周岁,平均(31.52±2.11)周岁;学历:专科28名,本科20名,研究生2名。

纳入标准:①工作人员无任何传染性疾病且按时接受健康体检;②工作人员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且中途均未退出。不同管理实践策略实施期间,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均无任何变动。

1.2 方法

对照组(2020年1—6月实施传统管理实践策略):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不定期对工作人员展开各项培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叮嘱工作人员注意仪容仪表和个人着装,按照相关规定佩戴防护服以及手套等物品;提供给工作人员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每月月底对工作人员本月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展开评估并考核,建立奖惩制度,考核结果与晋升机制挂钩等。

研究组(2020年7月—2021年1月实施综合管理实践策略):①准备工作。疾控部门需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对基本职责基础进行明确,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工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持续加强力度建设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队伍。②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疾控中心主任及书记担任,副组长则由中心副主任担任,各科所长为小组组员,领导小组协调、指挥及调动相应人员各项工作。③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分队。为保证各项应急措施切实落实,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制订的同时,还需组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小分队,随时待命对各类事件展开处理。④明确管理工作内容。为保证应急小分队成员和有关人员通讯畅通,均需配备通讯器材;由中心后勤科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和车辆使用管理,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状态,以使疫情处理需求得以满足;微生物及理化检验中心负责应急事件检测工作中试剂、标准菌株和培养基等重要物资的申购、验收及保管等工作;疾控所需及时准备及更新应急处理箱;食环所需负责准备及更新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及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所需的应急处理箱、防护用品及快速检测箱等;职放所需负责准备及更新放射污染事故及职业中毒应急处理中所需的快速检测箱以及应急处理箱和防护用品等;消毒所则负责对药械消毒。⑤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选派骨干力量参与应急工作培训,组织好对应急人员展开二级培训;邀请专家讲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技能及相关知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大型活动卫生防病具体工作内容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典型案例展开探讨;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分析防病形势以及通过实际工作情况模拟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年至少开展1~2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每年展开10~15次防控理论培训。⑥健全应急队伍保障机制。根据中心预案要求,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应急处置小分队并配备相应的器材及设备,提供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力保障;在政府部门帮助及支持下,加大力度解决应急队伍工作中所存在的实际困难,按照国家规定对贡献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表彰奖励。

1.3 观察指标

选用网上不记名方式,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对不同管理实践策略效果展开评价,其中包括心理安全氛围、工作支持量表、自我效能、离职倾向4项,其中心理安全氛围、工作支持量表和自我效能评分越高说明管理效果越佳;而离职倾向则与管理效果之间成反比。

选择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不同管理实践策略下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状况展开评估,量表中含有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和不满意(0~69分)3项内容。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选择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不同管理实践策略下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展开评估,而MBI共含3个维度22个评分项目,选择Likert7级评分法对每一项目进行计分,包括情绪衰竭(>19分则视为中度倦怠或者高度倦怠)、去个性化(>6分则视为中度倦怠或者高度倦怠)、个人成就感丧失(<39分则视为中度倦怠或者高度倦怠)。

评估不同管理实践策略实施下工作质量,含有文件书写、急救药品管理、特一级护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三基”考核以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值越高说明工作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管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工作支持量表评分、心理安全氛围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离职倾向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管理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管理效果比较[(±s),分]

组别工作支持量表心理安全氛围自我效能 离职倾向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3.82±0.71 4.39±0.82 3.716<0.001 3.04±0.51 3.42±0.31 4.502<0.001 2.51±0.45 3.06±0.72 4.580<0.001 2.67±0.65 2.01±0.27 6.631<0.001

2.2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工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情绪衰竭及去个性化分值均更低,而研究组个人成就感丧失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比较[(±s),分]

表3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比较[(±s),分]

组别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值P值26.67±7.16 18.26±8.13 5.489<0.001 8.16±4.22 5.19±1.57 4.664<0.001 33.44±7.25 42.34±10.27 5.006<0.001

2.4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工作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s),分]

表4 两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s),分]

指标对照组(n=50)研究组(n=50)t值 P值急救药品管理安全管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三基”考核健康教育知晓率95.52±2.24 92.86±2.65 96.58±1.78 91.98±1.24 92.48±2.31 94.89±2.31 94.99±2.21 92.78±2.26 98.76±1.45 96.31±1.05 98.21±1.01 95.44±2.09 96.05±2.01 97.14±2.02 97.02±2.12 94.15±2.16 8.586 8.558 5.632 10.068 8.244 5.185 4.687 3.099<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0.003

3 讨论

公共卫生问题不只是局限在卫生部门体系内部中,其与国家是否安全、社会是否持续稳定、经济是否均衡发展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极为重要,不仅可以促使运行效率提升,还可以做到全方面覆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因此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极为重要[4-5]。既往多选择传统管理实践策略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展开干预,管理效果不佳,工作人员对工作管理满意度并不高的同时,还极易导致工作人员产生职业懈怠感[6-7]。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工作支持量表评分、心理安全氛围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更高;研究组较对照组离职倾向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工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情绪衰竭及去个性化分值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个人成就感丧失分值则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管理实践策略主要包括将准备工作做好,明确每名工作人员具体职责,建立更加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8-9]。同时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进行构建,更加具有准确性且针对性地对工作人员各项工作进行调动[10-1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小分队,确保切实落实各项应急措施,保证疾控中心可以随时做好处理各项事件的准备[12-13]。明确管理工作主要内容,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头上,从而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对专业技术人员展开相应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保证工作安全性,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14-15]。建立健全的应急队伍保障机制,解决应急队伍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工作人员个人问题,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具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等。

综上所述,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选择综合管理实践策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应用效果明显提升,同时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满意度高,且职业倦怠感有所改善,疾控中心社会形象也随之提升。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