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质量建立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2-07-07 03:31:50卢舒颖杨阳刘宁
护理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婴幼儿证据文献

睡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 对机体生长发育、记忆巩固、能量利用等过程十分重要

。婴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时期, 如果此阶段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欠佳, 不仅会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迟缓,引发注意力、免疫力和认知能力受损,甚至会增加远期疾病的发病风险,如心血管疾病、II 型糖尿病和成年肥胖等

。研究表明

,中国0~5 岁婴幼儿中有25.08%~43.18%存在相关睡眠问题,例如,入睡困难、频繁夜醒和睡眠不足等,极大程度影响了婴幼儿及其照料者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0~5 岁是培养婴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时期

。 然而,中国大部分家长却并未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睡眠及规律作息的习惯, 缺乏科学管理婴幼儿睡眠的知识与技能

;加上目前国内尚缺乏基于最佳证据的系统、 全面的0~5 岁婴幼儿优质睡眠管理标准,此外,针对婴幼儿优质睡眠质量相关研究较少

。 因此,为帮助临床工作者及婴幼儿家长能够作出科学决策, 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资源,并结合我国儿科护理常规和实际情况, 对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质量建立及管理的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质量建立及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践依据。

1 方法

1.1 检索资源 按照“6 S”证据金字塔模型

,利用计算机检索Up to Date (临床决策系统)、BMJ 最佳实践(网 址 为https://bestpractice.bmj.com/info/)、Cochrane Library、 澳大利亚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INAHL、PubMed、 英国NICE (National Ins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官网、循证医学EBM(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数据库(网址为https://access.ovid.com/custom/cochrane/group_list_zh_hants.ht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 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中国临床指南网(网址为https://m.medlive.cn/guide)、世 界 卫 生 组 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官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理协会(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各国儿科学会及睡眠学会官网等数据库资源自建立至2021 年9 月的文献。 以“infant/ children/ young children/ pediatric/minors”和“sleeping/ sleep”为英文关键词,结合“clinical guideline/ clinic decision/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consensu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检索英文数据库;以“婴儿/儿童/儿科/未成年”和“睡眠/睡觉”结合“临床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Meta 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疗效观察/共识”检索中文数据库。 检索策略以PubMed 为例,见图1。

1.2 证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0~5 岁的婴幼儿;(2)研究内容涉及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质量建立及管理的文献;(3)研究类型为近5 年发表的临床决策、临床指南、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总结、专家共识;(4)发表语言为中、英文。 排除标准:(1)研究类型为计划书、报告书或摘要的文献;(2)信息不全、无法获取全文;(3)质量评价结果为低质量或低推荐的研究。

对于这些正史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民间叙事中几乎都有涉及或是镜像式呈现。而且,对于辽宁满族民众来说,这些真实发生的历史并非正史寥寥几笔的简单存在,也更非无关紧要的闲杂记录。相反,这是他们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日常,是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存在过的人生印迹。与上层官方记史相同,他们也有发出声音和记录历史的权利。于是,底层民众按照自己记录历史的原则和策略去呈现另一类口述历史。若是正史没有记录或是不便记录的,民间口承叙事要通过底层视角去记录;若是正史中有记录但不详实不全面的,民间口承叙事要对它进行弥补和较正。

1.3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指南的质量评价以AGREE II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AGREE II),即《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II》

为评价标准,此评价标准分为6 个领域,共23 个评价条目,此外,还包括2 个总体评价条目;每个评价条目从“很不赞同”到“很赞同”依次赋值1~7 分。 4名研究员对指南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计算每个领域得分的标准化百分比,即(实际分数-最低可能分数)与(最高可能分数-最低可能分数)比值再乘以100%。 最后,研究员根据最终计算结果进行推荐级别认定,通过比较≥60%的领域数目和≥30%的领域数目为评判标准, 例如,A 级推荐要求超1/2 领域数≥60%;B 级推荐则要求超1/2 领域数≥30%

。Up To Date 是基于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即通过筛选高质量证据,结合研究结论和高水平医生的经验给出具体的、科学的、有效的临床诊疗意见。 鉴于Up To Date 所纳入的证据等级及质量较高,2名研究员经过分析后, 将符合我国临床情景的证据予以纳入

。 系统评价的质量以AMASTAR(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AMSTAR)

为标准。随机对照试验和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以澳洲JBI 循证卫生中心开发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专家共识评价工具[13]为标准。

杨琳患乳腺癌,半年前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连成左面乳房也被殃及。半年来医生报告的都是好消息,全家以为杨琳乳腺上的癌细胞知难而退了,没想到是以退为进,暂时藏了起来,上个月医生再次报告坏消息,杨琳身上的癌细胞,向乳腺以外的部位转移了。

目前AGREE II 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要求由4 名研究员对临床指南进行独立评价最佳;因此,本研究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要求, 安排4 名接受过国内JBI 循证护理合作中心培训合格的研究员进行评定,其余文献质量评价由2 名研究员独立完成,确保文献质量评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由于评价条目的差异性可能造成研究偏倚程度的不同, 所以目前国际上不提倡依据条目得分来确定是否纳入文献, 而是根据研究员对文献的总体评价结果以判断是否纳入研究,且要求评价过程要透明、公开且可靠

。因此,鉴于AMSTAR 量表和澳洲JBI 卫生保健中心研发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专家共识评价工具暂未对文献进行明确的推荐标准,本研究小组将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总体质量确定是否纳入文献。

1.5 证据提取与汇总 经过筛选,纳入符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境且不超出我国临床工作者和社区卫生保健者工作权限范围内的证据; 删除与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建立及管理主题无关、 不符合我国儿科护理规程的证据内容。 针对纳入的文献,2 名研究员对证据进行初步提取与整合, 并严格遵循儿科专业用语进行证据描述,最终,根据澳大利亚JBI 证据预分级及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将证据分为5 个等级:Level 1~5;同时,按照研究设计的可靠性和严谨性分为A 级推荐(强推荐)和B 级推荐(弱推荐)。 如有争议, 将通过本院循证护理实践小组进行决议。最终通过研究小组讨论,整理归纳出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质量建立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以供临床决策参考。

1.4 证据质量评价过程 根据上述评价准则,2 名研究员对证据进行严谨的评鉴,以寻求最佳证据,评估内容包括证据质量及证据的FAME (feasibility,appropriateness, meaningfulness, effectiveness, FAME)属性, 即证据对我国临床实际情境的可行性、 适宜性、临床意义及有效性

。 如对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有不同意见,将通过本院循证护理实践小组进行讨论,再决定是否最终纳入该文献。 当不同来源的证据结论存在冲突时, 本研究优先考虑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证据级别较高、权威机构发表、无利益冲突的最新文献

2.2.3 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标准,Hall 等

撰写的文献质量评价为“不适用”的指标为“有无做到分配隐藏? ”,其他指标的结果均为“是”。 Paul 等

撰写的文献质量评价为“否”的指标为“研究对象有无被实施盲法?”和“结局评价者有无被实施盲法”,其他指标的结果均为“是”。 以上2 篇随机对照试验被本研究小组纳入。

2.2.4 专家共识的质量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标准,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

的所有评价指标结果均为“是”,准予纳入。

2 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通过计算机检索,本研究初步获取286 篇文献; 按照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首先剔除不符合文献270 篇;经过2 名研究员再次阅读,按照最新发表的权威文献优先纳入的原则,再剔除3 篇临床指南、1 篇临床决策及1 篇系统评价后,最终纳入文献11 篇

,文献的基本信息见表1。

2.2.1 临床指南的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5 篇临床指南

。 其中,A 级推荐4 篇,B 级推荐1 篇。 具体评价结果见表2。

2.2.2 系统评价的质量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标准,Bathory 等

撰写的文献质量评价为“不清楚”的指标是“灰色文献等发表情况是否在纳入标准中?”,其他指标的结果均为“是”。 Bryanton 等

撰写的文献质量评价为“不清楚”的指标是“纳入的文献内容和数据是否重复?”,质量评价为“否”的指标是“利益冲突是否被说明?”,其他指标的结果均为“是”。以上2篇系统评价均被本研究小组纳入。

小朋友们平常读到了好的文章,可以推荐给《美文品读课》,让更多的人来品读;好诗可以推荐给《好诗共读》;好书可以推荐给《小书架》。

为了能够获取数据表中的信息,需要在VC环境下调用API连接数据库,并对数据信息进行查询筛选,以获得进行实时动力学仿真所需的零件各类信息。SQLite提供了三种获取表中数据的方法,分别是:①执行查询,回调方式获得表中数据。②获取表查询,获得表中数据。③准备查询,获得表中数据。本文采用准备查询获得表中数据,实现信息的传递。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2.3 最佳证据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0~5 岁婴幼儿良好睡眠建立及管理的证据进行汇总, 最后从睡眠质量评估、睡眠计划建立、助眠药物干预、体力锻炼与活动、 睡眠健康教育和睡眠团队管理等6个维度进行了证据总结,最终汇总得到11 条A 级推荐证据,7 条B 级推荐证据, 共18 条最佳证据。具体见表3。

4年来,微型企业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共扶持创办微型企业8万余户,省、州(市)、县三级财政累计发放直接补助资金近2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8.75亿元,向小微企业发放服务券6474万元,向第三方服务机构发放服务补助400万元,带动就业44.7万人;吸纳社会投资247亿元,户均投资30.8万元;带动新注册私营企业37.8万户,新注册私营企业户数增长在全国连续处于领先地位,4年时间内增量已远超存量。

3 最佳证据描述

3.1 睡眠质量评估 婴幼儿睡眠问题是儿科医护人员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快速准确的睡眠问题筛查工具在婴幼儿日常检查或评估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及家长尽早发现婴幼儿睡眠问题,从而能够尽早干预以获得最佳疗效

。 目前, 国内尚无评估婴幼儿阶段睡眠相关问题的标准化问卷。 我国卫健委颁布的指南

推荐0~2 岁婴幼儿采用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3~5 岁儿童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 内容主要包括婴幼儿出生时的喂养情况、 睡眠情况、 父母的睡眠情况和家庭环境等方面, 但简明婴幼儿睡眠问卷没有提供明确的评分系统及界值,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研究

表明,由于各个睡眠问题筛查或评估问卷的参考标准和侧重点不同,所得出的婴幼儿睡眠问题发生率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且我国婴幼儿睡眠问题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和地区特征,如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睡眠问题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西部地区患病率高于华南及其他地区。 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我国婴幼儿睡眠问题的特征, 有针对性地采集婴幼儿睡眠史, 并选择恰当的睡眠问题筛查工具以更准确评估婴幼儿睡眠质量。

3.2 睡眠计划建立 婴幼儿期是培养良好睡眠习惯和促进睡眠发展的重要时期, 建立科学有效的睡眠计划可有效降低儿童早期睡眠障碍发生率, 有利于宝宝养成独立睡眠及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 根据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特点,本研究从睡眠时频、睡眠环境、睡眠习惯和睡眠仪式等4 方面总结了9 条证据。其中, 大部分国家指南和研究认为父母应尽早培养婴幼儿独自入睡的能力。据Jiang 等

研究,选取“同屋不同床”或“单独房间睡眠”方式的婴幼儿睡眠焦虑问题较少,夜晚睡眠质量较高,这与我国郭媚瑶等

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Jiang 等

的研究还显示中国大部分家长并未重视培养婴幼儿独立睡眠的能力。 数据

显示我国0~5 岁婴幼儿与父母同床合睡占比高达62.48%。 尽管这种睡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家庭亲密感, 但父母的作息时间和睡眠习惯可能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睡眠习惯, 对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如晚睡所带来的睡眠时间不足,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 另有研究

表明中国家长往往喜爱采用喂奶、拍打或摇晃等婴幼儿入睡方式,这会使其产生依赖, 外部诱导条件一旦消失后容易导致宝宝入睡困难而造成失眠。因此,临床工作者和社区卫生保健者要积极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抚育模式、掌握正确的婴幼儿入睡方式,建立个体化的睡眠计划,促进婴幼儿尽早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3 助眠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并不是治疗婴幼儿失眠等睡眠问题的一线治疗方法, 临床利用药物治疗婴幼儿失眠问题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 当婴幼儿存在躯体或精神障碍时, 需要在采取行为干预的基础上辅以药物干预, 但对于发育正常且其他方面健康的失眠婴幼儿, 当其睡眠问题可能会使家庭陷入危机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时,为了减轻照料者的负担,使其更有精力实施行为干预治疗, 当实施4 周及以上的常规行为干预无效后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干预。 褪黑激素作为目前治疗婴幼儿失眠的常用非处方药, 证据表明其对婴幼儿入睡型失眠有效且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尤其适合特殊儿科人群如孤独症患者, 且通常耐受性良好。 然而, 目前临床治疗婴幼儿睡眠用药依据多基于来自成人患者的临床试验和临床医师用药经验, 针对性证据较少。因此,临床医师应在权衡药物干预对婴幼儿及其家庭带来的利弊后尽量选择恰当的药物干预方式。

由此,根据上述参数可以预测3 min、6 min、9 min、12 min的降雨强度、液态水含量和风速。

3.4 体育锻炼及活动 有研究表明

,更多的户外活动和中高等强度运动可能与婴幼儿优质睡眠结局有关,特别是婴幼儿在每天下午接受户外太阳光照射可以帮助机体调节褪黑素分泌, 规律生理昼夜节律,从而改善夜间睡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抑制大脑分泌褪黑素,导致过度兴奋,导致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睡眠情况的发生,给婴幼儿的睡眠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和美国睡眠医学会

建议儿童卧室内不应设置任何电子设备,也提倡在睡前婴幼儿不应接触电子屏幕,以减少婴幼儿的屏幕使用及久坐时间,推荐通过睡前刷牙、讲故事等方式替代睡前屏幕使用,并根据不同年龄段设计了体育锻炼时间、强度及屏幕使用时间,以促进婴幼儿夜晚睡眠质量。

3.5 睡眠健康教育 Bryanton 等

的系统评价指出对父母进行婴幼儿睡眠健康相关知识教育有助于提升婴幼儿夜晚连续睡眠时间,促进婴幼儿优质睡眠。家庭作为婴幼儿生活的主要居所, 其睡眠质量不可避免受到父母行为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如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夜醒次数存在差异, 可以先观察以确定孩子是否存在某些需求后再做处理; 当父母缺乏正确的睡眠卫生保健知识时, 往往会给予过多不必要的干预,甚至打断婴幼儿正常的睡眠,反而影响婴幼儿的睡眠生态。相反,家长对睡眠问题关注不够全面也会影响婴幼儿睡眠质量。 研究

表明,我国家长更关心夜醒、打鼾、遗尿和磨牙等睡眠问题,但对睡眠时长和规律作息时间问题的关注度较少, 例如我国学龄前儿童家长重点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 往往容易忽略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由于精神处于长期兴奋的状态,间接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的问题。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加强父母对婴幼儿睡眠卫生保健的相关指导,全方位打造婴幼儿健康睡眠环境。

3.6 睡眠团队管理 婴幼儿优质睡眠的建立往往需要多方齐力协作,包括儿科医师、睡眠专家、精神科医师、临床护士、照料者及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等。婴幼儿出生后多由父母作为直接照料者,而大部分父母常缺乏科学抚育经验,因此,临床工作者和社区卫生保健者的有效介入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临床医护人员可以帮助家庭制定个体化的婴幼儿优质睡眠计划,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指导父母科学应对婴幼儿睡眠问题,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进一步提升婴幼儿睡眠质量。如条件允许,还可以与家庭照料者合作,制定并建立婴幼儿睡眠档案,进行婴幼儿睡眠质量追踪和监测。同时,临床医护人员要充分掌握转诊指征,如婴幼儿出现失眠合并躯体、 精神或神经发育障碍、失眠伴明显的日间嗜睡和其他常规手段不能解决的睡眠问题,及时将婴幼儿转诊至睡眠门诊,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及时有效的睡眠干预

。 在不违背证据决策者、婴幼儿及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应用最佳证据

[1] Tikotzky L, De M G, Har-T J, et al. Sleep and Physical Growth in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J].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010, 19(1):103-110. DOI:10.1111/j.1365-2869.2009.00772. x.

[2] Fusz K, Ritecz B, Balogh B, et al. Sleep Habits Among Preschool- and Schoolchildren[J]. Ideggyogyaszati Szemle,2019,72(7-8):264-272. DOI:10.18071/isz.72.0264.

[3] 王念蓉,叶亚.婴幼儿夜晚睡眠模式发展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4):350-354.

[4] Kaczor M, Skalski M. Treatment of Behavioral Sleep Proble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Literature Review [J].Psychiatria Polska, 2016, 50(3):571-584. DOI:10.12740/PP/41294.

[5] 魏蜀颖.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6):686-688.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8.06.020.

[6] Mindell JA, Williamson AA. Benefits of a Bedtime Routine in Young Children: Sleep, Development, and Beyond[J]. Sleep Med Rev,2019,40:93-108.DOI:10.1016/j.smrv.2017.10.007.

[7] 郭媚瑶,谢传波,赵艳丽,等.学龄前儿童睡床方式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27(1):37-41.DOI: 10.11852/zgetbjzz2018-0936.

[8] 王曼丽,常新蕾,安琳,等.北京市海淀区2~3 岁儿童睡眠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6):613-616. DOI:10.11852/zgetbjzz2018-1402.

[9] Dicenso A, Bayley L, Haynes RB, et al. Accessing Pre-appraised Evidence: Fine-Tuning the 5S Model. into a 6S Model[J]. Evidence-Based Nursing,2009,12(4):99. DOI:10.1136/ebn.12.4.99-b.

[10] Brouwers MC, Kho ME, Browman GP, et al. AGREE II:Advancing Guideline Development, Reporting, and Evaluation in Health Care[J]. Prev Med, 2010,51(5):421-424.DOI:10.1016/j.jclinepi.2010.07.001.

[11] 卢舒颖,刘宁,魏璐华,等. 产后出血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 2020, 27(12):18-22. DOI:10.16460/j. issn1008-9969.2020.12.018.

[12] Shea BJ, Grimshaw JM, Wells GA, et al. Development of AMSTAR: 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J]. BMC Med Res Methodol,2007,7:10. DOI:10.1186/1471-2288-7-10.

[13] 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JBI). Critical Appraisal Tools[EB/OL].[2020-12-10].https://joannabriggs.org/research/critical-appraisal-tools.html.

[14] 朱政, 胡雁,周英凤,等. 推动证据向临床转化(五)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文献质量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1):996-1000. DOI:10.16821/j.cnki.hsjx.2020.11.009.

[15] 周英凤,胡雁,顾莺,等. 促进基于证据的最佳实践,持续改进临床质量[J]. 护理研究,2016, 30(12):4432-4434.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35.025.

[16] 王春青,胡雁. JBI 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64-967.DOI:10.16821/j.cnki.hsjx.2015.11.002.

[17] Owens AJ. Behavioral Sleep Problem in Children [EB/OL].(2020-08-18)[2020-12-10].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behavioral-sleep-problems-in-children.

[1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Sleep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EB/OL]. (2019-06-28)[2020-12-10]: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1170/.

[19]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Healthy Sleep in Children [EB/OL]. (2017-09-20) [2020-12-10]: https://www.thoracic.org/patients/patient-resources/resources/healthy-sleep-in-children.pdf.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0 岁~5 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EB/OL]. (2017-10-12)[2020-12-10]:http://www.nh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7/10/20171 026154305316.pdf.

[2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促进研究协作组.中国婴幼儿睡眠健康指南[EB/OL].(2014-09-17)[2020-12-10]. https://guide.medlive.cn.

[22] Registered Nurses’ Asscociation of Ontario. Working with Families to Promote Safe Sleep for Infants 0-12 Months of Age [EB/OL]. (2014-08-25) [2020-12-10].https://rnao.ca/bpg/guidelines/safe-sleep-practices-infants.

[23]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Pediatric Populations: 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J].J Clin Sleep Med,2016, 12(6):785-786. DOI:10.5664/jcsm.5866.

[24] Bathory E, Tomopoulos S. Sleep Regulation, Physiology and Development, Sleep Duration and Patterns, and Sleep Hygiene in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age Children[J].Curr Probl Pediatr Adolesc Health Care, 2017, 47(2):29-42. DOI:10.1016/j.cppeds.2016.12.001.

[25] Bryanton J, Beck TC, Montelpare W. Postnatal Parental Education for Optimizing Infant General Health and Parentinfant Relationships[J]. Cochrane Datebase Systematic Review, 2013(11):CD004068. DOI:10.1002/14651858.CD0040 68.pub4.

[26] Hall AW, Moynihan M, Bhagat R,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Sleep Quality, Fatigue, Cognitions About Infant Sleep, and Parental Depression Pre and Post-intervention for Infant Behavioral Sleep Problems[J]. BMC Pregenancy Childbirth, 2017, 17(1):104. DOI:10.1186/s12884-017-1284-x.

[27] Paul MI, Savage SJ, Frasca AS, et al. INSIGHT Responsive Parenting Intervention and Infant Sleep[J]. Pediatrics,2016,138(1): e20160762. DOI:10.1542/peds.2016-0762.

[28] Mindell AJ, Gould AR, Tikotzy L, et al. Norm-referenced Scoring System for the Brief Infant Sleep Questionnaire-Revised (BISQ-R)[J]. Sleep Medicine,2019,63:106-114.DOI: 10.1016/j.sleep.2019.12.012.

[29] Li SH, Jin XM, Yan CH, et al. Bed-and Room-Sharing in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with Sleep Behaviors[J]. Sleep Medicine, 2008, 9(5):555-563. DOI: 10.1016/j.sleep.2007.07.008.

[30] Chen XR, Zhong LK, Chen YH.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Sleep Problems Among Children in Mainland China: 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ic-analysis[J]. Sleep Medicine,2021, 83:248-255. DOI:10.1016/j.sleep.2021.04.014.

[31] Jiang YR, Chen WJ, Spruyt K, et al. Bed-sharing and Related Factors in Early Adolescents[J].Sleep Medicine,2016,17(1):75-80. DOI:10.1016/j.sleep.2015.08.022.

[32] 杨芳,林青敏,王广海,等. 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及其对睡眠结局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 26(6):602-605. DOI: 10.11852/zgetbjzz2018-26-06-07.

[33] Sun WQ, Li XS, Jiang YR, et al. A Community-based Study of Sleep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Infants and Toddlers[J]. J Clin Sleep Med, 2018,14(6):977-984. DOI:10.5664/jcsm.7164.

[34] Janssen X, Martin A, Hughes R A, et al. Associations of Screen Time,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Sleep in Under 5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leep Medicine Research, 2020,49:101226. DOI:10.1016/j.smrv.2019.101226.

[35] 卢舒颖,刘宁,廉民学,等. 糖尿病患者急性卒中后血糖监测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 护理学报,2021,28(15):42-47.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15.042.

猜你喜欢
婴幼儿证据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健康管理(2017年4期)2017-05-20 08:17:06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0:48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 13:45:22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