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东营市中医院,山东东营 257055
糖尿病属于常见性疾病, 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糖尿病发病机制由于遗传因素影响及机体代谢异常等综合征相互影响导致糖尿病疾病发生[1]。临床上主要将糖尿病分为1 型糖尿病及2 型糖尿病或者妊娠期糖尿病、其他类型等糖尿病[2]。 糖尿病具有治愈难等特点, 尤其1、2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胰岛素注射以及药物进行治疗[3]。而2 型糖尿病患者中属于成人发病类型糖尿病,患者中大多为中老年人[4],且血糖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累及患者多处器官, 导致枢神经系统引发神经异常等情况发生[5]。 2 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开始出现睡眠障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6]。 所以该研究随机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1 月该院收治的9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在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9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 例。 对照组年龄45~70岁,平均(55.50±3.10)岁;男 20 例,女 25 例。 观察组年龄 43~70 岁,平均(54.20±3.07)岁;男 18 例,女 27例。 两组性别、 年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通过东营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患者及家属都签署知情同意纸质文书。
纳入标准:患者均存在2 型糖尿病;出现睡眠障碍及血压水平持续升高疾病症状; 无精神疾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做过胰腺切除手术治疗及重型尿毒症患者。
参照其他文献制订调查问卷,经过审阅和修订,制订护理方案。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并详细记录,指导患者常规用药及胰岛素注射,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量。 健康知识宣传及相关护理知识讲解,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及饮食管理[7]。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医护人员成立小组。对成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均选择有相关护理经验或具有较为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成员,并共同制订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优质有效护理[8]。②环境优化护理干预。 由于患者情绪原因选择播放音乐方式进行舒缓心情,并分散注意力[9]。 需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及年龄区分并进行分房护理,对其播放不同音乐,有效缓解压力后,音乐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升[10]。 ③对患者心理疏导。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予以记录并有效沟通。 通过语言鼓励后树立患者治疗信心, 确保患者在护理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讲解,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对医护人员信任,不仅可促进护理依从性,并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11]。 ④健康指导。 对其讲述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宣讲及并发症危害,告知患者控制血糖平稳及健康锻炼的重要性。 如何日常对血糖控制,合理进行规划生活习惯,提升自我效能。⑤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制订饮食规划表,针对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制订护理饮食, 要求患者定量饮食,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所提供能量占据总量的55%左右,且保证蛋白质摄入,比例在20%左右即可,脂肪占比为25%左右, 并尽量减少患者反式脂肪酸摄入情况。 并确保饮食规律性,以少食多餐为标准,保证饮食多样化,充分补充多种维生素[12]。 ⑥血糖控制。 通过饮食护理及药物, 对血糖进行合理有效控制,针对每位患者的血糖值,进行饮食量及用药量的规划,在规定期限使其血糖值稳定或达标。⑦运动护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制订运动时间及运动范围,在其运动过程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免疫功能,更有利于血糖平稳,提升睡眠质量[13]。 运动项目主要包括快走、慢跑、打球、骑车等运动方式,有效增强下肢肌肉锻炼,缓解肌肉萎缩症状。
①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单项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提升[14]。 ②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单项满分为12 分,分值越低则表示睡眠质量越好[15]。 ③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 以餐前标准血糖分值为5.00~7.50 mmol/L为标准范围, 餐后 2 h 血糖 7.8~10.00 mmol/L 为标准范围,分值低表示血糖水平恢复较好[16]。 ④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60 分以下为不满意,60~90 分为基本满意,90 分以上为十分满意[17]。总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应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86.26±4.87)分、(86.24±2.34)分、(86.43±5.21)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认知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情感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71.41±3.03 71.37±3.15 0.058 0.954 82.55±4.23 86.26±4.87 3.638〈0.05 71.99±2.31 72.10±2.34 0.212 0.833 83.13±3.38 86.24±2.34 4.785〈0.05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72.46±3.87 72.90±3.45 0.537 0.593 81.96±3.63 86.43±5.21 4.452〈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观察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护理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mmol/L]
组别 餐前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餐后2 h 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9.41±1.03 9.37±1.15 0.058 0.954 8.55±1.23 6.26±1.27 3.638〈0.05 13.01±2.31 12.96±2.34 0.212 0.833 9.43±1.38 7.24±1.14 4.785〈0.05
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9.12±2.31 8.92±2.42 0.052 0.901 3.25±4.45 6.12±5.22 5.978〈0.05
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失眠症状为常见疾病表现症状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严重下降[18],由于长时间睡眠障碍困扰,部分患者开始出现身体乏力现象及注意力、 记忆力严重减退[19]。 临床上数据显示,2 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失眠症状较多[20]。 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不能治愈,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 需要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治疗[21],不仅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且对身体器官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患者产生抑郁或焦躁心理情绪,同时也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22]。
2 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本身影响睡眠时间, 身体免疫功能出现下降情况, 对患者中枢神经递质产生一定影响[23]。 充足睡眠可有效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改善大脑周围神经系统, 并能改善身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具有促进性作用[24]。 在中医角度讲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中, 通常由于过度劳累及饮食不规律等情况发生失眠症状,并属于阴衰阳盛现象,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脏腑进行调节, 促进阴阳平衡来改善睡眠[25]。 在大部分失眠患者中发现血糖水平不稳定,并严重影响身体代谢功能,甚至患者由于长时间睡眠不足导致精神障碍、幻觉、幻听等情况,对患者生命及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6]。 因此实施优质护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改善具有良好效果。
以上研究证明, 实施优质护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改善及睡眠质量改善具有良好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影响患者预后。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 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 证明优质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明显提升。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良好, 有效影响患者预后。 在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需要采取针对性护理,及时有效护理,避免遗漏现象发生[27]。 对出院患者制订合理控制血糖、稳定睡眠质量方案,确保出院后合理规划饮食等。
综上所述, 实施优质护理对2 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血糖水平稳定具有显著效果, 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