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味拔毒散外用联合火针加艾灸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皮损的影响

2022-07-06 02:20吴飞文邓芸梦黄杨玉鑫
临床护理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火针水疱疱疹

吴飞文 邓芸梦 黄杨玉鑫 蔡 云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疾病,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因幼时患水痘以致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长期于体内潜伏,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潜伏的病毒会再次激活,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1]。带状疱疹发病后患者常以神经痛、簇集性水疱等症状为主,肋部、胸部均为高发部位,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疼痛不断加剧,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较大困扰[2-3]。目前,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多采用常规的营养神经、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虽能缓解患者疼痛,减轻症状,但一经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整体效果并不理想[4]。传统医学将带状疱疹纳入“蛇串疮”、“蛇丹”等范畴,中医学根据其病机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能够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探讨二味拔毒散外用联合火针加艾灸疗法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皮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0例。纳入标准:(1)西医符合《皮肤性病学》[5]内相关诊断;(2)中医符合《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6]内相关内容;(3)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 2周内使用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抗病毒类药物治疗;(2)存在视听障碍或精神异常,无法进行正常交流;(3)不耐受本研究治疗方案;(4)伴有恶性病变或脏器功能衰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2~84岁,平均(61.73±5.86)岁;体重41~83kg,平均(67.32±4.91)kg;病程1~5d,平均(2.51±0.39)d。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4~85岁,平均(61.98±6.04)岁;体重41~85kg,平均(67.71±5.15)kg;病程1~6d,平均(2.64±0.4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TDP烤灯外治,对病灶处进行照射治疗,持续照射20min,1次/d,观察水疱情况,对于未破的水疱进行抽疱。观察组采用二味拔毒散外用联合火针加艾灸疗法。(1)二味拔毒散外用:根据患者病灶大小在陶瓷碗中倒入适量的二味拔毒散(由明矾、雄黄自制而成),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搅拌,顺时针缓慢拌匀,调成糊状,搅拌时间以3min为宜,将药糊涂抹于病灶及其周围。火针治疗后不可涂抹于水疱处,并于水疱干涸后停止使用,1次/d。(2)火针:患者仰卧于治疗床,对病灶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点燃酒精灯,手持粗火针,针柄长40mm,直径0.8mm。将针头置于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针头呈红白后向疱疹中央迅速刺入,操作需准确、快速。根据患者具体病灶数量,每次针刺3~5个病灶,每个病灶针刺2次,对较大、早发的疱疹先进行治疗。针刺后将疱液挤出,并按压30s,使用酒精消毒,待患者无疱疹、无疼痛后即可停止治疗。(3)艾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病灶处及所处神经节段区域进行熏灸,上下左右的缓慢移动,治疗20min,每日与火针同步一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0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皮损情况。(1)治疗效果判断标准[6]:经治疗后疼痛症状消失,疱疹消退范围>80%为显效;经治疗后疼痛症状得到缓解,疱疹消退范围在50~79%左右为有效;经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甚至加重,疱疹消退范围<50%或疱疹范围增加为无效。(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d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重。(3)皮损评估指标:记录两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与脱痂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较 (分,

2.3 两组皮损评价指标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皮损评价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带状疱疹高发于春秋季节,具有较高的亲神经性,发病后患者症状严重,常伴有剧烈神经痛,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后遗神经痛,对患者危害更大,因此临床需及时施治[7]。随着医学快速发展,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较多,但如何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发生仍是临床研究的重难点[8]。止痛、抗炎、抗病毒是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手段,与营养神经并称为治疗四部曲,能够减轻疼痛,缓解水肿与炎症,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9]。但西医治疗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药物作用时间短,停药后易复发,且西药不良反应较多,药物安全性备受争议,临床需寻找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发生的主要病机为肝胆湿热、脾湿内蕴,受风、热、邪入侵,复感火热邪毒后浸淫肌肤所致[10]。水疱由湿热浸淫肌肤形成,红斑有热毒蕴于血而致,疼痛则由湿热阻滞经络而得,故治疗应遵循清热解毒止痛的原则[11]。二味拔毒散外用、火针以及艾灸均为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可起到消肿止痛、祛邪解毒、行气活血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损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二味拔毒散外用联合火针加艾灸疗法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皮损恢复时间。其原因:二味拔毒散由明矾、雄黄组成,前者味酸涩,性寒,归肺脾肝经,可起到燥湿止痒、解毒杀虫之效;后者味辛苦,性温,归肝胃经,可起到解毒散结、破血祛瘀之效。明矾、雄黄一温一寒,联合使用时能够活血止痛、杀虫疗疥止痒。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二味拔毒散能够抗菌、抗病毒,对多种细菌均能抑制,外用时涂抹于患处还能发挥收敛作用,强力凝固蛋白质,加快皮损愈合,快速减轻疼痛[12]。火针是一种较为独特的针灸方法,可同时发挥针、灸的双重作用,通过针刺对局部起到刺激作用,而加热后使用又具备灸法的温热效果。火针治疗可使局部气血运行加快,正气充盛,祛毒排脓效果较好;此外,还有引气与发散的功效,外散火热邪毒,达到祛邪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适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13]。火针直刺病灶可直达病灶基底部,针刺的机械性刺激与火热灼伤刺激均能加快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耐痛阈,使神经兴奋性降低,快速消除水疱,修复受损皮肤。艾灸通过点燃艾柱熏熨相应部位,进行温热刺激,艾叶具有消毒效果,能够抑制并杀死多种致病菌,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优势[14]。艾灸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排泄病毒,对病毒寄居的环境进行破坏,使疱疹干燥、结痂,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加快疱疹愈合恢复。

综上所述,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二味拔毒散外用联合火针加艾灸疗法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皮损恢复时间,可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火针水疱疱疹
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进展
贴麻后火针剥除术治疗甲周疣*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夏季警惕汗疱疹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说说“上火”那些事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火针加艾灸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