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提高耐力素质

2022-07-06 05:25:33赵明旭
当代体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跳绳耐力

赵明旭

在高校教育之中,随着运动项目的不断创新,在运动员运动训练的过程之中,耐力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跑步训练的灵活应用”“趣味体育游戏的应用”“篮球活动的有效开展”“跳绳训练的灵活应用”“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日常体育训练的坚持”“小组合作竞争式练习”“课外体育丰富活动”这八个方面入手,针对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提高耐力素质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耐力素质练习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训练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远离疾病和肥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科学实验表明,长期进行耐力素质训练可以使神经兴奋与抑制,传导与反应等机能都得到明显加强与改善;可以使人的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同时还可以使人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耐力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有利于的。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耐力素质的训练并不重要,教师对于耐力素质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耐力素质只存在于表现层次,严重阻碍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任课教师在实施和开展教学任务时,要转变教学观念,清晰地认识到耐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且要进一步强化耐力素质的练习,加强对其作用的认识与把握,采取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耐力素质的练习,进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任课教师还可以通过篮球训练、跑步训练等不同的活动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在反复的训练和练习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们要充分认知导致现在不良现状的原因,在引导期间,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良好理念,这样青少年的耐力素质才能得到提升和强化,才能实现为国家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 跑步训练的灵活应用

跑步训练是提高学生耐力训练最为常见的训练方式,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办法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跑步训练持抵触心理,每每当大家一起参与到跑步训练时,总会有一些学生装病,所以这些学生的耐久素质十分低下,甚至不能独立完成操场的跑步。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跑步训练小组划分为两个小组,对于耐久素质低下的学生完成基础跑步训练,对于耐久素质较好的学生完成全部的跑步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对于跑步训练的恐惧心理。

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跑步训练之中,每个小组的人数为3-5个人,小组围绕操场跑仅以不掉队为要求也可以在锻炼意志力方面有所收获。相比以上两种单纯考验耐力的跑步方式,教师也可以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尝试,即训练学生对速度的把控。这种跑步方式是以切换速度强化学生对速度把控能力的——直道变弯道的变速,弯道再回到直道上的变速(加速或减速)。如此,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之下,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其耐久素质也会得到提升,

2 趣味体育游戏的应用

如果说常规的训练可能会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体育课堂中的“形散神不散”——变相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便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融入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在体现教学方法新颖多元的同时使得学生更愿意自主训练。基于此,任课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趣味的体育游戏,来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之下锻炼耐力素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体育长跑的教学,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人物,包括警察和小偷的人物,又或者是扮演奥运会火炬手,通过寻找火炬、点燃火把等,来成立长跑的场景。那么,在学习太极拳时,任课教师可以设立学生对拼的场景,以武侠电影为依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使得教学变得更为趣味。通过情景的设计,学生开始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角色,一边在对台词,一边在练习长跑动作,大家看起来兴奋极了,教学效果也十分可观。看得出来,学生十分喜欢游戏化的体育教学,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安排之下,不自觉地锻炼自我,从而实现强化学生耐久素质的目的。最终,任课教师给予学生学习的评价和鼓励,促使学生在日后的体育课堂之中更为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进而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

3 篮球活动的有效开展

篮球是一项人数要求不高,体验很有趣的运动,很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不论是运球还是带球过人,投篮都可以让学生找到其中的乐趣。高校更是不乏一些篮球好手,运球灌篮可以说是十分轻松。但是尽管看起来容易,篮球运动中对体能的考验不小。如果利用篮球展开耐力素质训练,强度和趣味性一定都十分符合高校学生的需要。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篮球场地上让学生运球跑步,还有在操场上的运球追逐、躲避、让拒,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热情不减,仅有少数同学感到累,收到了极好的训练效果。

像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篮球竞赛,学生以队伍的方式参与其中,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的目标是在对方篮球得分,并阻止对方得分。教师充当裁判,以一小时为期限,一小时之中得分最高的队伍获取,得分最低的队伍输掉比赛,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像跑圈、打扫操场等,反之得到比赛胜利的队伍就可以得到奖赏,像赢得奖杯、奖金等,来激励学生重视对于耐力素质的提升。如此,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篮球活动之中,学生的耐力素质也在悄悄提升,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4 跳绳训练的灵活应用

跳绳也是学生锻炼耐力素质的有效方式,且动作十分简单,学生只要加以重复就可以锻炼耐力素质。基于此,任課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到跳绳训练之中,还可以设计趣味刺激的跳绳教学内容,比如单腿跳、双腿跳、花样跳等,学生可以相互比赛,比一比谁跳绳的次数较多,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传递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不仅对于反应能力是一种锻炼,更是学生耐力素质的一种锻炼。

小组A双腿跳、单腿跳、分腿跳;小组B团身跳、后腿弯曲跳、蹲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参与到不同的小组。教师给予学生5分钟的时间,将两个小组学生的跳绳次数进行对比,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训练。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集体跳绳,集体跳绳则是同单人跳绳相比更注重学生反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首先我们要寻找一根长且粗的绳子,要求两个学生甩绳,其他的学生依次参与其中,只要学生没有碰到绳子就可以顺利进行;集体跳绳也可以增添难度和趣味,比如拿到娃娃、花式跳绳、单腿挑战等,依次来激发学生的训练意识和动力。如此,在跳绳训练之下,学生的耐力素质一定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

5 丰富多样的体育竞赛

想要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光是依靠各式各样的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在竞赛之中提升和磨炼耐力素质。这样,学生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竞赛之中,不仅会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乐趣,还能从中感受到喜悦感,提升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好感,自然学生的耐力素质也会得到提升。

如教师带领学生参与马拉松长跑竞赛,全程距离为42.195公里,学生需要拥有足够强的意志力和充足的体力,才能完成马拉松的长跑,在这一过程之中也是锻炼学生耐力素质的最佳时机。同时,学生在参与马拉松长跑竞赛时还可以了解到体育知识,如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为什么是42.195公里呢?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其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与“计划式运动”竞赛,来帮助学生提升耐力素质。早起绕着小区跑2公里,微微出汗既可;在8点时准时吃饭,吃完饭后进行歇息再和家长、同学一起运动,也可以去健身馆一起运动……三在吃过晚饭后,要围绕广场快走两圈,锻炼到身体发热即可,等到身体适应后再增加运动量;四在网上冲浪,学习耐力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等。当学生可以按照计划全部完成时,学生才能获取竞赛的胜利。

6 日常体育训练的坚持

学生的耐力素质不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教学,而是需要学生自觉坚持和维护的。因此,教师要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激发,比如对于日常坚持训练的学生加以鼓励,还可以树立榜样意识,以此来给予学生日常训练的动力和勇气。

如在教学“篮球运动”时,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到动作方法;双手胸前投篮,双手握球在胸部以上高度在肩部附近……随即,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练习任务,还可以组织小组相互比拼,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更加熟练、标准、流畅,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欲望,有效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奠定基础。再者,任课教师对于积极训练、积极互动的学生加以表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且对于耐力素质有明显提升的学生加以表扬和鼓励,以便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次,教师还可以对于日常保持训练的学生树立榜样意识,引导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这样就很容易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了。除外,学生还可以自觉制定提升自我耐力素质计划,以此来激发自我更为努力地运动。比如通过晨跑、夜跑、跳绳、举杠铃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我,还可以向自我灌输运动的好处,像可以强身健体,使得自身远离疾病和肥胖……制定的计划:早晨起来后,外出先跑跑步,将身体跑到微热就行,作为每天早晨锻炼活动前必须的准备事项;二是做做广播体操,或者学习简单的武术……

7 小组合作竞争式练习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期间,小组合作收益低下,学生不是在小组之中嬉戏玩闹,就是在小组之中闲谈,毫无学习兴趣,所以学生的体质就很难得到提升,进而学生的耐力素质也无法得到提升。基于此,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交谈、探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竞争欲望,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小组之中积极训练,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还能在小组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自身素质的不断强化打好基础。

如在教学“篮球运动”时,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到动作方法;双手胸前投篮,双手握球在胸部以上高度在肩部附近……随即,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合作完成练习任务,还可以组织小组相互比拼,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动作更加熟练、标准、流畅,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欲望,有效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奠定基础。再者,任课教师对于积极训练、积极互动的学生加以表扬,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果然,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学生们纷纷投入到训练之中,不自觉完成了强化自身耐力素质的目的,还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技能,这为学生后续真正提升体质打好基础。

8 课外体育丰富活动

要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关键还在于学生的本身。学生应该树立随时随地运动的良好观念,即“体育生活化”观念。然而,由于学生的运动意识缺乏,学生自然对于运动毫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活动课堂,如健美操、武术操、篮球教学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及时的鼓舞和表扬,对于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学生及时伸出援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奠定良好的条件支持。

如任课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之中积极学习、共同进步。随即,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不一,有练习游泳、滑冰、自行车、爬山等。其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强化学生的耐力素质,教师可以将活动设计得更为有趣、新鲜,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像a小组的学生统一参与了篮球活动,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参与了篮球比赛,随即又统一带领学生参与篮球竞赛,整个的活动流程是十分紧张刺激的。比赛规则: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投球入筐次数最多,小组即为获胜。当小组成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或者投球入筐次数较少,则競赛失败,赢得竞赛的小组,有机会获得教师所颁发的运动奖杯。另外,b小组参与了滑冰活动,首先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滑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耐力跑项目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的耐力素质需要得到训练和提升,这对他们发展身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次,虽然跳绳训练、跑步训练都对于学生的耐力素质有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教师还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加以设计,以便获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另外,在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时,任课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还要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和关注,克服学生训练的恐惧,提升学生训练的体验,使得学生对于训练时刻保持较高的热情和较好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中得到提升和发展,才能够提升自身耐力素质,获取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和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跳绳耐力
倍耐力P Zero Elect原配超高性能极氪001FR
学跳绳
跳绳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车迷(2017年10期)2018-01-18 02:10:57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长江丛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学跳绳
跳绳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课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