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要:中职学校是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专业型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供应链人才的主要场所。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大脑快速运转、思维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性,学生常常会出现“叛逆”心理,对于教师和家长的“大道理”,他们选择“自动”将这些言语归入“无稽之谈”的行列。在学生这样特殊的年龄阶段,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对学生在思想品德政治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话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引言
作为一名学生,不仅仅要担负起学生在学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担负起作为一名公民的社会责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德”是学生必须从小就培养并形成的良好品性。“德”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以后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在课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政治的相关内容和知识,让学生能够提升自我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性。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教育现状
中职学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教育基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改革进步,专业型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常常无法对等,从而产生了专业型人才供不应求的社会现象。因此,中职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过分重视,以至于疏忽了對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过分传授,不仅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排斥感以致于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全,更会使学生因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而误入歧途,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既没有技术又没有品德的“社会败类”。
三、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育人目标、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中[1]。思想道德的教育是中职院校推动学生形成良好品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思想品德课程更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必修课。教师在专业课程中结合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授课,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如何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的失利,教会学生在校园人际关系中如何“以德报怨”,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助人为乐、收获人间温暖,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懂得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教师。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思政,明白作为一名公民,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做事原则,使学生明白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
思想品德的形成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道德的教育,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个人在思考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以及与同学进行专业交流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化的认识,并通过观察,使学生真切的认识到每个人对待每一件事形成的每一种态度甚至是每一个表情都源自于一个人内心的素养,而素养的养成正是思想道德培育的成果。因此,课程思政化的方式,能够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
课程思政提倡、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时,结合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授课,先培养学生的“德”,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因此,中职学校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的号召,将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教育理念在无形之中“刻入”学生的大脑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人,如何做好一个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我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树立起正确地三观,培养学生为国、为社会努力拼搏、不懈奋斗的青年精神。
四、中职学校应如何进行课程思政
在培养具有高标准专业素质的人才的同时培养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新时代中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中职学校应响应国家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对教学理念进行“革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引领者和主导者,要先树立起提高自我思想道德的政治意识,结合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生活实际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印象。例如,教师在对电气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可以先找寻一些由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懒惰的不良思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此作为案例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这样的课程设计,以思想教育知识为主导和补充,结合专业知识,使学生明白良好的态度和思想是决定一个人办事效果和结果的重要基石。通过类似课程思政的设计,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明白,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要将一件事做成功,首先要思想正确、思想纯粹、思想纯洁,更要品行端正、做事负责,使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技能上的“协同共进”、同步提升,才能够收获“果实”。因此,课程思政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改进学校和教师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更能够在新的教学方式中,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思想站位高、道德思想好、专业水平能力强的国家栋梁。
五、课程思政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3]。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学会以身作则,以开拓的思维方式创新课程教学,在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摒弃以往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为主要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以达到“育人先育德”的要求。而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度和好奇心,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故事解说等各种形式的课程中,对专业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因此,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语
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教师对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了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能动性。同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树立学生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推动学生成为一名能够肩负民族重任,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人才、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邱叶. 文化自信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20(7):5.
[2]冯继.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下的声乐教学[J]. 当代音乐, 2020(11):3.
[3]陈宇翔. 创新方式,拓展途径,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育人有效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1):2.896ED2A5-8C9B-40F1-A25F-C80015160D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