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2-07-02 07:48高新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7期
关键词:子痫小剂量蛋白尿

高新艳

(河南省舞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舞阳 462400)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常见的特有疾病类型,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主要特征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1]。目前临床多采用硫酸镁改善血管痉挛状态,预防控制子痫的发生,但对于治疗剂量的控制困难。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具有镇痛、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而低分子肝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发挥抗凝作用,减轻血管内皮损伤[3]。本研究选取10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2例。单一组年龄23~37岁,平均(29.21±3.09)岁;孕周25~37周,平均(29.97±2.02)周;产次0~3次,平均(1.48±0.67)次。联合组年龄22~38岁,平均(29.81±3.16)岁;孕周26~37周,平均(30.12±1.95)周;产次0~4次,平均(1.53±0.71)次。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例标准(1)纳入标准:妊娠20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 Hg;随机尿蛋白测试为阳性或24 h尿蛋白>0.3 g;伴有头晕头痛、胸闷、水肿、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均为单胎妊娠且胎儿健康无异常;患者及家属知情本研究,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内科合并症;伴有先兆流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合并重症肌无力;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存在药物禁忌。

1.3 治疗方法指导两组患者左侧卧位休息,食用营养丰富、清淡、高蛋白饮食,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保证心情愉悦,并对胎心率进行监测。定期监测尿蛋白、羊水、血压及胎儿生长情况,复查肝肾功能,若发现病情加重则立即住院治疗。同时均给予两组患者口服降压药物盐酸拉贝洛尔片(国药准字H21023709)治疗,100 mg/次,2次/d,3 d后根据需要加量,维持剂量为200 mg/次,2次/d。

1.3.1 单一组采用硫酸镁治疗。硫酸镁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3415)25%首次负荷剂量为20 ml溶于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混匀快速静滴,时间30 min;然后予以维持量硫酸镁30~4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混匀静滴,1~2 g/h,用药时间24 h~48 h。

1.3.2 联合组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硫酸镁用量用法同单一组;阿司匹林片(国药准字H14022965)50 mg/d,口服,1次/d,于终止妊娠前2周停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90)于脐下方皮下注射,75 IU/kg,1次/d,5 d为一个疗程,第2周后每周重复用药,用药至分娩。

1.4 疗效评估标准水肿、疼痛、胸闷等症状完全消失,SBP<140 mm Hg,DBP<90 mm Hg,24 h蛋白尿<300 mg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SBP为140~150 mm Hg,DBP为90~100 mm Hg,24 h蛋白尿300~500 mg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有效之和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血压(SBP、DBP)及24 h蛋白尿。(3)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质(Fbg)],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3 ml,分离血浆,采用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武汉欣欣佳丽生物科技公司,型号为CL2000)检测。(4)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80℃恒温冰箱内,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ET-1、sFlt-1、AngⅡ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5)两组子痫发生率。(6)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蛋白尿比较治疗前两组SBP、DBP、24 h蛋白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SBP、DBP、24 h蛋白尿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蛋白尿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蛋白尿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SBP(mm Hg)治疗前 治疗7 d后DBP(mm Hg)治疗前 治疗7 d后联合组单一组t P 52 52 152.65±12.07 153.25±11.82 0.256 0.798 132.05±10.56*138.14±11.10*2.866 0.005 99.68±8.51 100.05±8.23 0.225 0.822 83.69±7.21*88.28±7.65*3.149 0.002 24 h蛋白尿(g)治疗前 治疗7 d后1.42±0.41 1.35±0.45 0.829 0.409 0.23±0.08*0.85±0.25*17.033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PT、APTT、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T、APTT均大于单一组,Fbg小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PT(s)治疗前 治疗7 d后APTT(s)治疗前 治疗7 d后联合组单一组t P 52 52 8.78±0.89 8.82±0.87 0.232 0.817 11.72±0.98*10.38±0.92*7.189 0.000 25.18±5.12 24.89±5.34 0.283 0.778 29.06±4.52*26.74±4.12*2.735 0.007 Fbg(g/L)治疗前 治疗7 d后6.32±0.74 6.36±0.79 0.267 0.790 4.21±0.42*5.02±0.61*7.887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ET-1、sFlt-1、AngⅡ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ET-1、sFlt-1、AngⅡ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n VEGF(pg/ml) ET-1(ng/L) sFlt-1(ng/L) AngⅡ(pg/ml)治疗前52 52治疗7 d后联合组单一组t P 联合组单一组t P 52 52 120.35±14.15 117.89±11.88 0.960 0.339 84.67±8.66*93.20±9.57*4.766 0.000 115.74±12.21 112.96±10.04 1.268 0.208 81.23±10.34*95.37±13.22*6.075 0.000 9.42±2.51 9.13±2.28 0.617 0.539 5.52±1.43* 7.08±1.95* 4.652 0.000 55.14±8.77 54.63±9.03 0.292 0.771 38.36±7.10* 45.87±8.45* 4.907 0.000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单一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5 两组子痫发生率比较联合组子痫发生率3.85%(2/52)低于单一组的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3,P=0.046)。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轻度子痫前期是由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管痉挛,蛋白及体液发生渗漏,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供氧不足,若不及时诊治易引起全身脏器病理变化,子痫发生率升高。因此,探索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治疗多以降压药联合适量硫酸镁静脉滴注,缓解血管痉挛状态,减小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干预血栓形成[4]。但硫酸镁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接近,安全性有待提高。本研究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单一组的80.77%,治疗后联合组SBP、DBP、24 h蛋白尿均低于单一组(P<0.05),且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防止血管收缩甚至痉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水平,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防止蛋白渗漏情况的发生,减少24 h蛋白尿水平,从而预防并控制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疼痛、水肿症状,用药安全,疗效显著[5~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联合组PT、APTT均大于单一组,Fbg小于单一组(P<0.05)。APTT属于内源性凝血试验指标,能反映凝血因子Ⅴ、Ⅷ的水平,PT能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在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中会明显缩短[8~10]。低分子肝素属于抗凝剂,能抑制凝血酶作用及血小板聚集,降低轻度子痫前期孕妇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减轻对受损血管内皮的损伤,避免脏器功能受损,缓解病情进展[11~13]。

临床实践证实,多数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对病情进展产生严重影响[14~15]。血清VEGF、ET-1、sFlt-1、AngⅡ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16~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ET-1、sFlt-1、An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说明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联合应用能显著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能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硫酸镁均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有关。同时,联合组子痫发生率3.85%低于单一组的15.38%(P<0.05)。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联合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共同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子痫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19]。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轻度子痫前期疗效显著,能降低血压及24 h蛋白尿,改善凝血功能,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降低子痫发生率,可作为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子痫小剂量蛋白尿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如何防范子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