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不可怕 积极预防是关键

2022-07-01 01:42:32红岩
工会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经济舱肺动脉下肢

□红岩 文/摄

本期专家

谷涌泉,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血管外科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说起中老年患有的疾病,人们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您可能还不知道,人到中老年后,几乎都有可能患血管疾病。这是为什么?常见血管病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为此,本刊专访了著名血管外科专家谷涌泉。他介绍说:“血管疾病涉及到我们每个人,与年龄、性别有关。在中老年朋友中,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分为‘动脉系统’疾病和‘静脉系统’疾病,动脉系统疾病如我们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主要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为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及早预防。如能预防得好就不得这些病,不仅我们自己受益,还减轻了国家与家庭的经济负担,造福全社会。”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患血管疾病

因为血管病变的部位不同,疾病表现也不同。如心脏上的血管病变可以到心内科治疗,颅内的血管疾病可以在脑外科治疗等。除了这些之外,全身还有很多大血管,如:腹部大血管、四肢、颈部血管的病变等就归到了血管外科。我们知道,人体的血管把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使组织得到各种养料。那么,如果将全身血管看作一个器官的话,血管绝对可以说是身体内最大、分布最广的器官,和其他器官一样,血管也会得病,也会老化,而且血管的病变又往往会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会患上血管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血液黏稠不能大意

血栓形成一方面是血流过缓,另一方面是因为血液过于黏稠。一般来说,容易导致血液黏稠的人群主要有:久坐人群、体重超重、高血脂、高尿酸患者;口服避孕药也可使育龄妇女发生血栓的危险性增加;孕妇由于凝血因子活性增高而抗凝活性降低,因此孕妇也是高危人群;2 型糖尿病多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容易被损伤,血小板活化及凝血活性增高,故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栓的几率也高于常人;其他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因素还包括吸烟、长期卧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多种原因可致“经济舱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除了久坐外,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糖尿病、恶性肿瘤、创伤、手术等。动脉主要是通过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静脉主要是向心脏回流血液。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形成于深静脉,由于血栓阻塞了下肢静脉通道,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出现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下肢溃疡等。若一旦血栓脱落,可随血液行走,栓塞于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可严重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乘坐飞机经济舱出现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越来越多,人们把这形象地称为“经济舱综合征”。所谓经济舱综合征是指一般乘坐飞机经济舱的乘客,由于长时间坐在相对狭小的座位上不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淤滞发生凝固形成血栓,一旦活动后血栓脱落,并随血流经右心到达肺动脉并阻塞肺动脉,发生肺栓塞,其后果轻者引起呼吸困难、胸痛等,重者可引起猝死。其实,不仅仅是乘坐飞机,但凡长时间坐着不动,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例如长时间坐着不动看电视、使用电脑等,都有可能导致“经济舱综合征”的发生。

静脉血栓是“沉默杀手”

因一些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只是一侧下肢的肿胀,却未出现其他症状,经常会被忽视。由于未能及时治疗,而突然导致肺梗塞及死亡,也可以说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个“沉默杀手”。为此,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一般早期会出现三种症状:

1.肢体肿胀:静脉管腔被血栓堵塞后使血栓远端静脉滤过压升高,同时淤滞的血液导致受累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间隙液增加,导致肢体肿胀。

2.疼痛:由于血栓引起静脉壁炎症和远端静脉的急剧扩张,因此常有病变肢体的胀痛。

3.浅静脉扩张:在下肢主干静脉发生血栓后,血栓远端的静脉压增高,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起重要作用的浅静脉侧枝循环开放,在病人身上常可以观察到患病侧的浅静脉较对侧明显扩张增粗。因此,对于无明显诱因的单侧肢体的肿胀,应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造成患肢的组织水肿,有时会压迫动脉导致肢体供血不足,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患肢组织缺血,临床称为“股青肿”,严重可导致截肢。下肢深静脉血栓更重要的危害则是深静脉血栓存在脱落的危险,当栓塞肺动脉的主干时,会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心律失常,同时肺的通气和血流不匹配造成呼吸困难,可能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很幸运没有出现上述严重并发症,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后遗症,会经常觉得腿部有沉重感,下肢肿胀,久而久之,造成下肢严重静脉曲张,小腿部皮肤发黑、溃烂,长年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坚持运动可防静脉血栓

应对因久坐不动可导致的多种血管疾病,可采取适当的运动方法加以预防。因为人类是站立行走,腿部的静脉血液需要克服额外的重力作用才能回到心脏,所以,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下肢静脉血回流要更困难一些,流速相对也慢一些,特别是位置较低的小腿肚静脉血液,最容易淤滞。由于腿部的静脉大多被包裹在肌肉中间,当肌肉活动收缩时,就可以起到挤压静脉“泵”的作用,从而促进静脉血排空并向心脏回流。假如长时间坐着不动,“肌肉泵”自然也不会工作,就会引起血流缓慢。因而,多运动尤其是多走动可以有助活跃“肌肉泵”,使静脉血回流畅通,从而减少血栓形成。但一定要注意是适量运动,而不是“暴动”。

适当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对于具有血液黏稠危险因素的人,应合理补充液体,维持足够的血容量,所以一定要多饮水。在家庭中,一般不具备输液条件,可以通过饮水补充液体,其好处是安全、简便,可以自我调节,一般不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在补充水分,扩充体内血容量的同时,还可在床上尽可能增加胸部运动量及呼吸量,以改善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改善后,其血液流动的压力可增加,血流速度加快,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也大为减少。

经常按摩下肢可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为下肢做按摩及被动运动,可以此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液流动的状态,对于长期卧床病人尤为重要。而按摩下肢应从足部和踝关节开始,按摩顺序是由下向大腿的方向,避免从大腿向足部的方向按摩。因为下肢血液回流的方向是从足部向大腿,按摩的方向与血流的方向一致时,效果较好。为了促进血液回流,每次按摩后夜间睡觉时,可将双下肢垫高,目的是利用血液的重力,促进自动回流,以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谷涌泉教授强调:血管疾病并不可怕,积极预防是关键。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时间,在忙碌中可以见缝插针进行锻炼,工作一个小时左右,要起身活动十分钟左右,快走、原地踏步都可以。自己的健康自己做主,要定期检查身体,如果有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看医生。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猜你喜欢
经济舱肺动脉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细分经济舱”在全球流行
环球时报(2016-09-13)2016-09-13 06:45:14
内在迷人:波音 787
空中之家(2016年6期)2016-05-02 06:42:56
群雄逐鹿“第四舱”
南都周刊(2016年5期)2016-03-04 18:18:18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一排11人
航空知识(2015年6期)2015-07-13 16:51:12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