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霞 满玉清 安新业 李 娜 纪 冰
1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山东 滨州 256603;2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 山东 滨州 256603
肛周脓肿和阑尾脓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多为肠道菌感染所致,临床以经验性抗菌治疗为主,有关其病原菌的构成及药敏分析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旨在研究肛周和阑尾脓肿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并对其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实验室数据。
1.1 菌株来源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儿外科住院患者肛周和阑尾脓肿分离的阳性菌株,剔除同一患者重复分离菌株。
1.2 方法
1.2.1 菌株鉴定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对菌株进行分离培养,所有菌株鉴定采用国际认可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MALDI-TOF MS)。
1.2.2 仪器和试剂 质谱仪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法国梅里埃);药敏卡(法国梅里埃);培养基(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敏纸片(英国Oxoid);E-test条(安图生物)。
1.2.3 药敏试验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卡、K-B法和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 2020年版[1]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应用双纸片扩散法筛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筛选MRSA,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具体参照CLSI 2020年版[1]M100表3A和3B方法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应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
2.1 菌株分布 2019—2020年共收集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非重复病原菌244株,涉及11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02株,占82.8%;革兰氏阳性菌42株,占17.2%;菌种构成见表1。
表1 2019—2020年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病原菌构成
2.2 主要病原菌表型检测结果
2.2.1 ESBLs和MRSA 肛周脓肿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占各自菌种41.7%(15/36)、5.3%(2/38),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1.4%(6/28)。阑尾脓肿分离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4.1%(42/78)。
2.2.2 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结果 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结果显示:1例阑尾脓肿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金属酶表型阳性。肛周分离肠杆菌科细菌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菌株。
2.3 主要病原菌药敏分析
2.3.1 革兰氏阴性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肛周脓肿标本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一,大肠埃希菌较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复杂。阑尾脓肿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除庆大霉素中介率为7.7%,对其它测试的抗菌药物均敏感;大肠埃希菌耐药现象较严峻,与肛周脓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药物耐药性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抗菌药物为:环丙沙星(χ2=5.130,P=0.038)、庆大霉素(χ2=15.235,P<0.001)、头孢吡肟(χ2=5.13,P=0.023)、头孢曲松(χ2=3.986,P=0.046)、头孢呋辛(χ2=3.986,P=0.046)和头孢唑林(χ2=4.031,P=0.045)。见表 2。
表2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
2.3.2 革兰氏阳性球菌 肛周脓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为主,对青霉素全部耐药,苯唑西林耐药率为21.4%,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达71.4%,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7.1%,对其它测试药物(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米诺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敏感;两株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阑尾脓肿标本分离到两种革兰氏阳性球菌:血链球菌和鸟肠球菌,8株血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4株鸟肠球菌均对利奈唑胺敏感。
肛周脓肿和阑尾脓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小儿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2],多发生在1岁以内,无性别差异。发病多与小儿肛隐窝发育异常、性激素水平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肠道微生态失调、特殊的局部解剖及肠道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3]。根据侵入部位不同分为肛提肌以下的肛周皮下脓肿和坐骨直肠窝脓肿;肛提肌以上的骨盆直肠窝脓肿和直肠后窝脓肿,以及较少见的高位肌间脓肿。临床表现主要以肛周小硬结或肿块为主,继而突发剧烈疼痛,坐立不安,体温升高及便秘等症状[4]。治疗需明确脓肿的性质和部位,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慢性感染及形成肛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5]。阑尾脓肿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患儿年龄多在5~12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6]。本研究中患儿平均年龄约为7岁,男性86例,女性46例,患病年龄及性别组成与文献报道数据基本一致[6-7]。小儿阑尾脓肿临床症状不典型,加之儿童无法准确描述,查体不配合等原因,致使小儿阑尾脓肿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极易造成病情延误,并发阑尾穿孔,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危及患儿生命[8],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对肛周和阑尾脓肿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别进行分析,并对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分离病原菌均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由于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尚无法进行地域间的比较分析。2020年卫生部已成立儿童病原菌耐药监测网,可在相关数据发布后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应本地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提示,小儿阑尾脓肿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小儿肛周脓肿患儿平均年龄约为2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分离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组样本中均未检出真菌。本研究未对样本进行厌氧菌培养,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完善。
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小儿肛周脓肿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肺炎克雷伯菌高,临床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区别对待。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敏感性较高(>94%),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药物敏感率均高于94%,可作为经验性用药的选择之一。小儿阑尾脓肿样本分离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4.1%,耐药现象较为严峻,与肛周脓肿样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比较分析显示,两组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存在差异(P<0.05),临床医生在经验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异。小儿阑尾脓肿分离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类药物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较高(>98%),可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阑尾较肛周脓肿分离病原菌菌种多样化,耐药情况复杂,但均对酶抑制剂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可为临床医生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本次研究非大样本量流行病学调查,所得数据有限,有待进一步增加样本量,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更有利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