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其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阅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着语文科目的學习,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应提高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品质,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性,深入探究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途径,以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途径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对文章的广泛阅读与整体把握中心思想,能够从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倾向,深入思考文章背后的内涵。然而,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在接受阅读教学时,容易产生抗拒心理,甚至会影响对语文科目的整体学习效果。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如何培养好孩子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学重点,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转变观念,提高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好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关键节点,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掌握了基础的学习技巧与语文知识。同时,他们即将步入初高年级,面临着难度更大的课程学习,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让他们在更高水平的学习过程中找到独立学习的方法。因此,小学阶段是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培养每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1]。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高效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让他们在独立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其知识面。孩子通过阅读能够直接获取到外界的有效信息,深入阅读课内教材,能够巩固语文知识,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锻炼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自信健康的人格。
二、培养好孩子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科学的阅读能够扩展小学生的眼界。在阅读中,孩子能够通过作者的遣词造句以及各种生动的描写手法,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同时还能够收获一定的写作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制定好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以达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2]。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树立学习自信。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针对班级的整体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型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关注文章主旨,通过对关键词,关键段落的正确把握来实现高效阅读。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教学中,包括《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神笔马良》、《好汉查理》四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主要是围绕历史中杰出的国内外人物形象来展开描写,通过启发式阅读的教学方法,小学学生能够通过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对人物的生动刻画来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与深层情感。语文教师可以发挥优秀人物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优秀品质。
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之后,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方面整合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针对书本的习题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示启发学生:作者的描绘中,你最喜欢哪些内容?说出你的理由。人物的过人之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出它们的?课文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通过阅读全文来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通过自己的话来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等等。小学语文教师通过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集体讨论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创建情景进行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小学教师通常是自行分析文章大意,一人在讲台上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主体。长期以往,学生容易丧失掉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依旧处于尴尬的位置。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提升自身水平,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创设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3]。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文的内容以及单元主题来设计教案。利用多媒体设备投放教学资源,例如一些插图、音乐以及影视资料等,营造更为饱满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沉浸式学习,提高教学效率[4]。例如,在每一单元学习之前,开设一节单元导读课,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节奏来了解某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初步明白单元内所包含的文章,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在单元导读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其他的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引导其掌握生字生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按时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
3.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教学时,通过科学设备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还不够,小学语文课本包含了大量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然而,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需要量的积累,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对教材课文的延伸教学,孩子在课外也能够自主的阅读优质文章。
同时,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给予其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培养学生们的质疑精神。教师也需要时刻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诉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启发式教学,丰富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充分把握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完善评价体系,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三、结语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运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通过多媒体设备等途径来进行情景性教学。同时,结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教学目标来制定多样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飞.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90-91.
[2]陶姗.新课标下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科技风,2020(12):34.
[3]王淑君.用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体会[J].文教资料,2019(09):54-55.
[4]李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华夏教师,2019(10).
作者简介:
朱月霞(1971年12月)女,福建福州人,高级教师,福州市学科带头人,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年,多次主持市、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