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爱红 孙由体
10.3969/j.issn.1671-489X.2022.03.046
摘 要 开展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化教学设
计,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互联网+”时代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复式资源呈现、刷分式自主学习、客服式师生互动等现实问题,应摒弃狭隘思维,为发挥教和学的积极性而混合;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为实现教和学的目标而混合,不断推进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网络课程平台;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3-0046-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相继施行,各高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力推进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积极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2020年因疫情防控而推行的大规模课程在线教学,既是对近些年改革成果的一次大检验,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单一的课堂教学或网络教学都已无法满足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有必要深入研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探索如何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经验和发挥线上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创新,优化教学设计,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充分发挥好“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
1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问题的现
实表征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拓展传统教学空间、改造传统教学活动、实行新型考核评价,建构更适合“互联网+”时代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思政课教学新体系。
1.1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基本模式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教改产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本科和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中是各有侧重的,主要模式有两类:一类是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另一类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前者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利用丰富生动的网络资源吸引学生积极、自主地预习、交流探讨、复习等,并利用网络技术对教学实效进行分析统计,从而弥补传统单一线下课堂教学的不足,实现线上线下两个通道优势互补。后者则是通过让学生观看网络课堂视频完成相关知识点的作业测试和在线讨论,依托网络课堂来完成基本知识点掌握的教学任务;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提升和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则通过在线下课堂中开展生成性知识教学、答疑解惑、知识应用等环节来达成。
根据笔者调查,由于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高职院校大多选择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以线下理论专题讲授为主,依托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学习平台,线上线下结合,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过程。所以,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这种模式又被称为“专题+
平台”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1.2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现行模式的困境
高职“专题+平台”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空间拓展、教学手段创新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在课程资源建设、师生互动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等方面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1.2.1 重复式资源呈现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顺利开展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由于思政课具有很强的逻辑和理论体系,高职大学生正确理解、认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既不可能通过线上的自主学习完成,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达成,因此,高职“专题+平台”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还是应该以线下课堂的专题教学为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探讨和情感交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讲解,实现正面引导、价值传递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而线上的课程资源在这样的教学进程中显得并不是那么不可或缺,许多教师尽管在网络课程平台投放与专题相关的案例、视频、微课等,但这些与专题讲授内容基本是一样的,而将专题授课的PPT原封不动发至课程平台作为学习资源的教师也不在少数,其后果就是课堂专题教学和网络课程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双双打折。
1.2.2 刷分式自主学习 高职大学生对思政课本就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思政课和其专业关联度不大,对就业也没有大帮助,因此对思政课自主学习的意愿比较低。另一方面,他们从小到大的思政课一直都是采取传统课堂集中教学的方式,这就形成对思政课的学习已习惯于被动接受,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思政课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当这种认识偏差、能力欠缺遇上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的内容高度重合,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不会明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但是,网上学习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大,所以为了分数,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就出现各式花样操作。好一点的,跟着教师的课堂节奏打开网络课程的相关专题,把思政网络课程内容当作教师专题讲授的课本而边学边刷;更多的是边干其他事边刷课,在手机上打开网络课程相关内容后,就去玩游戏、洗衣服……这显然是有违实施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初衷的。
1.2.3 客服式师生互动 实施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本意是使师生的交流打破时空限制,拉近师生的距离,在线下课堂之外,教师能通过在网络课程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和推送作业、讨论等,引导学生针对课堂教学的专题进行预习、讨论和复习,并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然而,鉴于当前“专题+平台”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中线上学习的从属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网络课程平台资源与课堂专题传授内容的重复,使得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上述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应该有的师生互动效果。以笔者所教班级为例,从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全面开启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三个学期,围绕教师发放的讨论题,几乎都是内容一样的批量跟帖,只有一个学生通过这个在线课程平台和教师认真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更为尴尬的是,围绕这个在线课程平台,师生更多的是就作业和考试能否延期、能否打回重新刷分等问题而互动,而这是客服的常规工作范畴。
2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问题的
归因分析
当前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正给思政课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带来消极影响。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2.1 混合的思维狭隘
2.1.1 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角色认识狭隘化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既有教的主体,也有学的主体。这就意味着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与网络资源的有效融合,也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网络资源的有效融合。同时,“教”的是为了“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网络资源有效融合,都应该指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实践中显然对网络课程平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并没有予以足够的思考和有效的供给。网络课程资源的投放、呈现与利用并没有考虑学生在网络空间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为教师“教”的活动服务,学生与网络课程资源的互动更多只是为了被动地完成教师的任务。这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并不能发挥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功效。
2.1.2 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的网络资源融合认知狭隘化 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换代,不断增强信息内容的呈现效果。思政课程的许多内容在网络空间被赋予崭新的面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去关注。如各大主流媒体推出的许多融媒体作品,还有像以B站为代表的短视频网站推出的小视频等,高职大学生不仅对其高度关注,而且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也很高。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融合的对象。但是,许多教师对这一应融合的对象是既无视也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网络课程资源就是自己依托某一课程平台建设好的那些微课、PPT、文本等,对网络中涌现出的这些更为学生关注的新资源,他们既没有主动筛选、积极利用的自觉,更不会主动关注学生与这些网络资源互动的过程并及时予以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
2.2 混合的能力不足
2.2.1 把控混合节点的能力不足 线上资源在什么节点混合,线下以什么样的方式混合,都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混合的功效。根据笔者调查,高职学生更喜欢将线上学习的环节嵌入线下课堂教学进程之中,也更愿意看到线上所呈现的资源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共同探讨交流。他们认为这样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更能激发自己去关注并参与与资源的互动,这样的过程才能使自己在教师的感染和引领下获得情感的共鸣。但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将这个混合的节点大多设置在课堂教学之外,要么是课前有布置而无课堂检验的预习式混合,要么是让学生课后去看知识链接完成课后作业的复习式混合。这种课堂教学之外节点的混合,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期待,也导致混合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2.2 利用混合手段的能力不足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将网络作为自己主要的信息来源,绝不仅仅是因为便捷。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新介质,其依托信息技术重塑了内容形态,这也是吸引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弹幕技术对网络互动的支持。因此,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能忽视信息技术对混合效果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地将不断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平台建设中,将教学传统方法手段与新型媒介手段进行动态结合,让微信、QQ等社会化媒体与线上教学平台产生交互作用,从而使平台的内容表达方式和互动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高职大学生。但是,目前的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教师所掌握和应用的信息技术还是比较低的层次,这种技术水平虽然可以依托平台把教学内容搬到网上,但这只是解决了思政课程资源在网络上有没有的问题,网络思政课程资源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仍亟待研究解决。
3 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问题的应
对策略
为适应网络时代对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要求,应从两个方面着手,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增强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效。
3.1 摒弃狭隘思维,为发挥教和学的积极性而混合
思政课教学是以教与学为核心的多种因素相互促进的过程,所以,提高高职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效应混合多方因素。
一是要通过线上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的时空混合,以提升质量为导向,利用网络平台所具有的传播力和辐射力,了解思政课教学的新型内容形态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打造新颖的思政课线上线下教与学的资源,不断将优秀的网络资源整合到网络课程平台和课堂教学资源中,为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筑牢线上和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二是要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时空混合,整合网络平台的便利交互渠道以及线下的讲授、讨论等交互通道,将教与学贯穿师师、师生、生生等多方交往的过程,以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的方式强化教学活动的交互性,从而避免线上教与学流于形式和线下教学中师生“不相往来”等窘境。
三是要通过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混合作用,以对话、合作、探究等教与学的互动,改变教师在线上学习空间和线下教学空间的“一言堂”现象,不断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索,实现学生独立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真正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效率。
3.2 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为实现教和学的目标而混合
信息技术是开展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但这种条件要真正成为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工具,离不开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对课程资源的转化能力。
3.2.1 围绕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将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于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的转化能力 一方面,通过课程资源的在线建设,实现课程资源的师生共享,为丰富学生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理论视野提供更多便利;另一方面,通过线上技术的统计分析和线下师生互动的观察分析精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依托线上线下通道混合发力,及时反馈学生提岀的与反映的各类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巩固和内化知识,解除思想困惑。
3.2.2 打造思政课堂教学新生态,将信息技术新成果不断转化为思政教学新应用功能的转化能力 不断扩充和更新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营造声像交互、声情并茂、丰富有趣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环境,实现线上教学的知识传授、价值观渗透和引导同线下教学的理论研讨、答疑解惑、成果展示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在高质量的学习体验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军刚,王瑶.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设
计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8):78-81.
[2] 马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信息技术与
思政课教学融合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20(7):
97-105.
[3] 曾利,李雪梅,胡晓飞.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
式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在线课程的问卷调查[J].山
海经(教育前言),2020(33):1-2.
[4] 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
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
46-49.
[5] 严九发.课程思政视域下翻转课堂在“毛概”课教学
中的思索[J].教育现代化,2019(49):241-244,253.
[6] 丁俊萍,刘秀华.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
合式教学初探[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2):151-
159.
*项目来源: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现状及增强对策研究”(编号:19SZC-01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编号:D/2015/03/112);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法律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研究”(编号:2018-R-60526)。
作者:任爱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孙由体,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