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语用之梯,入审美之境

2022-06-30 11:18许霜婷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双减语文课堂

许霜婷

【摘 要】当前“双减”教育背景之下,教师迫切需要扎根语文课堂提质增效,让语用习得真实发生,发展学生的言语“美感”。本文从推敲词语,体会用词精妙,感受语言美;赏析句子,理解修辞手法,体会修辞美;把握篇章,探究行文布局,领悟构思美;分析音韵,发现语言节奏,领略节奏美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关键词】语用 语文课堂 审美教育 “双减”

语文课应该学什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用”的重要性得以凸显。笔者认为,语文课学的是美的文字,学的是美的语言,学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陈平原先生主张语文教学应当轻装上阵,以审美为中心,不戏说,不媚俗,也不自戴高帽。当前“双减”教育背景之下,教师迫切需要扎根语文课堂提质增效。本文旨在追寻“美”的语文课堂,让语用习得真实发生,发展学生的言语“美感”,以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一、推敲词语,体会用词精妙,感受语言美

词语、句子的组合方式不同,其语言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有的时候,一字之差,风格迥异;一字之倒,“味道”相左。语言的精妙与美感,需要细品,需要细酌,需要潜心涵咏。

(一)替换:体会生动的美

词语,作为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对文章的韵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的时候,一字之差,文章的韵味和意趣则截然不同。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其中具有生动韵味的词句比比皆是。如何得其“味”?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句中有个“冒”字,我们不妨给它换个字,若换成“长”“伸”等字如何?通过替换,我们可以发现,“长”是慢慢地长,不急不慌地长,“伸”似乎是有了几分味道,却缺少了几分生机,而用“冒”字给人以扑面而来、生机勃勃且满是生命气息的感觉是“长”和“伸”等字都不具备的。“‘冒’出来”体现的是无尽的生机、无穷的活力。于是,在替换间,言语的精妙与韵味便已是尽得于心了。

(二)增减:体悟适切的美

有些词语在句子中,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就在这里出现,就出现这几个字,无论用的时机还是用的方式,都是不早不晚,不多不少,刚刚好,就是适切。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若减成“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没说话,只是吸着烟”,我们便会发现,此处反反复复出现的数字“一”中,其实饱含着毛主席无比深切的悲痛。若没有这个“一”字,我们怎能感受这份无力改变事实的“无奈”;若没有这个“一”字,怎能理解毛主席只能强忍悲痛的这一份假装坚强。这些感受,全都藏在这一个个“一”字中,用在此时,备感适切。

(三)还原:体味独到的美

独到的用词,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或者用在原本不该用的地方,带来一种异于寻常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还原的方法去体会,还原其原本的场景和语言时机。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白桦》中的句子:“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这里的“朦胧”原本的意思是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诗中用“朦胧”来修饰寂静,到底有怎样的韵味呢?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个词从文中提炼出来,再还原到原本该有的生活情境中,最后,回歸本文的情境中。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发现这是一种感官相通的写法,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体会了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这样一来一回,就能赋予这个词新的意义,这是一种深入理解、深度体悟。

二、赏析句子,理解修辞手法,体会修辞美

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要使文章波澜起伏、富有变化,修辞的选择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翻开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发现,其修辞手法形式多样、不一而足。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修辞应该使话语文章“遂具三美”,即“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细读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课文,我们很容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这三层意义上的美。

(一)意美以感心

修辞本就是“走心”。以比较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为例,这些,或是通过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或事物形象化,或是增强亲切感、感染力,或是使感情表达得更加透彻和到位。当然,不同的用法也会收到不同的效果。除了单独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这一种定式外,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很多的变式。比如,通篇以一两种修辞手法为主的集中式写法。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一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拟人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等。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体悟这样集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当时极其危险的情形,读起来也极具感染力。

(二)音美以感耳

修辞手法中还藏着音乐美。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一文,教师让学生对比原文和改后的片段,改动后的片段为:“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近,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把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学生便会发现如若这样改,此文段中仅可听见潮水声。刚移来的时候,浪潮是什么声音?再近些,浪潮又是什么声音?更近了,浪潮又转换成了什么声音?如若再加上比喻的修辞手法,文段中便出现了诸如“水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等喻体,如此一来,这个画面中的声音就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了。再听,此时不仅有由远及近的潮水声,还有雷声、马儿奔跑声等各种“山崩地裂”的声音,这便是修辞美。

(三)形美以感目

形式上的美感,是修辞手法带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譬如以下两种:其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是圆形。利用词序回环往复,在意义上前后并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山不老》中的句子:“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其二,使用多个结构相似的词句来表达事物性状的轻重、大小、长短等的层层递进。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花生》中:“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显然,这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排比”,而是用层递的词或句在层层强化,不断推进语意的同时,表现出一种形式美。

三、把握篇章,探究行文布局,领悟构思美

文章的构思是作者在整个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是作者对所选材料进行分解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过程,所以说,构思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艺术。

(一)美在“有线”

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这篇文章,便有着多条线索。首先,该文的明线是对“刷子李”的正面描写。文章通过对他的大量的动作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塑造了这么一个规矩奇、手法奇、效果奇的“俗世奇人”。文中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线,那便是徒弟曹小三内心的所想。从一开始的“不信”,到之后的“半信半疑”,再到最后的“心悦诚服”,曹小三的内心真可谓一波三折。两条线索同时推进、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指向“刷子李技艺高超”。这便是“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借此达到“烘云托月月更美,不雕明月月自出”的良好效果。此外,文中还有一条藏得更深的线,便是那条“草蛇灰线”,即刷子李身上的那个“白点”:从一开始“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到“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再到“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直到最后“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正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教师带领学生发现从“传说白点”到“未见白点”,再到“发现白点”,最后“揭秘白点”,可以更深刻地让学生体会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二)美在“有序”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说,文章看似散淡,实则有序而苦心经营。这里的有序,主要指的就是文章写作时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情发展的顺序。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的文章,时间顺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写作顺序。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春、夏、秋、冬”这样的季节转换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再如,有的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可以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有一些是倒叙或者插叙,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文章中的第一段话应该置于以下文段之后:“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然而,鲁迅先生不走寻常路,出其不意地把那段话移到开头。这样一来,开头便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看瓜刺猹”的画面一下子便吸引了人的眼球,更加凸显了这件事给鲁迅先生的印象是格外的刺激、惊险和记忆深刻。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写作顺序,便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运。

四、分析音韵,发现语言节奏,领略节奏美

汉语是一种具有音乐美的语言,其美的本质就在于节奏。声音的抑扬顿挫、态势的动静结合、速度的快慢交替等,构成了语言的节奏,而节奏之美,可以看,也可以听。

(一)“听”节奏之美

语言文字是有声音的,有声语言的表达是动态的。在音乐中,音调的大起大落可以使人联想到波涛汹涌,音调的轻快跳跃可以使人联想到溪流汩汩。而文学语言的形象可以借助朗诵时声音的高低错杂、起伏顿挫和舒缓密集来体现。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等7个拟声词组成了一个系列,“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轻快的山中小曲”等6个偏正词语组成了另一类词组系列。面对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作者打开感官,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一会儿充满温柔,一会儿充满力量,一会儿哼着小曲,一会儿唱着大合唱。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代入画面,一步步唤醒学生,使学生将节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朗读。这富有节奏的音韵,自然沉入学生的心底。

(二)“观”节奏之美

句子、语段的长短变化带来的节奏感,是最为直接、最为外显的一种节奏。长句子给人一种悠远绵长的节奏感;短句子给人一种明快紧促的节奏感。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这篇文章,是非常典型的由“短词、短段、短篇”组成的一篇极具节奏感的文章。首先是大量短句带来的节奏感。文中有大量的短词组成的句子出现,如“像泼。像倒”“东面、西面没有路”“他像一座山”等极短的句子。其次是大量的短段带来的节奏感。这篇文章全文500多字,却有27个段落,几乎每个段落只有一两句话。这样的写法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很少见。最后,从整篇文章来看,仅用500多字便写出这样一篇小说,这样的文章篇幅也是极短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短词、短段、短篇”,就可以让学生体会这种节奏带来的那种极度紧张、惊险和慌张的处境。而这种环境的渲染正衬托出了主人公老汉那种“威严、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当时的情况越是危险,老汉的形象就越显得高大;当时的气氛越是紧张,老汉的精神就越感人。这样的节奏所带来的反衬效果,是非常强烈而富有震撼力的。当然,很多文章的节奏并没有那么明显,大多是长短句组合搭配而成的,需要学生反复去读、去品,方能领略到其节奏之美。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中的美需要教师用心发现、经营和设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捕捉语言文字的美,设计有美感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斟词酌句的美妙,感受篇章结构中苦心经营的精巧,体悟作者立意高远的匠心。让学生越学越美、越美越学,美在其中、樂在其中,这是每位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燕.让语用和审美深度融合——谈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6(31).

[2]杨桂敏.审美视角下的语用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19(19).

[3]周森.审美语用: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5).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双减语文课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