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萍
摘要: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建立是以美国学者梅里亚姆于1964年出版的《音乐人类学》为标志的。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启蒙运动时期、比较音乐学时期、民族音乐学时期、音乐人类学这四个重要发展时期。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多个学派,其中,有两个关键性学派对该学科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別是柏林学派和美国学派。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 音乐人类学学科 历史进程 学派 行为 概念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1-0168-04
一、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历史进程
国外的音乐人类学发展的主要地区为欧洲与白美洲两大洲,它的起源历史可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随后经历了比较音乐学时期、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时期四个重要发展时期。而在我国,王光祈的《东西乐制之比较》的出版可以看作是中国音乐人类学萌芽的标志,经历了与西方类似的发展阶段。因此,国外的音乐人类学是以启蒙运动为起点,而国内的音乐人类学则以19世纪20年代为起点。笔者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并针对各个时期的思想与代表人物进行分析。
(一)音乐人类学学科在国外的发展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音乐人类学家们的相关学术成果,本文将音乐人类学在国外的发展轨迹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即,早期的启蒙运动时期、比较音乐学时期、民族音乐学时期和音乐人类学时期四个关键性时期。
1.启蒙运动
18世纪是崇尚实践和理性的时代,因此“田野工作”①——实地观察流行起来,涌现了一批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著作,但皆出自“业余”②的音乐研究者。启蒙运动对非欧音乐的研究最大影响是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他者”③理念,即欧洲以外的世界是完全不同于欧洲的世界。经过理性的观察,通过“他者”的音乐重新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以及两个地区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比较研究的方法由此出现,也为比较音乐学的确立打下了基础。该时期也被看作欧洲文明发展的初期,然而近些年被批判为“欧洲中心论”的表现。同时,该时期为学科下一时期比较音乐学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2.比较音乐学时期
这是在民族音乐学进入80—90年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应运而生的,标志是1885年《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及目标》的发表,作者阿德勒创立了比较音乐学,并将其归为音乐学的下属学科。那个时期的欧洲大力盛行进化论思潮与文化传播思潮,因此,比较音乐学在那时得到了极速发展。
3.民族音乐学时期
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学派,即博阿兹的文化历史学派。20世纪30年代,博阿兹的美国文化人类学中融入了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科由此产生。在胡德成著作《民族音乐学家》中,他将学科简易概括为:了解后并按照它自身的音乐来研究的音乐,同时学习和了解在社会中的音乐。他创造了“双重音乐能力”,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对音乐学有着巨大贡献。
4.音乐人类学时期
这门学科正式建立的标志是《音乐人类学》的问世,这本书是美国学者梅里亚姆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是他改变了音乐的研究重心,使其从音乐到音乐文化开始转变。梅里亚姆的核心是他的三分模式:概念—乐音—行为,也就是音乐的概念和音乐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的言行举止,随之由人们的言行举止制作出音乐产品,然后,音乐产品反过来又指导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概念。这样音乐人类学研究的目标就变成了三项,即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还包含音乐的相关行为和对应概念。梅里亚姆还特别重视田野工作对音乐研究的作用,这也成为音乐人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二)音乐人类学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正如熊晓辉所言:“纵观中国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人们眼光一般要追溯到 20 世纪 20 年代的王光祈。作为留学德国的学者,在受西方音乐思潮的影响下,他于 1924 年完成了其论著《东西乐制之比较》,这部著作也是国内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音乐人类学的起点。”
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发展,音乐人类学开始在国内出现。以王光祈、萧友梅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始在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重新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意义。30年代的学者们萌生了建设中国音乐人类学学科的构想,代表学者有刘天华、杨荫浏等人,开始着手对传统音乐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并且对音乐形式进行整合,把实地考察和收集等步骤加入到对传统音乐的研究中,这些后继者们,如刘天华等人创办了“国乐改进社”。与此同时, 在实践创作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在延安还有一批音乐家,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民间收集音乐素材,然后进行相应的整理研究工作,创作出一批关于民间音乐的乐曲和文章。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中国的音乐人类学发展初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6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音乐学院正式成立。此举代表了该学科在这时期发展的一个全盛期。为了在学科建设上给予专业保证,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东北鲁迅艺术学院也先后设立了民族音乐研究室(部)。1980年,中国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正式召开。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学者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开始了对音乐人类学学科理论的介绍和学习,涌现了一批在中国实践研究下的专业理论成果,代表性的有沈洽于1990年发表的《民族音乐学十年》和在1996年发表的《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后有俞人豪、章珍芳、孙玄龄、汤亚汀等人先后编译了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献,为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后,学科面临的挑战出现在学术领域方面,比如学科的应用性研究方面。其中面临着一些应对现实性生活的问题,不少学者在这个方面做出贡献。在高校建设领域有杨玉成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创设了“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2005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的音乐人类学研究院等,证实了音乐人类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并且取得了系列相关成果。
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中国音乐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从初期的介绍和学习到后期的研究和深入,体现了对中国音乐人类学探索的理性和细化的研究过程。总而言之,这个学科将会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本着理性的研究态度和更沉着的发展势头继续向更丰盈美满的目标前进。
二、音乐人類学的学派研究
西方的音乐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关键性学派,分别是柏林学派和美国学派。通过整理、学习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分别从两个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为切入点,对这两个学派进行分析。
(一)柏林学派
奥地利学者阿德勒,在19世纪出版了一本书,《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和目的》,在这本书中,阿德勒最先提出了“比较音乐学”这一个概念。把历史音乐学和体系音乐学设为音乐学的两个分支学科,体系音乐学中包含比较音乐学,当时称比较音乐学为“音乐学”,简单定义为“根据民族志和民俗志进行的比较研究”。
比较音乐学在柏林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代表性的学者有德国斯通普夫等,他们遵循学科研究目标和方法,并且把研究中心设在柏林大学,这成为比较音乐学一个重要的学术团体“柏林学派”。柏林大学在1900年创立了音响档案馆,斯通普夫在柏林大学设立了比较音乐学的相关课程,形成了比较音乐学一套完整的学术研究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柏林学派的发展和比较音乐学的完善。
1922年由斯通普夫和霍恩博斯特尔共同编纂、发行的《比较音乐学论集》第一卷,以及1933年东洋音乐学会发表的比较音乐学杂志,标志着“柏林学派”得到较快发展。霍恩博斯特尔与阿波拉罕一同编写大量文献资料,涉及了日本、印度、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的音乐,阿伯拉罕主张建立针对不同国家音乐的记谱规范,为音乐学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学术规范。
另外,霍恩博斯特尔还针对其他民族音阶与音调的测量与分析研究,为建立科学精确的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做出了很大贡献。霍恩博斯特尔与萨克斯合作创设乐器分类法,并设定了乐器分类法规则。
(二)美国学派
二战时期美国流行文化人类学,欧洲的一批音乐学家移民美国后,比较音乐学与美国的文化人类学相结合,经过不断地融合发展,最终产生了民族音乐学的“美国学派”。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美国政策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批判进化论思潮非常盛行,发展出许多学派,其中之一就是“文化人类学学派”,也就是博厄兹所提出的文化历史学派。在二战时期,随时战事和时局的变化,一些欧洲的音乐家们慢慢加入美国,进入美国后,产生了一些新的音乐风格和学派,随着慢慢地发展,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派与欧洲的“比较音乐学”派通过不断交流和融合,两个学派慢慢结合在一起。赫尔索格是柏林学派的代表人物,后来受到了博厄斯思想的影响,于是拜在了博厄兹的门下。荷兰学者孔斯特在1950年正式提出了“民族音乐学”这一概念,梅里亚姆等美国一批有着人类学背景的学者们积极响应。随着民族音乐学在美国的发展壮大,民族音乐学的“美国学派”也逐渐成熟起来,并不断推动着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发展。
民族音乐学“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博厄斯,他特别重视实地考察,曾经对美洲印第安人的音乐实地调查研究。后来,民族音乐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博厄斯“整体论”的很大影响。他还十分反对进化论,他提出了“历史特殊论”。博厄兹的观点认为,只有根据特定地域的实际文化和历史,才能获得各个音乐学派的进化基本原则。博厄兹提出的关于历史特殊论的理论,对于美国学派的最终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另外,美国学派的代表性音乐学家还有胡德、赖斯、内特尔等。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主张,“双重音乐能力”的理论来源是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马林诺夫斯基是功能学派的代表性学者,这个理论是在他的“参与观察”言论的原有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理论。内特尔把马林诺夫斯基的“双重音乐能力”进一步概括,表示“不仅要在音乐本身的术语里,也要在与它相关的文化内涵之中研究音乐。”赖斯是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赖斯认为,梅里亚姆的三维分析模式之间的关系,不是双向联系的,而是单向联系的,赖斯在梅里亚姆的三维分析模式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不断地分析和改进,最终赖斯提出了新的三维分析模式,并认为这个层次是辩证地、双向地同另两个层次相联系,并进一步指出音乐文化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历史构成、社会维持与个人创造性。
三、结语
在对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历程及学派研究的梳理和学习过程中,总结出该学科在国内外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讨论。在国内可大致分为比较音乐学时期、民间音乐研究时期、民族音乐理论时期、民族音乐学四个时期。西方音乐人类学派主要有美国学派和柏林学派,这两个学派都对音乐人类学这个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如今,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熊晓辉.对当代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09(03):52-55.
[2]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1-08(006).
[3]高厚永.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回忆和思考——纪念“南京会议”召开三十五周年[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01):1-6.
[4]赵书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艺术研究,2019(01):21-35.
[5]熊晓辉.音乐人类学柏林学派研究[J].人民音乐,2012(06):58-60.
[6]洛秦.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续一)[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4):87-95.
[7]刘哂吸.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J].民族音乐,2020(05):10-14.
[8]张竞方,苗金海.民族音乐学美国学派的“源”与“流”[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9(01):105-110.
[9]洛秦.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1):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