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目前我国正处于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各学科教师都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创新,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的构建,重新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与授课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主实践中理解所学知识内涵,获得理想化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将聚焦于小学美术学科,探索开放式课堂的具体构建方法,以供广大同仁参考。新课改时期素质教育成了教师构建课堂的核心原则,在此时期美术、音乐等人文性、艺术性学科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明确学科的教育价值,并及时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优化、改善,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保证所有人都能在身心放松的狀态下参与各项活动中,最终在积极实践、多元探索中提高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成长为全能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小学美术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的价值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艺术指导、德育都必须受到教师的关注,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式、教育改革需求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的优化与创新。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课程内容单一、教学形式枯燥,学生在课内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在传统美术教学课堂上学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艺术鉴赏与创作能力始终难以提高,为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设置了阻碍。而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增加课内教学内容,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学生能在欣赏美术作品、沉浸在艺术的魅力中后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无限潜能,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分享给教师、同学,营造出舒适、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畅所欲言,无论是师生还是生生之间有效互动也不断增加,整体教学效率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有利于小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构建策略
(一)精心预设,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改时期许多小学美术教师都尝试使用开放式的方法展开教学,但是教学效果始终无法达到理想化标准,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未能真正做到在开放式课堂上“收放自如”教学,学生在掌握课堂后逐渐偏离教学主题,大量的固定任务未能及时完成,学生无法掌握更多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综合素养也未能得到发展。为改善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做好课前预设工作,对课堂进行高效调控,从而达成理想化教学目标,按照课前预设落实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预设的生成效果,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前预设都是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方面的内容,为保证预设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提高问题的开放度、情境的开阔性,要在简洁明了的前提下自然启发学生,让他们能在开放空间内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反馈信息来调控课堂,做好深层引导教学工作,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生成开放式思维的前提下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人美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抽象画”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应以构建开放式教学课堂为核心目标进行课程预设,首先了解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五年级小学生而言,抽象画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们在面对夸张的色彩以及模糊的形象时会产生疑惑,难以快速理解并认同这一艺术形式,为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教师在进行课程预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有抽象感的建筑物、生活服饰、装修设计为学生提供开放性思考问题,如展示康定斯基《光之间,第539号》作品,要求学生讨论色彩特点、画面带给人的感受,让他们在认真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带入主观情感,在被宁静画面吸引的前提下理解抽象画的美,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并且不自主地尊重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情感,也实现自己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师在此基础上应一鼓作气,利用好预设的“生成”,为学生布置更多鉴赏任务,让他们能对抽象画进行区分,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入爱心,营造和谐气氛
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上,只有他们身心放松并发挥出自主性、积极性,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为提高课堂的开放度、消除学生的恐惧与抵触心理,可以自然在课内注入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并且在充分理解、尊重、信任他们的基础上增加课堂互动,学生在此环境中也能逐渐对教师敞开心扉,他们愿意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教师分享,并且自然获得学习的动力。教师的爱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他们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从而在课内营造出和谐、温暖的气氛,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也能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有意识地与学生亲近,在课内用心交流,让所有人都对课程活动产生参与感,从而释放出积极性、主动性,除语言的交流外教师还应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肢体交流,如组织绘画游戏、开展小组活动等,既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对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想象与创造,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情境创设,打造自由空间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不能一味地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常规化讲解,不能长时间组织千篇一律的实践活动,需要将转换学生知识学习态度视为核心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期间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构建课堂,在充分展示出美术独特魅力的前提下来激发学生的观察欲、表达欲,让所有人都能在较为开放的空间内用心学习,养成良好美术探究习惯,最终提升认知能力。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如实体的美术作品、文化背景故事、实际生活的美术元素等,赋予这些事物鲜活的生命,将艺术作品、趣味故事、文化内涵与美术理论知识有机整合,突出强调美术教育的趣味性、包容性、开放性,让学生在置身于情境中的前提下畅所欲言,并在自由空间中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会将美术知识视为普通的生活元素,在情境中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打破教材的局限性,通过自己的双眼和内心来总结美术知识内涵,最终在自由交际、创新实践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室布置的方式创设情境,从外部环境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让他们可以在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后生成探索欲望、表达欲望,积极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艺术素养的发展。
(四)信息辅助,实现灵活教学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美术教师都采取讲授、示范、布置临摹练习任务的方式构建美术课堂,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想要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合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声画结合、信息多元呈现的特点,将美术课堂生动化、形象化,同时也做到开放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积极创造的学习环境,在自然状态下了解美术艺术的多样性,全方位对艺术作品进行细化解读,从而在灵活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多元化使用不仅能提升课堂活力、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同时还能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所有人都能在興趣的支撑下对课内问题进行自主处理,他们会主动深度探究美术知识的内涵、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还能在多元化素材的辅助下全方位了解知识、文化,对所学产生深刻印象,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术鉴赏能力的发展。例如,教授人美版五年级上册《中国龙》一课时,教师首先为学生播放歌曲《龙的传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会在跟唱后深化自己的爱国之心,并且集中注意力,与教师共同探索“龙”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播放“龙”的主题短片,介绍这一形象的由来,让学生受视频感染,能在课内带着崇敬之情来感受中国龙、创作中国龙,正式授课中教师继续为学生展示我们日常生活建筑中对龙的形象的应用,如端午节龙舟、古建筑、龙玩偶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观察“龙”的机会,让学生明确龙的形象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组织分工合作活动,要求他们充分发挥出创新能力创作出独特的“中国龙”。
(五)开放环境,激发创造潜能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而生活又是艺术表现的源头,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冲破传统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不要再为美术知识附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是要更加“接地气”,带领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从而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美、鉴赏美,并且尝试创造美,最终在生活中发挥出自身的无限潜能,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辅助生活元素的选择,坚持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所有人都能自然地借助现实性事件、常规生活现象来学习设计美术作品,并且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来对作品进行自主性创作,在实际生活中获取艺术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保证他们整体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小学美术教师在展开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将引导视为自身的基本任务,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广阔人格、个性发展空间,利用现实因素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鉴赏力,深度挖掘学生,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未来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六)多元探究,扩大发展空间
小学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该准备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不再将教学主题局限在规定的题目、要求之内,有意识地对固定创作题材进行模糊处理,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自主探索、自主创造、自我展示空间,打造出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授课过程中从题材、表达形式上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或者对空间的直觉感来完成自主创作,让学生基于所学习的核心内容来进行自主命题、自主创作,还能自然进行交流分享、互相评价,相互之间欣赏作品,在交流、互动中提高思维创新力,同时也能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在汲取他人成功经验的前提下优化自己的作品,让自己的创作更加丰富、立体。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懂得设置课程留白,在展示示例作品、资料后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空间,让他们主动使用灵活思维分析美术理念的内涵,并在交流、探索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授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立体贺卡”一课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了解“立体”的概念,并且引导他们自由选择线材、面材、块材等丰富的素材来完成对立体卡片的制作,在此期间教师不要为学生限制立体卡片的主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或者当前的实际需求来自由选择类型,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极其广阔的自主探索、自主创作空间,他们不仅能借助立体卡片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主观思想,还能掌握绘画、粘贴、拼贴等多种美术创作技能,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将自己的制作原则、理念与教师、同学分享,在交流中不断获取灵感,对立体卡片创作进行进一步创新,最终在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内得到个体的全面发展。
(七)开放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点环节,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才能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并且保证整体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对他们的作业打分、排名,或是按照常规要求给予学生修改意见,束缚了教学、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评价方法,明确在美术欣赏中“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面对学生所呈现的独立作品或者他们对美术理念的独到见解时,一定要给予他们肯定的态度,这样一来才能为学生树立艺术分析、艺术创造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自由、开放的空间内充分释放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实践任务,在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评价学生美术作品过程中,不应该用简单的“像”“不像”来衡量,将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放在第一位,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让他们在受到教师的鼓舞后更加自信地展示自我,并且在不断实践中实现艺术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时期小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确美术、音乐等学科的价值,并且在课程设计中坚定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美术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完成对课堂的构建,通过精心预设、情境创设、开放教学环境、开放教学评价等方式完成知识教学、组织实践任务,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综合素养的发展,实现理想化教育目标。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