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妍
幼儿园作为培养幼儿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該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帮助幼儿全面成长,而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科学小实验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综合素养,而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是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记录方式能有效提高幼儿实验积极性,让幼儿综合素质能大幅提高。本文以科学小实验为例,对提高幼儿活动记录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幼儿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科学小实验是幼儿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教师根据幼儿天性,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索和发现过程中,幼儿通过相应活动记录方式能充分体会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尤其是活动记录,活动记录作为科学小实验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帮助幼儿对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归纳,从而提高幼儿综合素养,让幼儿观察力、表现力能得到大幅提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一、进行科学小实验时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的必要性
(一)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对科学小实验进行全方位观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能实现持续观察与探索的目标,并且在进行活动记录过程中幼儿会获取一定的成就感,提高幼儿对知识学习的信心,为后续学习生活奠定相应基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需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引导幼儿自主对事物进行观察,从而培养幼儿自主观察和探索能力。
(二)完善幼儿知识结构
由于幼儿的知识结构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事物的认知都过于表面,而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能让幼儿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全方位观察,将较为抽象的信息转化为详细的图表、文字,让幼儿以实际事实为基础进行科学结论,提高幼儿知识认知水平,同时在进行记录过程中能让幼儿将原有的知识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让幼儿构建出较为完善、正确的知识体系。除此以外,进行科学小实验活动记录可以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让幼儿将自身的经验进行分享,通过不同渠道吸收不同观点,让幼儿能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全方位观察,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能让幼儿完整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幼儿通过科学小实验记录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究,并且活动记录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表、文字,在进行记录过程中幼儿能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记录,能让幼儿将各类表达方式融会贯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除此以外,利用记录单进行活动记录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整体情况,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对其实现方式进行优化创新,提高科学小实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让其实现符合幼儿认知,帮助幼儿全面成长。
二、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的有效措施
(一)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
不同年龄段幼儿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其知识范围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时需要对其实验记录单进行审核,将记录单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相应实验记录、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进行明确,从而提高科学小实验整体有效性,保证其教学工作科学、合理,全方位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让幼儿能在以学知识范围内进行有效实验,帮助幼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让幼儿能全方位成长。
(二)根据实验本身进行记录
在科学小实验中进行活动记录,其记录形式将会直接影响活动记录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需要先根据实验本身特点以及需要明确记录形式,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其记录形式分为个人记录、小组记录以及集体记录,其中个人记录主要是将幼儿的个人认知进行展现,如事物、现象、关系,而集体纪录则是以集体为基础对活动实验进行探究。但是由于科学实验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在进行集体记录时会出现难记录、无法记录情况,教师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幼儿记录情况进行动态化监管,帮助幼儿解决活动记录中问题,从而让幼儿能科学、合理地对小实验进行活动记录,提高活动记录整体的有效性、科学性,幼儿从个人记录到小组记录再到集体记录时可以让幼儿逐步感受到知识产生以及经验获得,从不同角度对实验进行全方位探究,提高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根据幼儿特性设计记录表
由于幼儿个性较为突出,如好动、爱思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认知水平有限等,因此教师在进行记录单设计时需要根据幼儿个性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教师可以将记录表设计为描述型记录表和统计型记录表,其中描述型记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记录方式,幼儿会通过绘画方式将所观察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效记录。
例如,在进行画影子科学小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拿着同类物品在特定时间对影子变化进行描绘,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影子变化规律,让幼儿能掌握到不同时间段里影子具体形态,统计型记录主要是通过相应表格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例如,教师在进行物体溶解实验时可以先分析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需要,统计有多少幼儿认为该物品可以溶解,又有多少幼儿认为该物品不会溶解等。另外,教师在进行活动记录形式选择时可以根据幼儿年龄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例如,在进行中班幼儿科学实验时,由于中班幼儿的肌肉群发展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型记录方式,让幼儿对记录表有初步认知,并且在引导中班幼儿进行活动记录时,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记录的方式提高幼儿积极性,让幼儿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进行活动记录,而当幼儿动手能力逐渐形成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图表让幼儿进行标记,从而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当幼儿进入大班以后,由于有了记录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幼儿个性对记录方式进行优化、创新。
例如,在进行观察月亮这一实验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每日观察的月亮形状进行描绘,感受月亮的具体变化,了解月亮变化规律,另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自身记录结果进行观察,从而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由于大班幼儿园具有一定书写和绘画基础,因此可以让记录单形式更加多元化,引导幼儿利用不同形式来进行表达,如图画、符号、表格、文字等,从而帮助幼儿进行有效记录,让幼儿能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四)多次利用记录单
在幼儿科学小实验过程中,记录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记录单不仅能帮助幼儿观察事物变化规律,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幼儿认知水平,根据幼儿认知水平进行实验调整,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将记录单作用发挥出来,幼儿教师可以将每一个幼儿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从而让幼儿之间能进行互相交流,对实验方法、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对比,提高幼儿交流沟通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将其结果进行整合,让幼儿能随时对相应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提高幼儿认知水平,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其中,对幼儿活动记录进行指导,提高幼儿活动记录科学性,最后教师还需要根据幼儿活动记录特性制定相应评价机制,从而让幼儿能对自身研究结果,积累相应知识点,让幼儿能感受到自身成长变化,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五)引导幼儿对其信息进行记录
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活动进行记录能帮助幼儿对事物变化以及过程进行探索,将较为抽象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如图表、文字,能让幼儿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中要积极引导幼儿对相应信息进行记录,并且让幼儿根据其信息对其结果进行观察,培养幼儿终身学习习惯,为幼儿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进行“会滚的玩具”这一课程实验时,教师可以先在实验前引导幼儿认识到哪些物品会滚,当幼儿找到相应物品以后可以让幼儿进行自主实验,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引导幼儿将其过程进行记录,让幼儿通过相应符号、图像对结果进行记录,并且根据其所记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这样能有效帮助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让幼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幼儿对新经验主动架构的习惯。积极引导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不仅能提高幼儿实践能力,还可以让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全方位观察,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實现针对性教育,让幼儿能全面成长,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六)以培养幼儿逻辑思维为基础,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
幼儿教师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为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奠定相应基础,但是并不是任何科学小实验都能利用活动记录方式来培养幼儿的逻辑性,因此幼儿教师利用科学记录时,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按照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逻辑思维方式明确记录单的必要性,从而将记录单的作用发挥出来。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实验本身需求,对其记录方式进行明确,让幼儿能在进行科学小实验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活动记录。通常情况下,活动记录主要分为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和集体记录集,个人记录主要是幼儿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而集体记录、小组记录是在个人记录为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相应结论。但是需要注意,在进行小组和集体记录过程中,由于幼儿的认知存在的一定差异,因此很容易出现诸多问题,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完成集体记录目标。总之,个人记录、小组和集体记录能让幼儿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规律,对相应知识点进行吸收和接纳,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七)根据实验内容设置相应问题
幼儿教师要想在科学小实验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就需要激发幼儿的探索科学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全方位观察,教师可以根据此页内容设置相应问题,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问题能符合幼儿的认知,让问题能更加新颖、科学,充分将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激发出来,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活动过程中,根据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当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记录,并且在幼儿进行活动记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幼儿进行活动记录。
(八)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在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趣味性。毕竟幼儿对科学实验有足够的兴趣,但由于部分实验相对抽象,因此教师很难直观地对实验过程和效果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实验内容和要点具体化、动态化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同时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能跟随教师的引导,从趣味实验活动中获得知识。而教师也需要建设起幼儿感兴趣的情景来展开教育,如开展一些实验教学相关的实践游戏和活动等,让幼儿充分参与活动,丰富活动体验。
此外,人工智能也能很好地应用到幼儿科研教育中,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中的高端前沿技术,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对人工智能的使用,确保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协助教师完成科学实验教学。目前,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也让人工智能发展拥有更大潜力,而基于现代深度学习理念的智能机器人最大的优点便是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其不仅能讲故事、放音乐以及模仿一些行为,同时还能解答幼儿在科学实验中的问题,并且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交流习惯和基本素质。因此幼儿不仅会从机器人那里获得一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把机器人当作朋友,与机器人进行友好交流,而且机器人还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萌发科学思维和意识,让幼儿投入对科学的探索。所以幼儿园教师一定要注重智能教学机器人的发展,并且积极利用智能机器人的优势展开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还能有效解放教师的工作,让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投入教学研究。
三、结语
总而言之,如今我国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也较快,这对人才的综合素养要求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优质人才必不可少一项品质,也是素质教育核心,幼儿教师在幼儿启蒙阶段中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根据幼儿教育发展理念对科学小实验活动进入形式进行优化、创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指标,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力,让幼儿创新意识能得到初步培养,为幼儿今后学习、生活奠定相应基础,从而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完成幼儿教育使命。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