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改变以“以量取胜”的粗放式作业设计恶习,设计精细化、有针对性的初中生物校本作业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步骤,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和初中生物学科课堂效果的要求。因此,在“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的当下,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了解“双减”政策给初中生物教学带来的新要求,结合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现状及问题,设计系统化、精准化、趣味性、生本化的生物校本作业,以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的优化助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作业设计问题是“双减”政策下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性问题。
在“双减”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要主动解读“双减”政策新要求,并以新要求为理论指导审视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现状,拟定合理的作业设计优化方案,确保生物校本作业的精准性,提升自身的作业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双减”下初中生物作业新要求
“减负、提质、增能”是“双减”政策的核心要义。在“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物教师在设计生物学作业时需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生物作业数量和作业完成时长,确保初中生物每日书面作业总时长在90分钟以内,确保初中生的娱乐和休息时间充裕。当然,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还需“分设作业完成时长梯度”,遵循“递进”原则,给初中生一定的作业适应空间。
2.精设作业,保证初中生物校本作业与本校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相吻合。改变以教辅资料、教材习题作业取代校本作业的“粗放式”作业预留现状,设计难易程度分层的层次化作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
3.提升生物学科作业的趣味性和操作性,增加学科探索性、生活探索性、综合实践性作业等拓展性作业比重,丰富初中生物作业预留形式、强化初中生物作业题单题训练价值,多布置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让生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学生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指南。
二、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现状
预留作业是教师辅助学生巩固内化课堂所学的方式,作业的价值历来被初中生物教师所重视。自“双减”政策、“五项管理”政策等新政策出来后,初中生物作业管理问题更是成为生物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随着政策普及范围与力度的不断加大,初中生物教师已经基本意识到在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尝试抛弃“粗放式”的生物学作业管理方式,设计针对本校学生个性学习情况的校本作业。但由于传统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长期以“教辅资料”为依据展开作业设计实践,个人作业设计能力并不强,当前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实际更新速度明显落后于教师的作业设计理念更新速度,存在诸多问题:
1.校本作业功能相对单薄,核心素养养成价值不足。在设计初中生物校本作业时,教师普遍以学科知识和概念为核心设置作业,对生物学作业的思维训练、社会责任训练、科学实践能力训练、生命观念训练等核心素养训练价值的关注度不够,生物作业考查层次多停留在对具体知识的考查上,素养价值未得到应有的彰显。
2.校本作业类型不丰富,个性化特征展现不佳。在校本作业设计期间,多数教师更重视书面作业的设计,对实践性、口头型、阅读探索类等其他类型作业的设计引入相对较少。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初中生对生物作业印象不佳,生物校本作业难以受到学生的青睐。
3.校本作业设计创新不足,未能有效吸引学生。在具体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对生物学史料文化、生活现实素材、地域文化素材的挖掘与利用不够,生物校本作业的综合训练价值不强,情境性、趣味性不够,生物学科作业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未能充分挖掘学校、家庭、社区中的丰厚学习资源,校本作业自创程度低。
以上问题的存在均是当前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与“双减”政策脱节的重要证据。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期间,教师看到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现状与“双减”下初中生物作业设计要求之间的差距,主动谋求优化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
三、优化初中生物校本作业的方法策略
作业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设计初中生物校本作业时,教师需树立正确的作业设计观,以提升素养为导向,切实提升作业设计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作业设计经验就“双减”下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如何优化进行具体性论述。
(一)立足素养,定制整体目标
作业设计整体目标是作业设计的方向指引。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优化期间,教师首先要以“双减”政策为依据、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制定系统性、整体性的作业设计目标,构思科学、先进的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蓝图。校本作业设计整体目标是否科学有效,直接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具体且有说服力的整体作业设计目标将对教师的后续作业设计活动产生导向和促进作用。
1.立足核心素养,细分设计目标。对作业目标的确定起源于教师对作业设计方向的清晰把握。在初中生物课时作业设计期间,教师可集合团队之力,研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细分核心素养养成维度,整合核心素养与生物学科教材信息,形成明确的核心素养养成结构。如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可进一步细分为“结构与功能”“进化與适应”“生命系统”三个要素,而三个要素的培养又可以与具体的知识相结合,形成具体的单元学习目标,并以单元学习目标为作业设计目标设计作业方案。在以结构化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养成模型为依据,梳理单元知识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在核心素养渗透上的薄弱点,并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有意通过设计相应的作业任务进行补充;也要关注学生真实性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养成现状,发现学生的素养养成薄弱点,并梳理教材各个单元整体信息,审核该素养在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渗透比重是否与学生的内在需求相吻合,并以作业设计的形式加以补充。
2.依托先进理念,科学描述目标。科学的作业目标需要科学的表述。在描述生物学科作业设计目标时,可引入ABCD叙写法、加涅五成分法、格伦兰模式、表现性目标等常见的目标表述格式对生物学校本作业设计目标进行更清晰的描述,以提升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的可操作性,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比如,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目标描述中,笔者常用ABCD叙写法即:主体(学生)+行为+条件+水平。比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法整合“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知识,并以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结构完整的思维导图呈现个人知识梳理结果,感受生命体成长的一般规律,感知生命结构、训练归纳概括思维等。
(二)统筹关键,编制作业内容
“双减”政策对初中校本作业完成时长进行清晰而明确的限定。在时长限定的作业设计背景下,教师需充分利用有限的作业设计时间,渗透关键性的作业设计内容,而不是贪图“全面”,陷入“贪多不烂”的作业设计误区。首先,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期间,教师需把握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透析教材内容,以生物学课程整体培养目标为基准,统筹规划七八年级生物学科整体教学规划,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根据生物学单元内容设计不同的能力养成重点。比如,在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健康地生活”单元训练中,笔者确定的社会责任素养养成重点为“健康生活观”,而在对后一单元“保护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主题单元时,笔者确定的社会责任素养养成重点确是“保护环境”。两个单元的习题训练目标虽均兼顾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素养,但在具体的训练层次与内容确是各不相同的。其次,整合教材、教辅资料中的习题资源,依照个人预设的校本作业设计思路,设计校本作業。由于作业设计技能对很多教师来说都是有待锤炼和提升的专业技能,所以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从教材、教辅资料中选择习题。在这一过程中,生物教师需对教材、教辅资料中的习题进行预做,分析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题目难度层次、推测题目完成时间,整理记录形成生物学习题档案,然后结合课时教学需要,筛选考查课时重点知识点的经典题型,设计适量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家庭作业,并对各部分作业中的习题种类、难度分布、累计做题预计总时长、考查知识点、核心素养渗透点等进行总结,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和自己对班级实情的了解,对作业习题的编订情况进行试读修改。如对基础性作业进行分层处理,将训练知识点重复的习题合并,设计成“1+1”式的选作题,以1道必做基础题加1道二选一式的选做拔高题,提升基础训练题的层次性,强化生物学校本作业的个性化特征。再如,在对习题设计进行整体评估期间,教师可以对习题设计成果与设计目标之间的切合度进行审核,以有效落实关键性能力训练目标为标准,整合多元素材,增设指向关键能力训练的原创题等。在这样校本作业设计模式下,教师设计的生物学指向更具体、目标更明确,也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筛选素材,创设作业情境
依托真实情境的初中生物校本作业更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在生物学探索任务完成时的自觉性,具有更高的核心素养养成价值。因此,在初中生物作业自主设计期间,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从热点新闻、地域文化资源中筛选符合作业设计目标的情境素材,构造更真实、更多样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情境,提升初中生物校本作业的综合性、探索性和实践性,让学生面对复杂的、具象化的真实问题时,主动思考、主动运用生物学知识、完成生物学实验,帮助学生养成思维素养、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实践等多样核心素养。
1.开发身边资源,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生活是最大的生物学知识探索情境,在生物学校本作业设计期间,教师可通过开发现实生活情境,创设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拓展生物学科知识应用空间,更好地落实社会责任目标。比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课时探究期间,笔者设计了“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通过让学生搜索校园内存在的多样化生物,思考如何维护校园生物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将课时知识应用至具体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心和关爱意识。
2.借助真实素材,设计分析类作业任务。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期间,教师可引入大量真实的生活数据或素材,以真实素材为引,设计对比分析类课堂实践作用,在锻炼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强化初中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参与感。比如,在引导学生认识人体器官时,可以引入医学化验单、B超、彩超影像图、X光片等素材,以真实的数据、图片构造真实的任务完成情境,以消除生物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人为阻隔。真实素材的提供,营造了具象可感的科学探索环境,在这样的探索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学生的个性基本能力也能得到更充分的锻炼。
3.介绍前沿科技,设计拓展延伸任务。校本作业与生物学课时教学内容之间并非完全一致的,校本作业设计有其独立性。在初中生物学校本作业设计期间,教师可引入生物前沿科技探索,设计融合前沿科技、社会热点的实践研究性作业。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中可利用的情境性素材不胜枚举,结合真实素材的情境性作业设计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使用何种素材,教师必须保持素材的来源正规性、素材内容的真实性与可理解性、素材隐含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合理控制素材呈现信息,保证素材与学生当前身心状态之间的契合度。
(四)回归整理,做好跟进完善
校本作业设计能力作为新政策带来的新要求,是需要经历漫长的成长过程的。因此,要想让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与“双减”政策新要求完全契合,还需及时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回归整理,做好后续跟进与完善工作。比如,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优化期间,笔者所在教学组定期组织“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情况”审核工作,从“作业训练预期与目标达成情况”“作业的结构性”“作业的科学性和适切性”三个大方向入手对校本作业进行评价,以“教师作业设计自评”“学生作业回收及完成情况”“学生作业意见或建议反馈表”“学生作业完成时长反馈表”等作业实施过程中生成的实践性材料为依托,组织集体测评活动。对比、分析不同教师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中的表现,找出各自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长处与不足。对比教师作业预期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能力提升情况反馈信息,找到二者之间的差距,并在合作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一过程是初中生物学教师磨炼个人作业设计能力的过程,也是初中教师深入了解本校学生的需求,探索并完善符合本校实情的校本作业设计经验的过程。在作业回归整体环节推进后期,我们还可以对大量事实经验进行整体性汇总,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作业设计模型。
总之,“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校本作业设计的优化是建立在教师深入把握“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完整、科学的作业设计流程上的。在初中生物校本作业优化期间,教师不仅要把握“双减”新要求,审视本校校本作业设计问题,还需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构建情境、做好整理,以更规范的作业设计流程,助力校本作业设计问题的高效解决。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