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涛生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从开发研究阶段进入到了推广应用阶段,各个汽车品牌都已经开始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型,市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方面,我国还存在非常大的人才缺口,这个任务就落到职业类院校中。作为应用型技能人才最主要的培养机构,要对学校当前的课程进行有力的整合。教学需要课程来保障,同时课程也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的教材还相对较少,基于此原因,为了实现培养高技能和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目標,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来实现。
一、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建设现状
利用搜索引擎查阅全国各个中职学校的有关网页可以发现,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时间均较短。粗略计算后发现,目前全国已经有八百多所中职学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其中超过一半的学校都是在近两年内开设的。从总体上来看,在现阶段的全国所有中职学校中,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还属于新增专业中的一种,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师资力量、课程体系,还是专业标准等各个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基于此,应建设与当前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对应岗位相适应的一体化课程,以专业能力为目标,注重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建设基于模块化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二、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总体方向
紧密围绕当前新能源汽车维修相关专业的人才方面的实际需求,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基础,精选比较典型的工作任务,由此确定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而制定详细的课程相关标准,让学生掌握比较完整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构建专业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社会能力、方法创新能力等,使学生既具备较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学科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创造力,借助一体化教育教学的模式,可以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必要条件
(一)建设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开发并实施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且为了保证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性基础就是要建立一支优秀的一体化师资队伍。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要有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负责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并传授专业技能,否则不仅学生很难真正掌握专业技术,教师也很难完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因此,中职学校在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团队。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方法很多,例如,学校可以在学校内部选拔一批优秀的毕业生来充实师资队伍力量,也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选派一批优秀的教师到企业中进行深造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从企业中引入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优秀技能的人员到学校开展技术教学指导。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新能源汽车维修课程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拓展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构建与一体化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近年来,在世界天气转暖和能源转换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还是力度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改进。综合各种因素,中职学校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上当前职业类教育中可供参考的范例并不多。因此,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安排、课时分配、师资配备等各个方面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都还很多。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中职院校新能源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管理机制还必须不断完善与优化。
(三)转变教学模式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应积极向工学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体化教学的授课中,我们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重点使理论和实践相互统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其次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再次开展综合型教学;最后要开展自主学习。一体化课程的重点是将学习任务作为一种载体来实施教育,也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开展。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这门课程中,教学任务的开展建议模拟真实的汽车修理企业的环境,采取工作过程化的教育方式,安全无小事,时刻牢记于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了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小组教育形式,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推荐6~8人为一个小组,在整个教学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起到监督及辅导的作用,同时要重点加强培养学生的操作标准和职业素质。
(四)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教育基地建设需因地制宜
由于各地区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同,这样就会导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职业学校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要选择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协同模式。在配置测试设备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无缝对接。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跟汽车维修企业岗位相对应的工作场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新能源汽车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一般来说,根据每个区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地点来设计一个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工作场所。学习工作场所通常包括理论教育区、实训教育区、小组讨论区、数据查询区、工具存储区和教学成果展示区。一个综合的学习场所通常需要至少容纳 36人才能同时针对同一任务执行教育活动。专用工具、量具、新能源车辆、多媒体设备等必须能够保证教师和学生顺利开展一体化课程。
四、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教材开发流程
(一)总体思路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当前汽车专业的技能水平资格证书和“1+X”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通过相对科学的设计,做到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学习工作任务的提炼要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发设计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包、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教育教学资源库。
(二)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在研究和开发一体化课程体系之前,我们一定要知道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所以,需要根据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工作情況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制造企业、汽车4S店和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等开展调研活动全面了解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及需求,也可以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企业经理等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研,总结提炼出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
(三)构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明确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确定专业课程,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和专业标准确定一体化课程的核心课程,再结合当前汽车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和教材能够体现当前的社会技术水平和职业岗位资格要求,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形成有机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基础课;二是专业技能课;三是选修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品德、中国语文、中职数学、英文、计算机技术、体育与健康、中国历史、音乐欣赏、安全教育、军事教育、中职生礼仪、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机械制图、钳工实习等课程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新能源汽车概论、清洁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纯电动汽车结构与维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维修、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纯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等课程。
(四)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路线
第一步,通过调研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掌握企业的用人需求、岗位需求和技能等要求。第二步,通过提炼典型的岗位任务,进一步明确各岗位工作的职责内容、工作特点、工作方式等,同时按照典型岗位任务的工作能力特点,将收集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如工作难度相似、相关性强、案例相似的情况整合到一个行动领域。 第三步,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国家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开发既符合当今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人才需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第四步,设计学习情境单元,将学习领域分解为多个子项目展开教育教学。 第五步,开发学习资源,包括自学手册、任务工单、检测设备、课件、微视频等。 新能源汽车专用检测工具、量具、防护设备、绝缘场地、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教学资源。第六步,开展教学实践,选择本校新能源汽车班级为研究对象,一组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另一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根据实际的效果,完善及改进一体化课程资源的建设。
(五)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课程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一,确定课程大纲;第二,确定学习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第三,提出教育方案、课时分配方案和设计评价等方案。课程方案的制定,将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专业一体化教材的开发、课程视频资源的开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反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六)编写模块化教学文件
在校园内建立一个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师资队伍,并且与新能源汽车企业领导、汽车行业专家和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合作,打造多个模块化课程开发团队,每个团队都有几位专业的教师和行业专家负责编辑文档。第一,按照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需求,确定相应的模块课程,制定和准备该教学模块所需的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第二,根据个人擅长的领域分配模块化任务,编写符合汽车行业技能要求的学习单元,保证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与当今职业教育教学一致。第三,要严格进行模块化教学大纲编制,保证其能够较好地适应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方式。
(七)进行一体化课程实施
选取本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来自两个普通中专班的学生被随机分成两个组。 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参考组,实验组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采用开发的一体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学校提供的教材进行学习。通过分析,发现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有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非常注重7S 管理,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维修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作业流程规范。
(八)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估和反馈
在正常的学习中,教育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贯穿于所有教育环节。每次教学任务结束后都要进行教育评估,把不足的地方或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优化升级,以提高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课程评价中,由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组成评价小组,主管教学的领导担任评价组长,行业专家担任副组长,通过评价和反馈,保证每个授课任务的质量,以达到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从而促进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考核内容包括:针对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能力,组织教师在完成考核评估后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深入了解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为今后的一体化课程优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结语
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加之我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不少国内有汽车专业的职业院校都相继开办了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因发展快,课程体系建设等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汽车专业学科体系的发展和职业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发过程中要改变教育观念,开拓思维,利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对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课程进行完善,同时,要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优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和手段,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等,以推动新能源汽车课程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方向,满足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ZJ20200605。]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