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倩 高静美
摘 要:本文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对A能源公司发展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样本在外部政策压力下的意义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的政策体系下,企业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成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企业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与相应政策体系中蕴含的政府社会治理逻辑相契合,这种契合也最终使得企业获取先动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意义行为;先动优势;意义建构;意义给赋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2)05-0119-09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对外部情境的认知及反应关系决定了其能否在相关环境中持续发展。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Kezar[1]认为,这种对环境的认知结果是组织对外部环境建构和给赋而形成的意义。Weick等[2]与Rouleau[3]认为,意义行为是管理者将个人对外部情境的判断进行意义生成和意义给赋的过程。Hoyte等[4]与Sandberg和Tsoukas[5]认为,上述过程在组织遭逢重大事件情境下表现得更为明显,如重大制度变革和外部环境变化等,这种外部情境的变化通过管理者意义行为,实现个体认知到组织认知的传递和转化,可能引起相应的组织内部变革,如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等。
在现实中,企业与政府规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外部政策调整的情境下形成超前的高阶认知是决定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换言之,企业如何形成对外部政策的准确甚至超前预判至关重要。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政策下,部分企业获得了相关的政策红利。
高静美和袁桂林[6]认为,已有研究对意义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探讨,基本厘清了从环境—个体—行为的传递路径和方式。但对于企业而言,更为重要是要阐明如何通过意义行为正确地传递信息,因而如何形成更加准确甚至更加积极的意义行为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先动优势可以促使企业在竞争中顺利胜出,那么意义行为是否能够帮助企业获取这种先动优势?对于企业如何在政策调整甚至规制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准确实现提前布局,已有研究并没有展开深入讨论。面对政策调整,企业如何获取先动优势?意义行为在企业获取先动优势过程中又会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尝试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的先动优势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政策调整和规制不断升级过程中,企业形成独特发展模式的意义行为过程。通过对国家及地区环保政策升级及演化过程进行梳理,以及企业管理者对政策的回应,探索企业获取先动优势背后的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过程,从意义行为视角打开企业获取先动优势的黑箱。
二、文献综述
(一)意义行为: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
Weick[7]与Weick等[8]认为,意义建构主要指组织中的管理者对内外部情境的认识过程,基于个体对外部情境的分析和判断最终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认知,并基于个体认知对集体行为产生影响,将个体认知转化为集体理解的过程。Gioia和Chittipeddi[9]认为,现实中,组织层面的意义建构行为主要体现在管理者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其中管理者在动态情境下需要构建自身的认知,并且组织行为需要在组织关键个体具备统一认知的条件下进行,因而管理者除了需要构建个体认知之外,还需要在自身认知构建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意义给赋的过程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帮助组织内部统一认识。苏敬勤和林海芬[10]认为,管理者的意义生成和意义给赋往往在组织变动环境下变得格外重要,尤其是组织变革背景下,不同层级管理者以及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员工之间对变革能否形成一致认知并构成一致行为,直接决定了组织变革的成败。
高静美和袁桂林[6]认为,由于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存在明显的连贯性,学者们进一步将其归结为组织意义行为。基于已有对于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的研究,整体上组织意义行为主要经历个体—组织—个体—组织、情境—认知—行为的传递过程。Malle[11]认为,组织意义行为的关键在于能够在组织内部复杂个体以及组织外部复杂情境之间形成统一认知,进而保证组织内部行动的一致性。Hoyte等[12]認为,这种行动的一致性在动态环境尤其是危机情境、变革情境下变得尤为重要。Maitlis和Lawrence[13]认为,考虑到组织内部往往天然存在组织结构的区分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员层级的区别,组织内部成员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所接触到信息的差异均导致组织内部可能存在不同的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如何在多元且复杂的背景下形成一致的行动认知是组织意义行为的价值所在。因此,已有研究进一步强调了个体与组织的匹配过程是管理层意义给赋到员工意义建构的过程。
综上所述,组织意义行为是组织应对外部情境的微观过程,体现了组织管理者到组织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形成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战略变革、危机事件情境下更为重要。但现实中对于一般情境而言,政策调整往往是一个渐进转变的过程,组织更多的是需要在逐渐转变的政策情境下实现预判式的认知和行为,最终实现对突发事件或突发情境的有效应对。而针对渐变情境下组织意义行为内在转变过程以及转变机制,现有文献仍未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考察看似突发的政策事件背后的渐进升级过程,并对政策调整过程中的企业意义行为进行解析,最终梳理出企业在政策调整的动态情境下如何进行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丰富渐变情境下意义行为的转变过程以及转变机制,从而补充现有研究并从意义行为视角解析市场竞争过程中先动优势产生的内在机制。
(二)先动优势
Kerin等[14]与Lieberman和Montgomery[15]认为,组织先动优势主要指商业领域中,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或市场创新等方面第一个采取开拓性或抢先行动的组织。与先动者的开拓性行为相对应的是学者们广泛讨论的先动优势。先动优势主要强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先动者更容易进入竞争压力小的市场内,进而有更多获取经济利润的机会,从而使先动优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现有研究对于先动优势的讨论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资源占有的先动优势。资源基础理论所强调的异质性资源占有,对企业竞争优势获取发挥关键作用。Barney等[16]认为,企业先动优势来源于对特定异质性资源的占有,凭借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稀缺资源,更加迅速地实现对市场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进而获得面向市场的先动优势。Jabbour等[17]认为,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更需要必要的资源积累来实现先动。孙启新和魏谷[18]认为,在资源积累基础上,通过组织战略的制定能够更好地推动组织资源价值的实现,从而提升组织绩效。
基于顾客的先动优势,包括对消费市场的判断和消费者偏好的分析等。Agarwal[19]认为,基于对市场的准确判断使其能够依托于对消费者偏好的深入分析,逐渐形成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先动优势。骆阳等[20]认为,在位企业可以通过先动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从而强化优势,而后来者则可以通过迅速建立网络来获取利润,以成功地进入市场,获取竞争优势。郎骁和邵晓峰[21]认为,消费市场中顾客的消费需求与零售企业提供的决策产品组合间也存在一定的均衡问题,但当产品固定效用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进入市场的顺序与均衡结果无关。因此,顾客层面的先动优势也受到产品组合和企业网络构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基于技术的先动优势,Markides和Sosa[22]认为,前沿技术创新会生产出新产品,从而引发市场对新产品的认可,进而形成先动优势。徐明[23]认为,技术创新是组织先动优势产生的重要基础,尤其在专利制度的引导下,企业在已有技术创新基础上构建专利组合,并通过对专利组合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来扩大专利组合规模,从而建立稳定的竞争优势。
资源、顾客和技术方面的先动优势本质上均为市场竞争导向的先动优势分析,市场竞争层面的先动优势无疑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利润方面的优势。而在强制度情境下,企业针对市场竞争层面的先动优势构建往往会受到合法性的制约,已有研究忽视了对合法性下先动优势的探讨。
Bertheussen等[24]认为,现实中制度层面的先动优势在强制度场域下,不仅能够反映到组织市场回应上,更进一步体现了组织制度合法性。显然制度合法性水平高的组织,更有利于在强制度情境下获取更为突出的合法性优势,进而获得先动优势。制度创新也是组织获取先动优势的重要途径,但现有关于先动优势的研究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国特定制度情境下,组织对制度的快速响应对于企业获取制度合法性优势同样重要,基于制度的先动优势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但被现有研究所忽视。
此外,现有先动优势的研究往往聚焦于相对宏观的视角,注重对先动优势产生的显性因素进行讨论,如技术创新、资源占有和市场分析等方面,缺少对先动优势形成背后组织内部管理者认知层面等微观机制的讨论。现实中组织先动优势的产生往往始于管理者对于外部情境的超前判断,但这种超前判断如何形成的是对先动优势研究更加本质的揭示,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Gehman等[25]认为,考虑到组织意义行为的研究主要讨论组织管理者个体层面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转化机制,而基于指标简化的定量研究方法难以通过简单的变量关系揭示出组织意义行为与先动优势之间的具体关系,因而需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面对政府政策调整,企业如何利用意义行为获得先动优势的问题。Eisenhardt和Graebner[26]认为,目前对于组织意义行为的作用过程和机制以及如何获取先动优势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属于现有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即探讨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更适合采用具有理论探索功能的案例研究方法。
(二)样本选择
为了更加细致地揭示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过程和机制,本文在案例数量的选择上,采用单案例的研究方法。
基于案例研究理论抽样的基本原则,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具体的样本选择上,根据对理论饱和度的要求,依据以下标准进行案例样本筛选:(1)所处行业与国家及地方政策存在紧密联系;(2)企业所处行业相关政府政策具有连续性,且整体政策要求呈现不断提升和细化的趋势;(3)企业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或地方政策,并根据相关政策要求进行持续改进;(4)非垄断行业,企业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自身努力建立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5)企业发展较为成熟,成立时间10年以上,且业绩良好。基于上述标准,本文主要针对房地产、化工和钢铁等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明显政策连续性的行业进行筛选,同时结合研究样本数据的可得性,最终选择化工行业A能源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A能源公司是国内高端煤基新材料和化学品制造的领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成了煤基多联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A能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要求,在全国众多化工企业中率先明确提出企业自身的碳中和时间表,力争用10年完成企业50%碳减排,用20年率先实现企业碳中和,成为化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准确提出碳中和时间表的企业。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背景下,A能源公司表現出突出的先动性。
(三)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一手数据与二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以一手数据为主,二手数据为辅。其中一手数据主要依托于研究团队对A能源公司相关管理者的访谈和调研数据,凭借校友资源的推荐和支持,本研究团队对A能源公司进行了系统的访谈调研,并通过实习的方式对企业管理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及资料收集,形成了数十万字的访谈记录数据,为研究的具体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在一手数据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通过二手数据对一手数据进行补充和佐证,主要来自于公司网站资料、关键高层领导人访谈、公开讲话资源和公司年报等资料。由于本文还涉及制度层面国家相关政策的演进,主要依托于政府网站公开的政策文本,以二手资料为主,重点聚焦国家及地区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文件,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对比分析,梳理出环保政策的升级过程。
(四)研究思路
本文在已有组织意义行为研究基本范式基础上,参考“情境—认知—行为”的基本逻辑框架,重点考察案例企业与外部政策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首先,分析管理者认知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管理者认知主导下企业内部逻辑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其次,考察企业逻辑与外部制度逻辑之间的动态匹配过程。最后,解析管理者认知与政策情境之间的协同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识别管理者高阶认知对于企业获取先动优势的意义。
四、案例描述
(一)初创期:由房地产行业转入能源化工行业
A能源公司的创始人B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西北人,大学毕业后进入商贸企业工作。在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后,B先生看到当时房地产行业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以及西夏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红利,开始尝试进入房地产行业。此后,B先生的房地產公司陆续参与建成了西夏建材城、西夏钢材市场和物流中心等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并进一步建成了燕葆花园和花半里等房地产项目。
多个地产项目的成功开发让B先生完成了创业初始资金的积累,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地产开发政策上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也难以体现其作为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因而B先生一直希望能够实现房地产企业家的转型。2005年,宁夏政府策划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B先生立刻认识到这是企业转型的重要时机。凭借自身成熟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其积极参与到国家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中,先后将200亿资金注入基地核心区域,建设A能源公司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从而实现了由房地产企业到能源化工企业的华丽转身。
A能源公司发展初期主要结合园区整体的规划要求以及宁夏的煤炭资源优势,聚焦于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系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B先生提出“四个不做”发展原则,即国家不支持、不倡导的坚决不做,淘汰落后的产业坚决不做,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坚决不做,对社会没有价值的坚决不做。这些原则也反映在A能源公司后续发展历程中。
(二)发展期:技术与环境保护并重下的化工园区建设
能源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利用极难获得的政府批文和宁夏丰富的煤炭资源,相关企业都能够实现快速盈利。而A能源公司进入能源行业后,并没有像其他能源企业一样赚快钱,而是在“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的发展思路下,坚持聚焦现代煤化工主业,不挣快钱,不赚热钱。在业务发展方面,A能源公司专注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加强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创新。A能源公司不追求一时之利,而是谋求长远发展。
同时,基于自身的商业地产经验和煤炭化工的行业特点,A能源公司以超高标准进行园区设计。一次规划、集中布局、分步实施,各生产装置布局紧凑,公辅设施公用,从而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使得投资成本与国内同期同规模投产项目相比节约了30%以上。涉及到具体的生产流程,A能源公司同样专注节能问题,原料通过皮带、管线传输,运距短、效率高、损耗低、用人少,加上精细化的管理,综合运行成本较同规模企业降低35%以上。
(三)成熟期:构建碳中和产业链
经过前期高规格园区规划和关注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路径,A能源公司获得了丰厚回报,实现了用煤替代油气资源生产化工产品,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甲醇、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精细化工、新能”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国家公布碳达峰和碳中和规划后,A能源公司开发了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企业走上了碳中和的发展道路。
五、案例分析
(一)不同时期环保政策的特征
国家的环保政策体系构成了企业发展必然面临的政策情境,本部分重点梳理政府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从而分析不同时期环保政策的特征。
1.对立发展阶段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很多情况下是对立的。这一情况也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以规模和数量为目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一度对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当时一些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快速发展,虽然带来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但也造成自然资源减少和环境压力提升。此时,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强调环境保护问题,并将保护环境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控制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形成了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等等。但整体上,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的这段时期,更多是抓典型,以处理破坏环境的重大事件为主,在经济发展上并未形成注重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
2.分庭抗礼阶段
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出现多起严重破坏环境事件。政府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计算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使用“绿色GDP”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在出台一系列政策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同时,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也制定了严厉的规制措施,全国各地开始刮起环境保护风暴。
3.协调发展阶段
2010年以后,政府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经济发展中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方式对各地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明确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减少碳排放各类具体措施。
基于上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在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政府在各个时期提出的环保政策整体上呈现出一致性,即一直明确提出经济发展不应该忽视环境保护。同时,在时间演进上,这种一贯式的环保政策体系也呈现出逐渐趋于严格的特征,即环境保护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并采取更加严厉的规制措施。因此,这种环保政策体系的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是相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政策情境。
(二)基于政策情境的意义行为模式与演进机制
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形成了企业发展所面对的政策情境。Suchman[27]认为,在合法性压力下,绝大部分企业都会被动地采取调整策略以适应政府规制政策的变化。Stieglitz等[28]认为,在更不利的情况下,由于组织惯性的存在,很多企业甚至在发现政策情境变化之后,仍然无法进行及时调整。然而,作为一家能源化工企业,A能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利用其构建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而且在国家发布碳中和规划后,当很多企业还在思考如何应对碳中和压力时,A能源公司率先宣布将于2040年实现碳中和。
1.管理者意义建构过程分析
A能源公司在进行能源基地园区建设以及后续发展中,都提出在获取盈利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价值,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行动准则。这种主导企业发展的集体认知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A能源公司的发展经历可知,由相关政府政策体系构成的政策情境是重要原因。A能源公司由商业地产开发转入能源化工行业后,国家对于能源方面的系列政策让B先生立即感受到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提出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强调国家能源安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工商、金融和投资等多部门共同制定规制措施,确保能源企业发展符合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这些政策压力使B先生认识到,A能源公司要在行业内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部署。
当然,政策压力是每个能源企业都会面对的,为什么A能源公司将这种压力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发展逻辑?通过分析发现,这与创始人B先生的个人认知有关。B先生出身于贫苦农村,在成长和求学过程中得到过很多帮助,这让他逐渐形成了回报社会和感恩社会的思想。B先生在创业过程从事过多种工作,卖煤炭、做物流、经营商贸城和开发商业地产,等等,企业越做越大,个人财富不断积累,但在B先生心中,他一直希望能做一份实实在在的实业,一个人做企业不一定挣钱多就是最好,最重要的是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在决定进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后,B先生坚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要算大账,不要算小账。在项目审批阶段,相关部门及党委、政府的领导都明确向B先生提出,能源企业发展应该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而A能源公司在园区建设与企业发展中也切实地将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作为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B先生对能源企业发展的认知呈现出中国情境下管理者的意义建构过程。一方面,政府公布的相关政策会形成政策压力,这是管理者意义建构的主要外部来源;另一方面,这种外部政策压力需要通过管理者的个人认知发挥作用。因此,政策压力下的被动认知与个体发展下的主动认知共同作用,管理者建构了符合企业发展和政府政策要求的意义。
2.管理者意义建构到企业集体意义给赋过程分析
高静美和袁桂林[6]认为,管理者进行意义建构,形成对于企业如何发展的意义。然而,只有将个人意志极强的意义转化为企业集体认同的发展逻辑,才能带领企业在实践层面获得预期成果。基于领导者权威,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一言堂”型的管理者可以强迫企业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营。但企业其他成员愿意主动接受管理者的认知,才能更好地配合管理层提出的变革行为。
在A能源公司案例中,B先生关于企业业务转型、能源业务如何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认知,并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整个企业中。比如,在决定进入煤化工领域之初,公司团队强烈反对,担心贸然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新领域风险太大。B先生没有利用创始人的身份乾纲独断,而是带领团队集体学习,邀请资深煤化工专家和权威设计院进行项目论证,向有关政府机构汇报沟通,反复探讨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在这些项目论证的过程中,对企业团队进行认知干预和建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B先生也不断将其创造社会价值理念扩展到企业发展中。比如,2008年,A能源公司申请成立企业党组织并得到批准,宁夏自治区党委向A能源公司委派了4任党委书记支持其党建工作。发展至今,A能源公司党委下设19个基层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党员担任公司中高层领导比重超过85%。企业党组织的建立,对于凝聚员工起到重要作用。此外,A能源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创造社会价值的认知。比如,成立家族式非公募基金会,广泛参与到教育扶贫、黄河生态治理和公益养老等公益事业。企业员工在参与这些公益活动后,不仅获得社会赞誉,更加深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因此,A能源公司不挣快钱、不赚热钱、不追求眼前短期利益的行为在公司内部得到很好的执行。
综上所述,A能源公司通过持续的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过程,形成了关注社会责任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发展逻辑,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导向主导逻辑。
(三)基于意义行为的先动优势形成过程
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通常会将成本与收益作为各项活动的重要权衡标准。然而,A能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却能做到不挣快钱、不赚热钱,潜心进行技术研发,减少企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种发展思路贯穿在A能源公司作为一家营利性组织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形成了主导企业运营活动的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主导逻辑是组织中存在的一种共享的集体智慧,对所在行业的看法、对业务的界定及相关资源配置决策方式的集合,是支撑企业所有活动的核心邏辑。
在上述主导逻辑影响下,在建设A能源公司循环经济工业基地之初,公司就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作。在建设过程中,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竣工,建成了循环经济产业园样本,成为全国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关注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打通煤化工产业链,发展“煤代油”技术,将煤炭“吃干榨净”,实现清洁高效利用。这种发展方式使A能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和提高盈利,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同时,其发展模式非常适合中国富煤、贫油和少气的资源特征,更契合了政府关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的整体要求。这种契合实际上反映的是双方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即A能源公司的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与政府对于经济、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治理逻辑相契合。
魏江和趙齐禹[29]认为,企业主导逻辑与政府治理逻辑的契合,使企业各阶段的运营活动都能够满足政府要求,获得规制合法性。上文分析发现,政府政策具有一贯性和趋严性特征,企业由此具备了维持与政策走向一致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时候能够提前准备,在政策到来时即获得政策红利。比如,在碳中和规划下,A能源公司能够凭借其构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破解环境保护瓶颈。而其他企业只能在国家总体规划调整下停产限产,付出更大的代价。这种情况表明,A能源公司通过意义行为采取预判式发展,这是企业独特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是企业在政策调整面前获得了先动优势。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企业面对政策调整如何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理论模型:在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政府治理有稳定的内在的治理逻辑,这种逻辑也隐含在颁布的系列政策中。企业管理者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的政策体系中感受到政策压力,这种压力通过管理者自身的认知模式进行独特的意义建构。通过反复的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过程,企业形成的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与政府治理逻辑相契合。这种契合也最终使得企业获取先动优势,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六、研究结论、管理启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中国本土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上文对A能源公司的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在中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政策体系整体呈现出一贯式和趋严性的特征。中国独特的政治体系和发展方式,使得整体的社会治理理念及相应的政策体系显得有迹可循。中国本土企业能够在政府释放的诸多信号中获悉可能的政策走向,这种政策体系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
第二,意义行为有助于企业获得先动优势。企业管理者的预判式意义行为,使其对政策走向产生判断,并带领企业克服逐利天性,当政策体系产生预期变化,这种提前着手的布局使其获得快速发展的先动优势。大多数企业都能感受到来自政策体系的压力,区别在于有些企业受收益权衡或组织惯性因素的影响,选择被动地适应政策压力,无法将这种信号转化为引导组织变革的力量。
第三,企业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与政府社会治理逻辑天然是否契合,是衡量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准。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考虑政府的治理导向,创造社会价值是政府治理导向的重要指标之一。形成价值导向主导逻辑,有利于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自身发展过程中,这一研究结论拓展了社会责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的研究视野。
(二)管理启示
第一,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政府系列政策释放的信号,并将外部政策压力转化实际的企业变革行动。管理者是企业意义行为的开端,应该加强自身认知模式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需要不断审视自身的价值导向,注重社会价值创造,这样才能从容面对政策调整。
第二,政府机构是社会治理的主体,需要采取措施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应该注重不同时期政策的一致性,这样才能给企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并给予企业足够的适应政策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善于规划政策内容,通过合理范围内的政策红利,吸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三)未来展望
本文关注中国企业通过意义行为应对政策调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先动优势的形成机制,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一方面,单案例研究有利于挖掘案例资料蕴含的深层次机理,但结论的普适性需要检验;另一方面,本文关注了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成主导逻辑的过程,但限于篇幅没有考察概念间具体维度要素的关系。本文是对意义行为引导企业发展路径的探索,未来研究应该更关注意义行为引致企业变革的具体机制,并通过大样本分析的方法检验两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KEZAR A. Understanding sensemaking/sensegiving in transformational change processes from the bottom up[J]. Higher education, 2013, 65(6): 761-780.
[2] WEICK K E, SUTCLIFFE K M, OBSTFELD D. Organizing and the Process of Sensemak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5, 16(4): 409-421.
[3] ROULEAU L. Micro-practices of strategic sensemaking and sensegiving: how middle managers interpret and sell change every da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5, 42(7): 1413-1441.
[4] HOYTE C, NOKE H, MOSEY S,et al. From venture idea to venture formation: the role of sensemaking, sensegiving and sense receiving[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9, 37(3): 268-288.
[5] SANDBERG J,TSOUKAS H. Making sense of the sensemaking perspective: its constituents, limit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5, 36(1): 6-32.
[6] 高静美, 袁桂林. 社会信息加工视角下“环境—个体—组织行為”三维框架的管理者意义给赋机制与过程——基于Y(中国)公司的案例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8, 21(3): 152-164.
[7] WEICK K E. Sensemaking in organizations[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5: 3.
[8] WEICK K E, SUTCLIFFE K M, OBSTFELD D.Organizing and the process of sensemak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5, 16(4): 409-421.
[9] GIOIA D A, CHITTIPEDDI K. Sensemaking and sensegiving in strategic change initi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6): 433-448.
[10] 苏敬勤,林海芬. 基于不同组织情境的意义建构研究评述[J]. 管理学报, 2013, 10(11): 1710-1716.
[11] MALLE B F. Attribution theories: how people make sense of behavior[C]// CHADDE D.Theoriesin Social Psychology.Malden:Wiley-Blackwell, 2011: 72-95.
[12] HOYTE C, NOKE H, MOSEY S,et al. From venture idea to venture formation: the role of sensemaking, sensegiving and sense receiving[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9, 37(6): 268-288.
[13] MAITLIS S,LAWRENCE T B.Triggersand enablers of sense giving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 50(1): 57-84.
[14] KERIN R A, VARADARAJAN P R, PETERSON R A. First-mover advantage:a synthesis,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2, 56(4): 33-52.
[15] LIEBERMAN M B, MONTGOMERY D B. First-mover (dis)advantages: retrospective and link with the resource-based view[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12): 1111-1125.
[16] BARNEY J B, KETCHEN D J, WRIGHT M.The future of resource-based theory:revitalization or declin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37(5): 1299-1315.
[17] JABBOUR C J C, FIORINI P D C, WONG C W,et al. First-mover firms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the sharing economy in metallic natural resource-intensive industries: implications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and emerging industry 4.0 technologies[J]. Resources policy, 2020, 66(2): 1-13.
[18] 孙启新,魏谷. 组织资源、战略先动性与中小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 2014(09): 117-126.
[19] AGARWAL S.Deep Learning-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establishing customer dimension as the lifeblood of business management[J].Global business review, 2019,20(6):1-18.
[20] 骆阳,帅青红,黄涛,等. 银联与通联、开联不对称竞争的博弈分析[J]. 管理世界, 2011(12): 176-177.
[21] 郎骁,邵晓峰. 基于零售商入市顺序的横向差异化产品组合决策[J]. 系统管理学报, 2019, 28(06): 1169-1177.
[22] MARKIDES C, SOSA L.Pioneering and first mover advantages: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models[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3, 46(45): 325-334.
[23] 徐明.科技企业专利组合路径及其启示:基于兼容性模型的理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04): 77-83.
[24] BERTHEUSSEN B A, NOSTVOLD B H, RUIKEN I.Fishing for an institution-based first-mover advantage: the norwegian snow crab case[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2020,194(1): 1-8.
[25] GEHMAN J, GLASER V L, EISENHARDT K M,et al. Finding theory-method fit: acomparison of three 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theory building[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 2018, 27(3): 284-300.
[26] EISENHARDT K M, GRAEBNER M E.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 25-32.
[27] SUCHMAN M C.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20(3): 571-610.
[28] STIEGLITZ N, KNUDSEN T, BECKER M C. Adaptation and inertia in dynamic environment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37(9): 1854-1864.
[29] 魏江, 趙齐禹. 规制合法性溢出和企业政治战略——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9,37(04): 651-663.
(责任编辑:孙 艳)
收稿日期:2021-11-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高地与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研究”(20&ZD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跨代干预复合架构的机理分析与政策系统设计”(71774027);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国有企业双元式变革创新中多重身份动态整合的机制研究”(L20AGL010);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省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提升研究”(2022lslybkt-054)
作者简介:孙 倩(1980-),女,辽宁鞍山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和组织变革研究。E-mail: dlsunqian1010@163.com
高静美(通讯作者)(1976-),女,吉林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管理和组织变革研究。E-mail: dlgaojingm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