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儿童经验?激发想象创造

2022-06-30 16:48王灵丽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唤醒重构

王灵丽

【摘 要】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目标之一。儿童的想象、创造往往建立在其经验的基础上,但同时,这些经验又是生涩、碎片化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先唤醒、丰富与重新架构学生的已有经验,化“传授”为“生成”,方能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真實体会的能力,同时生发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儿童本真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唤醒 重构 生成 儿童经验 想象创造

儿童的天性使得他们乐于探索周围事物,但因缺少方法引导,其积累的经验难以形成系统知识,因此在创作时,经验也多处在“沉睡”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先唤醒、丰富与重构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真实体会的能力,使其创作出富有儿童本真的美术作品。

那么,如何唤醒、怎样重构学生的经验呢?为探究这一问题,笔者以苏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怪兽奇想》这一课为例进行尝试与探究。

一、课前调研

为充分发掘学生关于怪兽的已有经验,更好地设计教学,笔者做了一份课前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怪兽的初始印象、认知途径及最原始的想象;调研对象为本校三年级中随机抽取的若干学生,仅从中挑选兴趣差异较大的两个女生和一个男生的回答进行展示。

(1)说到怪兽,你们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一个你最喜欢的怪兽形象。

生1:我先想到了满嘴利牙、身形巨大的怪物,有许多又长又细的触手。我最喜欢的怪兽形象是奥特曼中的哈乃次郎。

生2:说到怪兽我首先想到的是哥斯拉。我没有喜欢的怪兽。

生3:我首先想到的是守护爱莎的雪怪。我还喜欢《大鱼海棠》中的三手,因为它特别胖,很可爱。

【思考】学生关于怪兽的已有经验多来自影视作品。

(2)你们相信有怪兽存在吗?为什么?如果存在,你们觉得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生1:相信,因为在地球上曾出现过恐龙,说不定在某个人类不知道的神秘星球上就住着许多怪兽呢!如果怪兽存在,我觉得它们是由微生物变异后进化而来的。

生2:我不相信怪兽的存在,都只是传说。

生3:我相信,在宇宙的另一个星球上,可能会有怪兽。怪兽有可能是从蛋里蹦出来的,也有可能是一些星球碰撞在一起时冒出来的。

【思考】对于怪兽的存在与产生,学生都抱有较为理性的看法:或不相信世界上有怪兽,或是从比较科学的视角推测怪兽的产生。

(3)如果让你们创造一个怪兽,你们会赋予它怎样的性格与能力?这么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生1:我会给它设计一个圆圆的身体、短小的四肢(任意伸缩)、大大的眼睛(放射光线,能操控人)。因为外表可爱,能让人放松警戒,趁目标不备时将敌人打败。

生2:我会给它设计狗头虎身、三只眼(看得远)、九条袋鼠尾巴(强有力,攻击力强)、十条猎豹腿(猎豹跑得快),脾气较暴躁。

生3:它有3个头,30只眼睛,脚像蜗牛。它能看见远处的东西,如果在地球上,它能当一名哨兵。

【思考】学生对怪兽的设计,映射着内心的诉求与想法。

【调研小结】三年级学生的想象并非天马行空,他们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想象较为理智,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而对于怪兽的设计,他们期望怪兽能做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对于怪兽外形的设定也反映出学生的性格。在此基础上,笔者开始顺应学情,着手教学设计。

二、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熟悉而神秘的朋友(出示图片,并提问它是谁)。

生(异口同声):九尾狐。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

生:九尾狐传说……

师:老师这儿有一段介绍,一起看一下。(视频欣赏)

师:九尾狐的形象最初来源于一部古书——《山海经》(屏幕出示书籍图片)。《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奇书,里面还记载了许多极具神秘感的奇异怪兽。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开启怪兽奇想。(揭示《怪兽奇想》课题)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带入情境——从最熟悉的“九尾狐”形象入手,学生快速产生兴趣,并自然进入《山海经》情境。情境模拟了“怪兽横行”的体验与感觉,为学生欣赏、想象、创作“怪兽”创设了清晰而广阔的空间。

教学片段2:

(师生欣赏山海经怪兽视频)

师:视频中出现了很多形象,你记住了几个?说一说。

生:应龙、开明兽、毕方、饕餮……

师:为什么它们都被称为怪兽呢?

生:它们外形奇特、能力高强……

师:是呀,怪兽们都有奇特的面貌,还拥有非凡的能力。你们相信世界上有怪兽吗?如果有,它是怎么诞生的呢?

(生自由回答,而后小组讨论)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

(师借用图片,介绍怪兽形象的由来与演变)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学生脑海中的已有经验丰富了起来,在明确了“怪兽”特点的基础上,大胆推测怪兽是否存在并思考怪兽如何产生,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交流,无形中再次调动已有经验,降低了后续创作怪兽形象的难度。师生追溯 “怪兽”形象的由来与演变,符合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有助于学生感知 “怪兽”意象深层的文化底蕴。

教学片段3:

(播放怪兽叫声1)

师:听,这个怪兽可能长什么样子?

师(屏幕出示图片):原来它就是九尾狐,它怪在哪里?

生1:有九条尾巴。

师:艺术家给它添加了多条尾巴,所以它有了强大的本领。(板书:添加)

(播放怪兽叫声2)

师:听,这样叫声的怪兽可能长着什么样子呢?(师出示图)跟你想象的一样吗?它叫文鳐鱼,你在它的身上找到了谁的影子?0F336D1D-E1C6-4C50-A402-8A782E4ADE78

生2:鸟、鱼……

师:鱼身鸟翅,它又用到了什么样的手法?又有什么样的能力?

生2:组合、拼接,能飞能游。(板书:拼接)

(播放怪兽叫声3)

师:再次听与猜。(师出示图)它叫乘黄,外形像狐狸,有角,是吉祥的象征。看,这些都是乘黄,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生3:不一样,第一个帅气,第二个……

师:艺术家不同的解读,赋予了它不同的形象。

(播放怪兽叫声4)

师:请大家生次听和猜。

师(出示图片):叫声来自应龙,它比普通的龙还要多一双翅膀。在它身上,你能看到哪些动物的影子?

生4:鹰爪、鹿角……

(师相机放大对应局部)

师:看来,应龙真是一只神奇的怪兽。它将哪种手法用到了极致呢?

生5:组合。

师: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本领高强,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山海经》中对它的评价相当高,它有救世之功、灭世之能,是不是非常厉害?

师: 《山海经》中的怪兽们,不仅外形很奇特,本领也很高强,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补充板书:外形  本领)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重视调动学生不同感官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听怪兽不同的叫声,学生脑海中出现若干形象,生发想象;通过描述,表达自己的想象;最后通过看和找,能发现怪兽设计的原型,总结出设计技巧。

教学片段4:

师:这样的能力你学到了吗?我们也来试一试。

师:老师这里有些动物的局部,你们认识吗?(展板上出示零件,学生来形容)

师:老师想创作一个特别勇猛威风的怪兽形象(边说边摆),我希望它有一个聪慧的大脑,选什么呢?我还想它能飞。

……

师:谢谢你们,我的神兽诞生啦!

师:你们想创造怎样的怪兽呢?

(小组讨论,并出示作业要求:勾勒出一个你想象的怪兽)

学生开始作业(播放背景音乐,穿插动物叫声的音效)。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引导大家观察: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出怪兽的什么能力?(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学生有三次创造,使学生的思路渐渐清晰——第一次是和教师一起拼凑怪兽形象,巩固运用设计手法;第二次以讨论的形式说,初步形成设计思路;第三次是画,具体体现设计意图。

教学片段5:

(师讲述《应龙治水》的故事)

师:老师的怪兽也有这样厉害的本领呢!(边说边将画面背景、道具等搬上屏幕),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浩瀚的大海之上,它的出现使海浪汹涌翻滚,鸟儿也吓得四处逃窜,它举头望月,正在酝酿着下一次的……你们想看看同龄人笔下的怪兽们又在干什么吗?

(学生作品欣赏)

师:你的小怪兽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赶紧在画面上为它添加上去。

(出示作业要求:①继续完善你的怪兽形象——线条、色彩;②可以适当添加背景与情节。)

(学生作业,继续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此片段是学生对于怪兽线描作品的再加工,通过聆听应龙的故事,想象自己笔下怪兽的故事,添加喜欢的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画面中体现出自发性、趣味性的创作,绘画变成学生快乐的学习过程。

教学片段6:

师:人类对怪兽的想象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远古的岩画(出示图片)到《山海经》,各种青铜兽、镇墓兽(再出示图片),再到如今的影视作品(出示课本图片),怪兽题材一直受大众欢迎,它甚至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生活用品中的怪兽形象)。这些怪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承载着我们的愿望、猜测与梦想,替我们去我们去不了的地方、做我们无法完成的事。如果再让你设计一个怪兽,无所谓题材、风格,天马行空,你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怪兽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创作。

【設计意图】对于怪兽的想象,学生要意识到可以天马行空、任意畅想,不必拘泥于动物化的风格。这一结尾是总结升华,也是对学生再尝试的鼓励。

三、案例反思

教学案例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大的《山海经》世界让学生想象,并尽量减少讲解。从教学结果看,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学生创作起来就不是难事。

回归问题,如何唤醒、怎样重构学生经验?现结合案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1.唤醒学生经验,须先把握学生经验

要唤醒学生经验,教师首先要通过课前调研,把握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如对于这一课所学内容,学生了解到什么程度,他们的视角是怎样的,思维方式又是怎样的。不经过了解设计出的课,易违背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学生会听不懂、学习兴趣降低等,教师所教的知识也很难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影响。这样的美术课堂对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更是一种打击。

2.多感官、多形式调动学生经验

唤醒学生经验,感官是一扇窗户。一个声音、一个画面,都能激发学生无尽的联想;感官感受越丰富、越具体,想象也就越丰富、越具体。案例通过提供怪兽的“声音”“画面”,让学生一步步听、猜、说、看,多感官参与,渐渐明确自己所要设计的怪兽形象。

3.掌握创造法宝,舒展创造天性

如果说调动经验是学生创作的前提,那么掌握技能便是学生创作的手段。学生需要方法来表现自己的创意,所以在美术课中,教师对技法的讲解和演示应清楚、周到,学生掌握了技巧,只要教师提供的创作任务明确、难易度适中,学生自然跃跃欲试。

注:本文系2019年无锡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促进儿童自然生长的小学田野式课堂教学实践”的阶段性成果。0F336D1D-E1C6-4C50-A402-8A782E4ADE78

猜你喜欢
唤醒重构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重构
在大英博物馆“唤醒”中国古画
激趣带生,共历生命成长
“唤醒”泉城
天天正能量:当公益以“唤醒”为目标
基于FPGA的动态可重构系统设计与实现